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已经不再利用艺名“邓紫棋”的歌手歌莉娅发布了新专辑《启迪录》,个中的歌曲《少年与海》也是饱受好评。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首歌的歌名却引发了一些额外的争议。

起因是有女权网友质疑称,为何歌名叫“少年与海”,而不是“少女与海”,为何一个女歌手偏偏要写男性,难道只有男机能力代表青春期年轻人么?

邓紫棋少年与海歌名惹争议遭女权质疑为何不是少女与海 休闲娱乐

显然,邓紫棋也被这种质疑搞得无语了,居然也不顾偶像包袱,直接在评论区回应称“由于少年包含所有少女,少女却不包含所有少年”。
由于按照字面定义,少年以往一样平常是指十岁旁边至十五六岁这一期间的孩子,并不分性别,不知道近年来为何会被误解为只代表男性。
显然,在某些人眼里“少年”被用来单独指代男性的观点,一贯以来都是过分缺点的。

近两年来,随着杨笠等脱口秀艺人开始借着节目宣扬女权主义、让两性话题愈演愈烈之际,一些原来并不被用来作为性别议题的称谓和观点,也忽然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议。

除了“少年”之外,像“师长西席”、“妇女”之类的词同样也开始被一些女权网友进行质疑。

前不久在电影《梅艳芳》上映之际,演员尹正为了表达对梅艳芳这一德艺双馨的娱乐圈前辈的尊敬,尊称其为“师长西席”,就遭到了一些女权的吐槽,乃至称这是“爹味发言”。

在女权看来,难道女性只有足够精良了,才能够享受和普通男性一样的称呼么?

但这种论调在其余一些网友看来显然是有些过于上纲上线。
毕竟在旧社会,“师长西席”一词是用来形容那些有学问的老师、学者,只不过在教诲不遍及的时候,这个门槛还非常之高,能被尊称为“师长西席”的男性都不多,女性更是百里挑一。
只不过到了当代社会,“师长西席”一词才泛化为了对普通男性的尊称

但轻微理性思考一下,而不是态度先行就可以判断,尊称女性的“师长西席”显然和称普通男性的“师长西席”并不是一个意思。
就算随着时期发展,连续叫精良女性为“师长西席”或许不合时宜了,但实质上叫女性为“师长西席”也只有尊敬并无恶意,女权没必要为此过于敏感。

当然,和“师长西席”一词在如今同样随意马虎引发争议的还有“妇女”。
如今在一些过于敏感的女权看来,用“妇女”来称呼年轻尤其是未婚女性已经是不合时宜了,许多商家为了宣扬也开始改叫“女王节”、“女神节”之类。
而对付许多男性来说,以往祝福身边女性的一句“三八妇女节快乐”,如今竟然也要担心会不会让身边女性敏感。

但同样有一些网友认为,妇女节本便是源于百年前女性为了争取平等权利所出身的,如今成本搞出来的什么女神女王节和妇女节完备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妇女本就指的是14周岁以上女性,是个中性词,不知为何忽然在某些女权眼里就成了贬义,一味强调自己是少女、小仙女、女神,和那些已婚妇女、上了年纪的女性区分开,难道不是反过来搞年事焦虑、对大龄女性的不尊重么?

当然,从“师长西席”到“妇女”再到“少年”,这些称谓忽然成了性别议题的焦点,离不开许多公众年夜世人物大V,为了流量故意炒起热度。

比如靠着吐槽男性“普却信”成名的脱口秀艺人杨笠,就已经把这种有争议的性别话题当成了财富密码,还曾经在节目中说“男人奋斗须要多大劲”。

但在娱乐圈,还是有像邓紫棋这样能够换位思考,站在男性角度发声的女性。
在邓紫棋看来,毕竟如今社会主流现状还是须要靠男性来打拼奋斗,但男性日常奋斗已经够累了,很多女性还不知道体谅男性,不说自己真实想法,只会抱怨男的不懂自己,男女之间还是该当相互体谅才对。

以是从邓紫棋以往的表现来看,如今由于“少年”这一词公开还击女权,也在情理之中。

而许多支持邓紫棋的网友也认为,真正的女权就该当像邓紫棋一样,能够换位思考,帮助两性之间相互理解尊重,而不是像某些女权一样敏感,为了一些称呼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上纲上线,引发性别对立。

对此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