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浙江大学校歌

复旦大学校歌

创作于战火年代的大年夜黉舍歌 休闲娱乐

③中国传媒大学校歌

④东南大学校歌

⑤西南大学校歌

⑥山东大学校歌

⑦武汉大学校歌

⑧天津大学校歌

⑨华东师范大学校歌

⑩北京交通大学校歌

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的最好表示,被视为“校魂”。
得到最美校歌榜首的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全文如下: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不雅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1938年,竺可桢校长决定以“求是”作为浙江大学校训,并请著名学者马一浮为浙江大学写校歌歌词。
马一浮作的这首歌曲,原名《大不自多》。
歌词以文言文为主,而且还引用了很多的古典,读起来比较拗口。
竺可桢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以为,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表示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还是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校歌由当时的国立中心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

中国创办大学始于19世纪末,市价清朝被西方列强瓜分,因其分外的时期背景,那时每一大学的校歌的都表示校、国、天下的民族内涵。

天津大学校歌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为北洋大学立下“兴学强国”的义务,他在创建北洋大学堂的章程中指出 :“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
”1935年,北洋大学四十周年之际,时任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当时的名称)院长李树田找到当时中国音乐界的两位巨擘——萧友梅和廖辅叔,为北洋大学创作校歌。
于是就有了这首“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豪迈宣言!
歌词原文见下: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悠长称历史,培植为同胞。

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

望先驱之精髓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

念过去之困难缔造,愿齐心专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南开大学校歌

在天津的另一所著名大学——南开大学,由张伯苓创办于五四革命爆发的1919年。
这创始作于1907年的校歌最初是为南开中学创作的。
南开中学成立于1904年10月17日,由严范孙和张伯苓共同创办。
1917年,张伯苓赴日本参加远东运动会,在东京留日南开中学同学会为其举行的欢迎茶话会上,有校友提出南开也要创作一首自己的校歌,以便“于集会之时,千人合唱,以期神会而铸成南开真精神云。
”1918年末,张伯苓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校后,便动手此事。
他请自己的老师、国学根底深厚的魏云庄先生长西席(时任南开中学文牍课主任兼校长秘书)撰写歌词,请美籍西席饶伯森(中文名韩慕儒)谱曲。
歌词全文见下: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骎骎,月异日新,

发煌我出息无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纯,

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湖南大学校歌

湖南大学真可谓历史悠久了。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
到清末期间,由谭嗣同等发起,在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资助下,于1897年创办新式高档学校时务学堂,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
1903年岳麓书院等合并改制为湖南高档学堂。
1949年9月,国立湖南大学更名为湖南大学。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同道亲笔题写校名。

湖南大学校歌创作于1933年,由时任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师长西席作词,萧友梅师长西席作曲。
歌词如下: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

宏开学府,济济沧沧。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

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

楚材蔚起,奋志安攘。

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四川大学校歌

四川大学起始于由四川总督鹿传霖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
1926年,时任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校长张澜对原《四川省城高档学堂校歌》歌词作了部分修正,形成了本日的学校校歌。
歌词全文见下:

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会神生大禹,近揆文教远奋武。

桓桓熊羆起西土,锵锵鸣凤叶东鲁。

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

南京大学校歌

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南京大学在建国前曾有4首校歌。
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南京大学向海内外校友发出了《南京大学校歌征集缘由》,对外征集南大校歌歌词和曲谱。
终极,确定了以南大历史上最老的校歌,即南京高档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历史名称)首任校长江谦作词、李叔同作曲的这首作为今日南大的校歌。
歌词全文如下: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

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河南大学校歌

河南大学校歌创作于1940年,由文学院院长的嵇文甫作词,陈梓北谱曲。
当时因遭受日寇侵略,始建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辗转迁居,经鸡公山、南阳镇平,末了勾留在伏牛山深处的嵩县潭头镇办学达5年之久。
在抗战最艰巨的时候,河南大学决定创作校歌,希望利用歌曲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
歌词为: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

承前启后扬辉光。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

民主(原为‘三民’)是式,

科学(原为‘四维’)允张。

猗欤吾校,永无疆

中山大学校歌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创办,其校歌由首任校长邹鲁作词、陈洪作曲。
现在的校歌对原歌词作了部分修正,称为《山高水长》版。
改后的歌词为: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
博学鞠问,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为国栋梁。
莘莘学子,济济一堂。

学甚至用,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贯彻主见。

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

原歌词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国父手创,遗沢余芳。
三民主义,仪行四方。

民国根本,大同梯航。
莘莘学子,济济一堂。

学甚至用,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贯彻主见。

懿欤勉旃,勿堕勿忘。

复旦大学校歌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复旦大学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档院校,创始人为教诲家马相伯。
马相伯先是于1902年创办的震旦学院,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以于右任为首的大部分同学愤然退学。
1905年,马相伯又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复旦”取自尚书,也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
1925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创作了复旦大学校歌,是为复旦老校歌。
歌词见下: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无羁绊出路远,向前,向前,向提高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残酷。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

巩固学校掩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

交相勉出路远,向前,向前,向提高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残酷。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耸立东南冠,

培养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

声名满出路远,向前,向前,向提高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残酷。

清华大学校歌

清华大学校歌由汪鸾翔师长西席1923年作词,1924年由张丽珍谱曲、赵元任编曲。
歌词共分三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心。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东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规复之全功。
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
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最早是1935年,日军便向南开大学开炮。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
后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多的韶光,“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期间的主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造诣的精良人才。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

1938年10月,西南联大常委会成立“校歌校训委员会”,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冯友兰任主席。
1939年6月30日,校歌委员会赞许接管张清常的乐谱和《满江红》词,是为西南联大校歌。
这所最具历史意义的大学,以“千秋耻,终当雪。
复兴业,须人杰”回应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歌词见下: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容身衡山湘水,又成离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复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