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疫情对学校的影响还在持续。继国际学校和民办幼儿园传出退费轇轕后,民办大学和中外合办大学也遭遇退费争议。
多位正在民办大学就读的学生见告界面教诲,因疫情期间无法正常开学,他们希望学校能够退还部分用度。据界面教诲理解,普通民办大学学费每年约1万余元,住宿费也需数千元。中外合办大学的用度则更高,学费多在每年10万元旁边,最高可达17万元。
此外,由于中外合办大学的一部分师生在境外无法确定归期,校方开学日也未公布。据界面教诲理解,昆山杜克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已明确本学期不再线下开学,学生们的退费呼声也格外飞腾。
不但内地,中国喷鼻香港地区多所高校学生也在表达退费诉求。据南华早报宣布,在喷鼻香港浸会大学面向1500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中,九成学生希望退回部分学费,目前已有6所公立院校的学生会正在寻求退款。
学生不满
“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包袱得起学费。父母事情和收入也受到疫情影响,学生还在上着没有质量的网课,我们以为校方该当退一部分用度。”就读于安徽某民办大学的凌凡表示,已有学生给学校官方微博留言反响,但尚未得到回应。
就读于某中外合办大学的学生陈逸朝也表示,只管学校将课程搬至线上,但传授教化质量大打折扣。“只有面授课程6至7成的效果吧。我们班级人数不多,但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互助,在线上真的做不到。”他说。
陈逸朝所在学校近日发邮件称,将退还部分住宿费,但学费无法退还。校方表示,技能部门投入大量资金保障线上传授教化,西席等员工在疫情期间也正常办公,且“学校运行仅靠学费支撑,同类高校均无减免学费的安排”。
目前陈逸朝与其它学生仍在向校方积极反馈退费需求,却并未得到更多回答。
4月10日,教诲部管理教诲乱收费事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有关问题的预警》指出,未开学或未开课的学校不得提前收取学费、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费。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应根据实际情形合理确定退费办法。
目前,河北、四川、陕西、宁夏、浙江等地已明确出台住宿费退费方案。个中,宁夏、河北、陕西和浙江省哀求住宿费每学年按10个月(每学期按5个月)打算,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住宿韶光计收用度。四川省则哀求学校根据实际住宿韶光并综合考虑职员、折旧等本钱支出,在春季学期末结算清退。
政策出台后,部分民办大学已开始退还住宿费。西安翻译学院4月30日发布公告称,本学期只收取2个月的住宿费,将向2万余逻辑学生退还3个月住宿费,总退费金额超过1700万元。
昆山杜克大学也在此条件出,可对在校生供应2000美元抵用额度,用于之后的外洋学习项目,学生也可选择住宿费退款或延期至放学期。
但仍有学校并未确定退款办法。据南方周末宣布,西交利物浦大学实行校长席酉民表示,本学期为担保网课传授教化顺利,办学本钱有所上升,很难退还学费。此外,学生宿舍由国资公司培植运营,因此学校还需与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协商住宿费退还事宜。
学费退款难
针对分外期间的高校退费争议,江南大学副教授田贤鹏表示,应该分开看待学费和住宿费。“大范围的退还住宿费是很有可能的,但大面积退还学费比较困难,也很难得到支持。”他说。
田贤鹏认为,疫情期间学校仍在保障线上传授教化,部分西席的传授教化包袱乃至更重,不仅须要备课、录视频,还要进行个别化辅导等。“可以说学生与学校的联系并没有中断。而且疫情属于有时势宜,也并非学校主不雅观意愿。”他说。
但田贤鹏也指出,学生在没有住宿的情形下,有权要求退还住宿费,详细金额也需视情形而定。
21世纪教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也见告界面教诲,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轇轕背后实际涉及到两个问题,学费指向学分收费规范,住宿费则暴露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
他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认为自己花费了传授教化本钱履行线上传授教化,可以不退费,但传授教化环境、学生体验均未受认可,因此才滋长学生的不满感情。而合理的收费办法是按学分收取,且学生在开课后缴纳用度,这样也避免跨学年收费的问题。
对付住宿费轇轕,熊丙奇则认为,高校宿舍与学生之间并非完备的“房东与租客”。他表示,高校出于对投止制教诲的理解,学生宿舍生活被授予管理和教诲功能,这一办法属于操持管理办法,还未实现社会化。
“但基于租约关系的学生宿舍,实在会更强调提高做事水平,包括给学生宿舍选择权。”他认为,从这次高校退住宿费的争议来看,高校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推进后勤社会化,建立更符合高档教诲发展、知足学生须要的宿舍管理模式。
(应受访者哀求,凌凡、陈逸朝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