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互换碰撞,群策群力,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存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烦懑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约请高朋在【小楼周刊(235):2021年第十七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志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大众年夜众号,由下期高朋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种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
谷雨得句
皮海清(浙江)
春雨初晴漠漠田,村落墟近午几炊烟。
声声布谷休催急,犁地翁多耄耋年。
廖国华点评:起承就题,场景历历在目。转句以“布谷催耕”故事翻说“休催急”为引,带出结句,自然而然。这个春耕图道出了当前屯子的多少无奈。
张庆凯点评:结固夸年夜,然道出屯子留守唯老幼之无奈现状。起二句乃摩诘唐时景象,惜以“环保”禁绝煤、柴故,时下几无见。
张庆辉点评:可窥吾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凋敝屯子,“几炊烟”,春节之后,打工人外出,屯子人少;“耄耋年”,青壮大都离开屯子,故土只剩老弱。写屯子生活必田园牧歌,几成窠臼,彷佛一触及实情就会毁坏诗意,实在不然,诗及当下,诗及现实,诗道之传统一脉,未可弃也。此诗于一斑中见时期迁变,甚好。“翁”与“耄耋年”意重,可作“犁地人”。
宣城道中
王震宇(辽宁)
竹树交加带薄霜,四面冈峦入混茫。
夜雨宣城行路客,依稀犹识马头墙。
廖国华点评:由于夜雨,以是只能依稀瞥见,好一幅霜秋夜行图。作者甘心冒着迷濛秋雨而未住宿,可能急着相对敬亭山或一登谢眺楼吧。
张庆辉点评:“混茫”“依稀”照料无遗;马头墙出,即扣宣城,切则不泛。斫轮手。
月夜归乡
肖河南(广东)
遥闻蛙鼓响池塘,明月玲珑照瓦房。
家犬迎人欢摆尾,柴门含笑立阿娘。
廖国华点评:同样屯子题材,此绝读得较轻松愉悦。前半写附近家门时,游子月夜归来,蛙声一起,明月滿墙;后半写到门时,家犬迎人,柴门下阿娘含笑。情景真切生动,富画面感。
张庆辉点评:蛙鼓、明月、瓦房、家犬、柴门、阿娘,持续串意象组成详细而微的故乡,且,归村落夫的心情亦隐约其间,饶有兴味,甚好。
菩萨蛮
刘如姬(福建)
风中溪柳摇金线,单车铃响如初见。遍野白桐花,几行光脚丫。
光阴凝默片,往事难重现。影象结成痂,春来又萌芽。
廖国华点评:上半阕写重来故地之所见,“光脚丫”该当是少年事。下半阕写此时的内心独白,作品用语新颖,画风新奇,引人共鸣。
张庆凯点评:近、当代以来,诸般“萌芽”,或以“仇恨的种子要萌芽”为创始。此“影象”因“结痂”,正常理解,当为创伤,“春来又萌芽”,亦往事不堪回顾耳。然上阕底色未见“不堪”,信息传达竟如此婉曲。
下 棋
韩开景(河南)
棋上相逢爱较真,保车丢卒总伤神。
莫言楚汉不关己,你我皆为个中人。
李明科点评:以诗说理,学宋人笔法。起承设境,以实景为铺垫,“较真”、“伤神”已有透出棋局之势。转结题旨出,诚所谓以小见大也。
张庆凯点评:世亦棋,无人不在局中。最不堪者为“丢卒”,弃之如敝屣。
减兰·董仲舒
李利忠(浙江)
独尊儒术,纲纪千年犹赫日。合治天人,三策功成一统春。
百家喉舌,忍听咿嘤声哽噎。万马齐喑,生气消磨祸及今。
李明科点评:论古人,言治国之事,题材大矣,而以词之小令载之,殊不易。上片论古,用语沉着,不见波澜,而一虚字“犹”,贯却古今,伏下枢纽关头。上片结一“春”字,颇耐玩味。状董仲舒之功,下片立论之根基实矣。下片之论,哽噎之声如闻,波澜遂起。以定庵诗典作结,更显沉重。用仄声为韵处,皆用入声,音节急匆匆,谐与情也。
张庆凯点评:此选题具历史并现实意义。伟人有言:“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独崇一术,言其为“祸”似不为过。
送 春
安全东(四川)
檐雨初收气尚寒,南窗小伫看飘残。
落花成片犹偎树,雏燕乘风试放单。
渐欲天开新面孔,须知山抱碧琅玕。
田畴有事唯孤老,便送春归也万难。
廖国华点评:整篇开合有度,法度严谨,无惭回斡手。极喜第四句,唯憾属对过宽。大胆试作调度:落花辞树犹成片,雏燕乘风试脱单。
