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可以内涵锦绣;方寸光阴,可以见证历史;方寸心田,可以容纳百川……

  我爸爸在武警工作,每次走进爸爸的单位,都会看见大门两旁的站岗战士。他们头戴绿色军帽,身穿绿色军服,脚穿擦得发亮的黑色皮鞋,他们就站在那不到一平方米的岗位上,手握枪杆,刚毅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站得笔直如同道边的松柏。爸爸告诉我,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夏天,炽热的骄阳洒在他们的脸上,滴滴汗水从他们的脸上滑落,滴在岗台上,印出小小的水迹。冬天,寒风凛冽,狂风似乎要穿过他们看似单薄却又充满力量的身体。这份枯燥乏味又劳累的工作并没有使他们的脸上充满疲惫,风吹日晒,寒风酷暑,他们一直坚持……

方寸之地作文-关于方寸之地的作文 知识百科

  战士的岗台很小,小到只有不到一平方米,小到只能站上一个战士。小到用抹布擦不到半分钟就能清理完。但它又很大,达到日日月月记录并见证战士们的恪守尽责,大到承载他们为国献身的壮志,大到体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方寸之地,不仅饱含理想,它还见证着流逝的光阴,见证着一位单身母亲坚强不屈的一生。妈妈曾告诉我,姥姥是一位要强的人。她一共有八个孩子,姥爷心疼姥姥既要工作又要照看孩子,便打算让她辞掉工作,但姥姥不同意,后来,姥姥告诉我:作为一个女人,永远不能靠别人来养活自己。当时,姥爷的工资养她们母女九人绰绰有余,可全被姥爷用来买肉吃。最终,姥爷得脂肪肝去世,只留给姥姥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和八个不懂事的孩子。而姥姥,就凭着在木器厂那点微薄的收入,辛辛苦苦将八个孩子拉扯到大……

  姥姥生活的那间房子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一个木质的炕,一个只能收听新闻的小收音机和一台吱吱作响的缝纫机。可是,它又那样的大,大到装下姥姥辛苦的日日夜夜,大到承载姥姥对孩子们无限的爱,大到见证以为诞生母亲坚强不屈的一生。

  方寸之地,见证了姥姥平凡艰苦的一生,方寸光阴,也可见证历史的奇迹与古人的智慧结晶。去年暑假,我去了都江堰,还未见到,便依然听见了汹涌磅礴的浩大水声。站在小小的观景台,看着对面澎湃的水势迎面袭来,冲击,拍打着沿岸的山壁,震耳欲聋的水声如同万马奔腾,我折服在古人的智慧之星,发出无限感慨……

  在将近十分钟的观赏中,我感受到了李冰父子过人的智慧,在这小小的平台山个,我所感受,所承载的太多太多,而在那时,我也见证了历史中,那不可磨灭的光辉奇迹。

  方寸,顾名思义,是很小的一丝。但正是因为方寸,我看到了军人们的保家卫国,看到了姥姥的含辛茹苦与对生活的不屈,看到了古代先人的智慧结晶。方寸,含着锦绣,含着磅礴,含着热情,含着不屈。方寸,其实很大。

  篇二:农民的方寸之地

  民以食为天。在这秦淮线上,我们这地方不南不北,一年四季分明,农民们依据这分明的四季,二十四节气,耕田耕地,收获良实。

  一瓣月亮,半阙秋风,梧桐飘黄,推敲张开的翅膀能否经得起露水的重压,大雁驮走一抔抔牵挂,农民靠地成家。

  稻子低头弯腰,询问棉花是否丢了一根针。棉花捧着一团棉絮,邀请麻雀来搓绳。枯藤攥着一把种子摸索着前行。豆荚借着晚钟,敲响腰鼓。农民的方寸之地,无不展示着对土地的热爱,对时节的感悟,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囊括着多少大地上的生命。

  正值秋季,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频频起舞,它们已经乏了,正低头酣睡,农民们望着金灿灿、反射着金色阳光的稻子,心里乐开了花。在田里转转,正等着明天收割机来收掉。据说这几天天气都好,大家趁着这好天气忙农事。

  轰隆隆的收割声从远处传来,似在为这丰收鸣锣喧鼓。将在这天气里晒稻,配麦种,种麦……这些事都能忙活着农民,得好些天才能完成呢!

  晒稻子是有学问的,把稻子铺在院里,要不时地翻动它们,或者在稻里“走”出几条“回形针”样的沟壑,让阳光能深入到稻子的中间。而这“走”回形针,便是小孩子们的趣事了。他们的小脚留下的沟壑虽是浅浅的,但却让太阳收走了露水的浸润,于是稻香便漾满整个家园。

  西北风飘到我家串门,枝叶遮挡住谁家的门牌?仿佛一道有奖竞猜,以一场久违的雪作盛宴,等看你把答案说出来。

  我想剪一方白云当镜子,我想掬一缕秋风当梳子,我把蓝天卷成行囊,装一弯瘦月,罩一只孤雁。农民的方寸之地,节气的智慧,掌握节气的时机,耕耘方寸之地。

  篇三:方寸之地应守静隅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喧嚣与繁杂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与人之间的碰撞,物与物之间的摩擦,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多样化的娱乐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精彩的同时,我们也被揉搓得倍感空虚和倦怠。唯有在心灵深处辟一静隅,方得“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懂得成熟,超然物外。

  厌倦了官场明争暗斗的纷扰,远离了京华熙熙攘攘的喧嚣,如今的你与幽壑的蛟龙共舞,恰似羽化登仙,遨游于斗牛之间。一片愀然,一片落寞。心有不甘的你终于走出漫长的蜇伏,走向心灵早已归属的超然与洒脱。苏轼,你于喧嚣中将笔墨浸入心灵,书写“静”的温润,顿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于方寸之地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静隅。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笑对苦难,甘之如饴。

  著名翻译家穆旦在文革动乱中曾被下放,在喧闹中饱受打击,但他守望心灵的净土,不让身外之污水染了心中之芳田,故能“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故能翻译出《唐璜》等优秀文学作品,在学术和修养上获得提升。有了心灵的宁静,日子便会平静,所以甘之如饴,所以不惧“颠沛流离,十丈软红”之苦,所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不为私利,奉献他人。

  台东人的心灵,从诚品书店进驻的一瞬间就变得富足起来。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原来是有口皆碑的一位商人,早年打拼中积累了巨额财富。“生命是什么?事业又是什么?存在又是什么?”他开始从书中寻找答案,随后开办并于喧嚣中以一颗宁静坚守起“赔钱”的诚品书店,让自己在静寂的书海遨游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只需要花费少许便可品咂经典的场所,顿时将读书风尚在全台蔚然铺陈。

  所有的浮华终会归于尘土,就像烟花一样,即使绚烂了整片夜空,须臾便会消失在黑夜中。然而,支持我们度过黑夜的那束微光是超然物外的洒脱,是我们心中那方精神的静隅。即使岁月的车轮碾碎了万物,我们心灵中始终有属于自己的那方静隅,亘古不变。如此,我们便不会迷惘,不会易辙,就能战胜空虚,穿透虚无,以淡泊之心明淡泊之志。

  让我们在方寸之地,坚守一片静隅。

本文方寸之地作文-关于方寸之地的作文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