—
昨晚,一场长达45分钟的光影秀预演,点亮了长江右岸的夜空。
星空,蝴蝶,花火……流淌在青山红屋子表面,来自湖北省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坐在半空中的平台上演奏,光影随乐声变换。
大秀今晚正式上演,由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的团队打造,前不久爆火的江汉路步辇儿街樱花主题光影秀,也是他们的手笔。
光影下的这栋建筑,前身是武钢三小,它是武汉人都熟习的青山红屋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由两年的修缮改造,青山红屋子终于回归。
曾操刀爱马仕上海旗舰店的都邑再生设计事务所,对沉寂许久的武钢三小旧址,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修缮改造。
钟书阁的光影书海,遊心咖啡博物馆,VOGUE大片风的赤色楼梯,还能现场看到老房修复的全过程……重出江湖的红屋子变成一座创意设计中央。
经由残酷光影“接风洗尘”,本日,崭新的「创意设计中央」,和武汉人正式见面了。
青山红钢城
武汉眉间的一粒朱砂痣
QINGSHAN · HONGGANGCHENG
—
2017年,青山红钢城拆迁的传出,无数武汉人扼腕唏嘘。
这些坡顶三层小红楼,带内嵌阳台,由苏联人设计,每12栋组成一个矩阵,中间是绿化带,当时是货真价实的“豪宅”。
青山红屋子不仅是全国少有的,无缺保存的苏联风街坊式住宅,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十多万背井离乡援建武汉的钢铁职工、家属,在还是荒地的武汉东北角,徒手开辟出的新故乡。
红钢城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镇着青山江滩公园,和平公园,青山公园和天兴洲大桥公园。
高空俯瞰,弯曲迂回的红屋顶,曾在碧绿公园和丰茂梧桐之间,烫出鲜红“囍”字。
如今完全保留的8、9、10街坊凑成的这个“囍”,成了全体青山红钢城,仅存的“模式标本”。
红屋子“原装”细节
横跨六十四年冲动你
QINGSHAN · HONGGANGCHENG
—
红砖,白墙,绿窗棱,熟习的青葱气。
历经修复的红屋子,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建筑原始印迹。
Red
Time corridor
北面「光阴走廊」,像剖开的地质层,展示着武钢三小过去64年的墙面变迁。
最芯儿里的那层,是建筑原始的红砖墙面。1975年,红砖墙面刷上了黄色颗粒水刷石。到了1991年,黄色水刷石换成了绿色。
2000年末了一次修缮,90后熟习的水刷石墙面,被白瓷小方砖更换。
“韶光”的肉身,如此具象地在面前剖开,手摸上去,仿佛还能感到剖面因触碰引发的悸动。
创意设计中央背后,5颗建校之初种下的水杉树,早操的孩子般,站成一排。
过去六十多年里,它们目睹了爷爷辈从这里毕业,父母辈从这里毕业,随后又是他们的儿子,孙子……
大红大绿,是青山的经典配色。碧绿的水杉搭配红砖墙面,不仅不俗气,反而格外复古俊秀。
水杉前面原是学校操场,几代青山子弟曾在这片小小操场上叫嚣,飞跑,射门。
现在,一部分操场规复成草地,捷腾体育在草地边缘处,重修了一个当代化篮球场。
钟书阁、遊心、修缮实验室……
老校舍变打卡新地标
QINGSHAN · HONGGANGCHENG
—
近两年,武汉添了许多“设计中央”“文化中央”,都号称“打卡地标”。
可面前这座「创意设计中央」注定是分歧凡响的,毕竟,它的前身可是青山红屋子啊。
BOOK
书,是最配得上这栋建筑的物品之一。
有“最美图书馆”之称的钟书阁,用武钢历史影象里的红砖瓦墙色调,做了这座光影荡漾的「原岸书房&钟书阁」共享图书空间。
联合三楼“星空”主题的儿童图书馆,与放置青少年图书的红砖阶梯区,用一万三千多册书本,将整座大楼淹没于书海。
出身在苗栗路的「遊心咖啡」,和青山缘分久远,早在2018年,他们于青山江滩内,开了武汉第一家能看到长江日落的咖啡店。
这次,遊心把咖啡喷鼻香气带进古老红屋子,用有关咖啡的历史,做了一座可以喝的博物馆。
武钢三小是若何修缮的?遗留下来的8、9、10三个街坊,又会面临若何的改变?我在「修缮实验室」里找到了答案。
这里是华中首个展示旧房改造和修缮过程的展览馆。
实体化的步骤模型,像定格动画般,一步一步演示被水泥和污渍覆盖的红砖墙,在刮刀和刷子的“治疗”下,焕然如新的过程。
—
科技的加入则为老屋子增长了全新意见意义。互动装置「囍师长西席的一家」,点选一个人物后,ta会向你展示环绕红屋子的日常剧情。
青隐士的乡愁
一定是赤色的
QINGSHAN · HONGGANGCHENG
—
从前,来青山的外地人,把乡愁做成了红屋子。现在,红屋子又成了所有出生在青山,又离开青山的人的乡愁。
“红钢城”这个名字很特殊,明明所在的地方叫“青山”,名字偏偏用个“红”。
Home
Soul of
Red
创意设计中央很懂这抹“乡愁红”。
楼顶的「红钢之冠」,截取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的意象,孔格灵感来自胶卷,记录属于红钢城的辉煌年代。
建筑主体一半是武钢三小原校舍,一半是改建过程中新搭的赤色钢构,以及衔接起操场草坪的红砖台阶。
内里的赤色楼梯「红钢之魂」,像条活的红飘带,连通校舍楼各楼层。
它的红像火光,让人遐想起被武钢倒出的第一炉钢水,照映得红红的人们的面庞。
所有武汉人都在期待着:
红屋子未来会若何
QINGSHAN · HONGGANGCHENG
—
8、9、10三个街坊的修缮事情,目前正在进行,武钢三小改造完成的华侨城创意设计中央,是「华侨城·红坊」整体改造项目中的排头兵。
未来,全体红屋子片区会逐步蜕变,变成华侨城引入的商业中央,超五星酒店,国际会议中央,红坊运动中央……
全体长江右岸文化复兴示范区,将因华侨城·红坊,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更厉害的是,华侨城还将修一座横跨临江大道的廊桥,让创意设计中央和青山江滩公园无缝连接。
长江右岸的文化、商业与自然,因这条飞跨廊桥,融为整体。
///
1954年,伟人批准在青山区建立武汉钢铁公司。
接着,一栋接一栋住宅楼飞速建起,连名字都来不及起,直接以数字命名,从1街坊一贯叫到129街坊。
它曾是武汉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城中城”。它曾培植新中国第一家特大钢厂,也见证武汉变成全国第一钢都。
半个世纪过去,红钢城大半都已拆除,但仅存的标志性红屋子,会将红钢城的传奇,连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