登羊岩山晚酌
杨逸明(上海)
盘旋山路上羊岩,满壑爽风吹薄衫。
红艳艳花开石壁,绿油油岭远尘凡。
酒含梅子弥消渴,肉煮茶芽甚解馋。
餐罢欲行回顾望,峰巅亭阁月初衔。
廖国华点评:记游题材最忌写成“”山水名片”,总要表达一种心情或兴感罢,此律即是。作者通过景物描述和人物活动表达了确属“这一个”。写景处令人直欲从游,述事季候人食指欲动,是要有笔下工夫的。
谷雨前日晨记
杨云中(浙江)
谢了梨花谢了春,枕边新拾发如银。
多少很多多少诗梦堪追挽,昨日桃溪苦问津。
李明科点评:自然之春与人生之春相勾连,用比法。起承两句联系自然,诗气畅达,抑也。转结荡开,因诗梦“堪追挽”,故“苦问津”,用陶令《桃花源记》典,见诗人情致,扬也。首句“梨花”似欠妥,梨花谢,春未谢也,且与结句“桃溪”有隔。
送 春
楚家冲(湖南)
荼蘼开谢意何宁,枝上悬红残半旌。
古寺刘郎迟欲隐,环山杜宇苦催行。
风雨中宵杯㡳听,沉浮往事梦中惊。
明朝不过繁华地,拜托溪流送一程。
李明科点评:苏轼“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以荼蘼开篇,扣“送春”题旨,甚为确当。“意何宁”定全诗基调,其“悬红”已残,实景也,上句便落实处。颔联以实就虚,以景写情,无我而有我也。“古寺”句许是用刘禹锡玄都不雅观典,喻贤者欲隐,然“不雅观”非“寺”,存疑。“环山”句呼应上句,抒发“行”与“隐”之抵牾。颈联追述,有风雨沉浮之感,笔调沉郁。尾联“繁华”、“溪流”对举,见诗人情志,情调从沉郁中解脱,趋于清淡。
春 耕
郭爱萍(山西)
远山鸣布谷,垄上独听人。
犁下翻千浪,田中播一春。
心期瓜与豆,忘尽暮和晨。
梦里金秋色,调成苦乐辛。
李明科点评:山野农耕图。用语朴质清淡,不事雕琢。以布谷催耕起,继之以耕种之实景,心愿之虚笔,皆落笔于大处,不为细节也。结联承“心期”,勾连绵密。首联“远”,不若“近”,远山鸟声,人未必听得见。结联“苦乐辛”连用,苦、辛,意似重复。不若“调成苦乐匀。”
卜算子·疏狂
蒋昌典(湖南)
墨泼乱云翻,笔作狂蛇舞。竖抹横涂意自痴,不见先哲谱。
身是白头翁,心与顽童伍。天马行空独往来,岂欲时人许。
张庆凯点评:书不由谱,行不随群,唯与童伍,不欲人许。上实下虚,句句见“疏狂”。
减兰·秦淮河得月阁
潘振华(黑龙江)
当时人去,只剩清风聆月语。树暗花明,新阁焉知昔日情。
迷离水榭,短笛吹长初夏夜,咏扣船舷,韵味终非似旧年。
张庆凯点评:起首一句,便道尽今昔沧桑。统统复制,皆如蜡像,不忍睹,更不堪咀嚼。
醉花阴·辛丑暮春景山赏牡丹
唐缇毅(北京)
二十四番花殿后,真个韶光秀。雨润惠风柔,阆苑丰姿,气候皇家有。
凤城极品尊魁首,沾得春晖厚。解道报天心,活色真喷鼻香,直把天宫透。
张庆凯点评:牡丹乃国色天喷鼻香,花中富贵者也。上结具华贵“丰姿”,下结透九天“真喷鼻香”。通篇未著“牡丹”,而句句写牡丹,深得咏物诗旨者也。
百丈漈
杨子怡(惠州)
玉帝开筵我作陪,张惶碰倒面前杯。
飞流百丈整天沫,怒发人间万壑雷。
张庆辉点评:文人每喜作豪语,二两石灰即欲白屋一栋,虽奇气可嘉,终易遗笑柄。然此诗不在此列——于中华第一高瀑前设此豪喻,景喻合适,豪情有自,不为虚妄。
下乡五十七年纪念日感怀
武阳(天津)
青春尝苦辣,地广高天阔。
春播代牛犁,秋收凭手割。
欣哉年夜惆怅,幸矣罾罗脱。
岁暮食无忧,戴德能苟活。
张庆辉点评:一场家国年夜难过去,作为战天斗地的过来人,为诗止于“欣哉、幸矣、食无忧、能苟活”,殊无谓也。
本期高朋简介
高朋排名以长幼为序
廖国华 生于1945年,湖北荆州人,《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斋名无妄,号村落野之人,龙洲道人。自幼习诗,无门无派,以手写心,不拘成法,江湖上遂有“诗匪”之称。
李明科 安徽蚌埠人,笔名梅斋,蚌埠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张庆凯 绅士昂,别署闲吟居主人、闲吟客,1962年11月生。2003年获李白故里、中原诗城“涪江丽苑杯”天下华文诗词大赛二等奖,著有《闲吟居诗稿》(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另有《闲吟居诗话》待梓。
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某都邑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编辑/章雪芳 校正/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