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到田,稳粮增收底气足(夏收一线探访③)
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做事,节本增收显成效
推开半掩的场院门,阵阵麦喷鼻香迎面而来,仔细瞧,偌大一片空地上,收成的小麦光荣金黄。老齐头戴草帽,正猫着腰拿铲子,“哗哗哗”地翻滚着麦子。
老齐名叫齐长杰,是山东德州禹城市安仁镇的一名种粮大户,种了1200多亩小麦。问起种粮感想熏染,他见告:“别看种这么大规模,比原来种几亩地还省心。”
为啥这么说?老齐算起细账:“麦种由互助社统一供应,都是优选出来的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价格比市场上同类种子低10%。就这一项,能省下大概1.2万元。再加上统一供应化肥、农药这些农资,每年能省下10多万元。”
产前,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类产品统一供应,让种粮本钱降下来;产中,当地做事队为农人供应农技支持;到了收割节点,机收做事安排得明明白白。
今年一入5月,气温不断升高。小麦灌浆期就怕干旱,老齐急得够呛,幸亏技能职员开出“处方”:一是适当灌溉灌浆水,二是喷施叶面肥,三是适当补充氮、磷、钾肥。一系列操作下来,苗情稳住了,麦苗越来越壮实。
田管期间,禹城市成立由农业技能职员组成的科技壮苗做事队,深入田间分类施策,夯实小麦稳产根本。
“不只是高温天,冬景象温低的时候,技能职员到地头,教俺们提温保墒;碰着病虫害,该打啥药、咋样施肥,都讲清楚了。”老齐说,“全程有技能辅导做事,种粮底气足,亩均产量1000多斤。”
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小麦什么时候收是个大学问,韶光选得好,能多收上来不少粮食。”老齐说。
今年“三夏”期间,禹城市派出11支专家做事队来到田间,辅导农人精准把握麦收节点,以老带新培训机手。“互助社统一供应收割做事,今年用的是新款联合收割机,安装智能监测终端,机手行走的线很直,速率也均匀,一遍割过去,地上基本看不到漏下的麦粒。”老齐说。
麦田另一头,烘干设备轰轰作响。“俺们在专家辅导下进行阶段性送风,可以有效避免温差过大,减少粮食损耗。”老齐说。
产后,烘干做事大大降落麦收丢失率,保持小麦品质。老齐粗略算了下,今年机收丢失率比去年降落0.5个百分点,“别鄙视这0.5个百分点,1200多亩地减损6000多斤粮食呢!
”
节粮减损便是增产。安仁镇农技站站长司玉波先容,在禹城,粮食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农业专家、技能职员跟踪辅导,千方百计减少各环节丢失。下一步将持续增加田管投入,向风雅化管理迈进,全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人增收。
稳产加减损,今年老齐种麦收入不错,“1.36元一斤卖给互助社,已经卖了50万斤了,比市场价多赚了五六万元。”
农业屯子部《2023年“三夏”机器化生产事情预案》哀求,各地明确小麦机收减损详细事情目标,充分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农业屯子部有关卖力人表示,下一步将连续环绕保持机具和机手良好状态,常抓不懈做好主要农时紧张粮食作物机收减损事情;针对粮油等主要农产品,聚焦加工环节,推介一批减损增效模式、推广一批前辈加工技能,勾引农产品合理加工、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加工环节略损增效。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订单种粮每斤高于市场价0.4元
夏收连夏种,粮食生产压茬推进。陕西汉阴大地,连片的水稻田里绿意盎然,庄家们忙着开展田间管护。
“今年签了订单,不用担心收益。”一大早,汉阴县平梁镇兴汉农机专业互助社卖力人李肖就到田里查看秧苗长势。今年李肖的150多亩水稻,早早地就和县里红星米业有限公司签了订单,公司供应优质水稻良种,加上机器化助力,每亩本钱至少能降落200元。
“以前收了稻子只能卖给附近市场,价格不稳定。和企业签了订单,卖粮有保障,明年我打算再扩大栽种规模。”望着绿油油的稻田,李肖充满信心。
订单农业对粮农来说,办理了卖难问题,只需专注田间生产,种粮积极性大大提升。对企业来说,订单有助于从生产源头把控粮食品种、稳定粮食品质。
“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与红星米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用他们供应的稻谷种子,去年每斤收购价格赶过市场价0.4元。今年收成该当也差不了。”双河口镇三柳北花农业专业互助社卖力人卜兴军说。
