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女子干这事被判刑!

8月30日下午

漳州这名女子涉案超167亿元 汽车知识

漳浦法院一审通过远程视频

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被告人杨某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

漳浦法院经审理查明:

2019年9月间,被告人杨某娜明知杨某艺等人在收买他人银行卡信息等用于履行网络犯罪,仍向杨某艺及一名微信网友,出售自己名下共5张银行卡和绑定的手机卡、U盾等物品及干系密码信息,杨某娜“售卡所得”公民币4400元。

杨某娜供应的银行卡中有4张累计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供应支付结算帮助,数额达到公民币1.67余亿元。

漳浦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杨某娜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仍为其犯罪供应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发后杨某娜具有认罪认罚、自首等从轻情节。

据此,漳浦法院一审依法判处杨某娜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惩罚金公民币四万元,追缴违法所得公民币4400元。

这事千万别干!

多人被抓!

近日

集美灌口派出所破获一起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多名男子被厦门警方依法刑拘

根据灌口派出所节制线索,多名男子近日涉嫌在集美、同安一带造孽供应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卡,从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接到线索后,灌口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履行抓捕,并先后在灌口、同安等地抓获林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

经查:

今年6月尾,林某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网友,经该网友先容,林某得知,可以通过租赁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的办法轻松赚取高额“提成”。

林某瞅准了这一所谓“商机”,纠集了蔡某、杨某、郑某、张某、薛某等一帮朋友共同赚取“外快”。

6人将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租赁出去,利用本人的微信、支付宝等帮助他人转账,并从中牟利。
虽然对这种轻松的赢利办法有些许迷惑,但在高额“提成”的诱惑下,6人还是选择铤而走险。
短短几天韶光,6人的银行卡交易流水合计高达500多万元。
看着拿得手的“提成”,6人甚是欢畅,直到民警找上门来,他们才追悔莫及。

目前

6名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被集美警方依法采纳刑事逼迫方法

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不足为奇

近日,海沧法院也发布一起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2021年4月,陈某以牟利为目的,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的情形下,将名下的四套银行卡出售给刘某(另案处理),并获利公民币3000元。

经查证,2021年4月,连某等25名被害人被他人履行电信网络诱骗,个中部分被诱骗款公民币20余万元流入被告人陈某出售的中国工商银行账户中,部分被诱骗款公民币100余万元流入被告人陈某出售的中国培植银行账户中,部分被诱骗款公民币9万余元流入被告人陈某出售的中信实业银行账户中,且上述三个银行账户的资金流水达公民币700余万元。

当月14日,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陈某,并缴获手机一部。
到案后,被告人陈某如实供述上述犯罪事实。
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手机一部现已随案移送。

法院认为

被告人陈某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

为其供应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

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并惩罚金公民币5000元

依法追缴被告人陈某

违法所得公民币3000元

什么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之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为其犯罪供应互联网接入、做事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能支持,或者供应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惩罚金。

该罪旨在对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单独定罪,打击信息网络犯罪的各种帮助行为以遏制信息网络犯罪。

国家正在严打!

“两卡”与“断卡”行动!

针对电信网络犯罪和“两卡”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整治“两卡”违法犯罪活动为紧张内容的“断卡”行动。

所谓的“两卡”是指银行卡和电话卡。
个中电话卡包括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卡和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物联网卡。
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储蓄卡)、企业对公账户和第三方支付账号(如支付宝,微信账号和收款码)。

因电话卡和银行卡需实名开户,因此犯罪分子无法大量注册开户,以是只能高价收购“两卡”,而不少群众因梦想小利而出租、售借、出售自己的“两卡”。

警方提醒:

出租、售借、出售自己的“两卡”系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市民切莫因梦想小便宜而因小失落大。

综合:漳浦县公民法院、厦门日报、海峡导报

来源: 海峡法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