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一贯希望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有自己的校歌。这样是为了把学校办得更加规范,更是为了引发孩子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
我从1995年开始从事华文教诲,对校园文化的浸染体会尤为深刻。最初的华文教诲都只是大略的识字教诲,方块字和汉语拼音对付在西班牙当地土生土长的华裔青少年来说,学习难度很大,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大。后来学校办了兴趣班,举办了一些文艺演出活动,这种状况得到了改进。
2014年7月,“共庆中国年·节庆文化走进巴塞罗那”活动在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举办,时任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谷玉梅教授对我说:“你们学校办得那么好,该当有自己的校歌。你写歌词,我给你谱曲”。在她的鼓励下,我考试测验着写校歌,但一贯没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歌词。
天下上有很多事情源于有时。今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我不经意间听到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情的呼喊震荡了,也被歌词传达出的对故乡的真情绪动了。那一刻,我溘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母亲。溘然,“梦中的故乡”“远方的家”在我的脑海中跃然而出。没等听完歌曲,我就回到书房打开电脑,写下了如下歌词:父亲说,我们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母亲说,那是梦中的故乡……孔子文化,指引着回家的方向。我们爱巴塞罗那,更爱梦中的故乡,远方的家。
当晚,我把歌词发给曾带过我们学校合唱团的老师、远在武汉的张红侠。我在微信中跟她说:“这是我听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后有感而作的歌词”。发给她本是搜聚见地,没想到过了不久,张红侠见告我,已谱好了曲。“作曲的是我的闺蜜、现旅居澳大利亚的‘小河’。请她谱曲是由于她旅居外洋,与你会有共同的感想熏染。”张红侠说。
谱好曲后,张红侠约请武汉音乐学院男中音歌唱家周建良教授进行了试唱。记得那天一早,看到张红侠的微信,我打开了视频,里面传来了周教授雄浑的歌声,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校歌出来后,张红侠肯定了我的激情,同时委婉地跟我讲了歌词创作的基本知识,讲了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处理,讲了主歌和副歌的关系,她的话让我感到愕然。张红侠对我说:“歌词是不是请黄念清老师润润色。”我说:“那当然好。”
张红侠提到的黄念清老师和我相识于2018年春,当时,湖北儿童音乐剧《命大福大的蛋宝宝》在巴塞罗那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孩子们的反响非常好。由于“蛋宝宝”,有了之后我和太太的“荆楚大地行”。在这次湖北之行中,我有幸结识了著名词作家黄念清。
今年3月,我和太太再次来到武汉,和黄念清、张红侠、孙俊就校歌进行了负责谈论,在此根本上,形成了校歌的末了版本。这首校歌歌词不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大家心血的结晶。
校歌在学校的“微信平台”发布后好评如潮:“《梦中的故乡远方的家》唱出了外洋游子的心声。”“词曲幽美,歌声动听,旋律流畅,游子真情,好歌好听。”“这是一曲深深打动人心的思念故乡、抒发真情的歌,聆听后冲动不已。”……
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的一位学生在发给老师的微信中写道:“老师,我和妹妹听了这首歌都哭了。”
“学贯中西,不忘来时的路;仁爱天下,弘扬孔子文化。我们爱你呀巴塞罗那,更爱梦中的故乡远方的家……”孩子们天籁一样平常的歌声常常让我禁不住眼眶湿润。
梦中的故乡,梦中的歌……我有时候真的感到,统统都仿佛在梦中一样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