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李云平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能发展聪慧农业,逐步在农业生产、流利、质量监测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办理农技做事“末了一公里”。

聪慧农业解决内蒙古农技做事最后一公里 汽车知识

眼下正是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通辽市开鲁县红干椒着花时节,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地椒农的紧张农活。
现在,当地椒农在家里利用手机安装的开鲁农牧业App就能开展一些防治病虫害事情,用不着专门到县里找专家。

东风镇椒农李孝斌说:“过去我们每隔两三天就要去地里查看病虫害,还要拿着病虫害样本到县里找专家,每次都比较费时费力。
现在我在家里可以通过手机监控红干椒成长情形,随时将病虫害照片传到平台上,专家很快就能答疑解惑,既方便又高效。

开鲁县农业技能推广中央信息事情站副站长刘冬平见告,如果创造病虫害,庄家可通过农牧业科技信息平台视频预约系统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专家会供应相应的办理方案,真正办理科技做事“末了一公里”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村落、足不出户。

据开鲁县农业技能推广中央主任左明湖先容,在建立农牧业科技信息做事平台的根本上,开鲁县推广农牧业远程教诲、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农牧业专家视频预约诊断等网络技能做事,将农牧业知识和信息及时通报给广大农牧民,为他们供应优质、便捷、高效的科技做事。
左明湖说:“物联网和云打算逐步利用到我们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物联网测控、智能节水灌溉、农机定位耕种等风雅化作业,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绿色标准化。

同样,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部分农人利用手机遥控物联网系统管理举动步伐农业,实现“手机上种菜、温室里发财”。
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落农人刘胜指着温室大棚内的监控仪器见告,这套智能化管理掌握器,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对它进行远程遥控,轻松完成棉被卷帘收放等事情,从而实现较为精确地掌握棚内温度、湿度以及透风效果。
他说:“过去收放棉被卷帘都是人工现场操作,费时费力,本钱比较高;现在只要轻轻点击手机遥控操作系统,上百公斤重的棉被卷帘就会自动、匀速收放,省时省力省人工。

现场理解到,这套智能系统直接将温室大棚所需的各种传感器及掌握器数据接入互联网,可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现场图像和数据,既能实时监测影响农作物成长的环境传感数据,也能自动掌握大棚举动步伐。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调研员王星先容,当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打算以及当代视频等技能的集成,将电话做事、远程视频做事、移动信息做事和聪慧农业精准做事四大信息做事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栽种户在田间棚内和专家远程实时视频、实时诊断,实现精准管理,有效办理科技做事农牧业“末了一公里”的难题。

目前,内蒙古各地率先在温室大棚栽种、精准农机作业、农畜产品质量溯源等领域推广利用聪慧农业技能,推动农业生产、流利、管理、做事等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