走进红星米业有限公司车间,当代化的生产设备映入眼帘,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工人们忙着装米、封袋、装车。“签订订单后,我们收购的粮食有了质量保障,市场销路好,庄家也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共赢。”公司卖力人王奇说,“每年的订单都在增长,现在已经有8个村落跟我们长期互助。”
近年来,汉阴县通过订单栽种水稻,让企业与种粮大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小庄家则通过加入互助社实现规模经营统一发卖,提升议价能力。
双河口镇三柳村落村落民徐远财,加入三柳北花农业专业互助社,与企业签下了水稻栽种订单。“既能种自家的粮,还能在互助社里打工。”徐远财算了一笔账,“订单价每斤比自己散卖赶过0.3—0.5元。前段韶光在互助社干活的6000元钱已经到了卡上,订单种粮,收入稳定。”
据先容,汉阴县将进一步完善各种龙头企业、专业互助社与小庄家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种粮效益。
农业屯子部印发《关于促进农业家当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见地》提出,勾引各地造就创建农业家当化联合体,促进龙头企业和互助社、家庭农场、小庄家抱团发展。下一步农业屯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辅导、加大投入,强化对粮食家当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带动种粮农人增收致富。
标准化栽种,多元化增值,种养加结合大幅提升产值
“眼下正是水稻成长的关键期间,一定要担保水源。”在湖北荆门京山市孙桥镇蒋家大堰村落,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技能专家江善刚挽起裤腿,蹲在田间查看村落民栽种的水稻。
孙桥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京山桥米的原产地。村落民栽种的优质稻,有的卖给国宝桥米公司,有的卖给加工厂,也有的自己加工后,通过网络发卖。
蒋家大堰村落村落民赵荣学是一名网店店主。他见告:“家里16亩稻田,种出的优质大米加工后发卖,每斤能卖8—15元,价格比普通大米赶过4倍以上。”
除了提升稻米品质,当地还大力发展大米加工业,提高品牌附加值。在国宝桥米公司产品展示柜前,公司卖力人拿起一瓶米汁先容道:“荆门人有喝米茶的习气,我们生产的米汁不含添加剂,是天然康健饮品。”近年来,国宝桥米公司着力发展大米精湛加工家当,已研发出速食米线、米糠油、米饮料等系列产品,每瓶238毫升的米汁售价3—5元,能让桥米的代价增加5倍。
现在,京山桥米成了当地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截至去年底,京山桥米标准化栽种面积达到55万亩。当地还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多元化提高稻田产值。
天刚蒙蒙亮,伴着阵阵蛙声,京山市宋河镇徐桥村落村落民黄善亮撑着小船下了水田。拎起前一天傍晚投下的捕网,网里一只只小龙虾活蹦乱跳。“家里15亩田,个中10亩流转给互助社,自己精心打理剩下的5亩,种稻加上养虾,亩均纯收益近4000元。”黄善亮说。
“养一季虾、种一季稻,保障主粮产量的同时,再增加一部分养殖收入。”京山市捷天稻虾专业养殖互助社副理事长杨维涛先容,2019年,互助社在宋河镇流转1100多亩地皮培植稻虾共作基地。
基地紧邻高关水库,水质清澈透亮。互助社注册了“高关净水虾”和“高关虾喷鼻香稻”牌号,发挥品牌效应,小龙虾远销长三角地区。“我们不施农药化肥,稻谷品质上去了,每斤售价提高了1元。”杨维涛算了笔增值账:小龙虾亩产270斤旁边,均价每斤15元,加上稻虾米售价较普通米高,稻虾田亩均产值达5000多元,是此前的3倍。目前,互助社已带动周边100多户村落民发展稻虾家当。
据理解,今年京山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8万亩,个中稻虾养殖6万余亩。稻虾共作,多元增值,京山市下一步将持续壮大京山桥米的加工链,拓展初加工、做精湛加工、延伸代价链,通过打造品牌体系,提升品牌代价,打造家当上风。
近年来,全国粮食品质大幅提升,家当链条不断健全,品牌稳粮增奏效应凸显。据测算,2021年重点造就的粮食品牌产品在大型电商平台的发卖额增长约15%,品牌均匀溢价超过60%。品牌培植是实现产品溢价的关键,将在提高种粮农人合理收益、引发种养积极性,实现粮食增产和农人增收同步发展方面发挥更加主要的浸染。 ( 李晓晴 李 蕊 强郁文)
来源:公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