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珍

我先后两次到湖南永州阳明山旅游。

阳明山上映山红 休闲娱乐

第一次是2017年12月9日。
那天,阳光高照,照得大地暖洋洋的,我和老公来到了永州阳明山。

我们先到万和湖边不雅观光。
然后沿湖走了一圈,拍了些照,又驱车往更高处不雅观景,走了一段路,创造了一个“赤色”景区,有“红六团西征简介”专栏、双牌义士纪念碑、红六团领导人群像等景物,向游客讲授着革命先烈的故事和精神,传承着赤色文化。

接着又开车前往万寿寺,此时万寿寺正在修缮中,拍了十几张照片,便沿着寺庙前的公路步辇儿不雅观景。
往前走不远,创造了一个石碑,上面刻字著文,标题是“天下第一杜鹃红”,并描述成能干的红字。
不远处,还有一块“杜鹃花海景区”的木架牌子。

我往山上一望,只见落光了叶子的杜鹃林,光秃秃的枝丫像干枯的柴火遍布了全体山岭,又像一群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向我讲述着远古的故事。
我不禁失落望地对老公说:“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该当等到杜鹃花开时来看杜鹃花,那一定美极了!
”我又转着圈儿,用手指示着说:“你看,遍山遍岭都是杜鹃花,置身于花的海洋,将是多美的享受啊!
”于是我们败兴而归,又满怀期待着下一次旅游。

今年(2019年)五月二号,我们再度来到阳明山,为的便是畅游于杜鹃花海中,领略一下人置身于花海中的美景。

我们在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门口买了票,又开车行了一段路才到万和湖边,把车停在万和湖边的那片樱花林的公路的深处(由于樱花林停满了车,切实其实成了车的海洋,我们只得一贯沿着樱花林里的那条公路一贯往里开,直到找到能停车的地方),又前往指定的地点坐公交车。
到万寿寺时,车前窗的玻璃里涌现一片俏丽的红云图景。

在万寿寺前下车前行而望,只见在几座山峰中一片片赤色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且开得残酷,纵横交错,像在一大片绿色的绸缎上编织上了一块块赤色的锦缎。
沿着“杜鹃花海景区”的木架牌子旁的不雅观景路爬行,一起上,畅游在杜鹃花海中,边拍照边欣赏着杜鹃花的千姿百态。
许多杜鹃树,由于花繁而叶稀,仿佛只见红花,不见绿叶。
而每一株杜鹃花都有属于她自己独特的风采。
植株高大而花繁多的像一大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灼热而刺目耀眼;植株高大而花稀少的像人特意在枝丫间随意扎了赤色的花样绸布,风采绰约;植株矮小而花繁多的像一缕缕摇荡的火焰,娇小标致;植株矮小而花稀少的像小姑娘麻花辫上扎着一朵朵的大红花,精细可爱。
站在杜鹃花旁或花下拍照,是“人面杜鹃相映红”。
一阵风过,赤色的花瓣像蝴蝶一样纷纭飘落,与前面的落红铺成了一地的红毯。

爬到山中的那条横贯杜鹃花海的公路上,选一处高地,向上一望,如一大片彤霞逐渐铺向天空,真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向下一望,五彩缤纷,遍山像着了火,在阳光的照耀下,风的吹拂下,火焰在升腾,在跳跃。
再向对面一望,只见对面的几座山峰上也开着一片片杜鹃花,与这边的花海遥相呼应,争相照映。
它们共同映红了这片大地,映红了这方天空,映红了畅游在花海中的人——这杜鹃花真不愧“映山红”的隽誉——把这统统收入眼内,眼帘里流淌着赤色的光。

见到了“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情景,我的心湖涌起了朵朵浪花。
浪花里涌现了一支红军军队,那是红六军团,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在花海中扛着枪,笑颜满面地向我们走来,把一种叫“幸福”的东西送给我们。
不,他们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从红军长征路上走来,他们走到阳明山上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这片花海里,于是这里的映山红就开得风起云涌。
一年又一年,“岭上开遍了映山红”,生生不息,像新时期红红火火的生活。

《闪闪的红星》有两句我们熟习的歌词:“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此处的映山红与红军联系在一起,它是红军光辉形象的写照,承载着红军的灵魂,更是革命精神的外在展示。
我想阳明山上的映山红莫不是如此!

阳明山上的映山红为什么这么红?“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2019年7月2号定稿

敬请搜索微信"大众号“唐海珍笔墨作坊”,可以阅读作者近几年来揭橥在报刊上的文章。

附作者简介:唐海珍,女,1971年3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县人,高中语文高等西席,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