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刚搬来的时候是夏天,窗外的梧桐树有浓密的叶子覆盖,我们就像隐居在绿叶之中。然后秋日来了,树叶一点一点变黄,金灿灿的,再一场冷风,叶落纷飞,绝不疲塌,就像这座城市的性情。
家里墙上有两幅艺术家王玉平的复制品画作,画的是北京的红墙、街道,冬日叶掉队的树木、阳光和蓝天。王玉平画过很多北京的街——雍和宫、国子监、北海东门、景山前街……他曾经说,北京的美,是要等树叶落光后才看得到的。我想,他欣赏的该当正是面前这种干净舒爽、辽阔清闲的北京冬日吧。当晴空万里,白云舒卷时,光影在树枝间穿梭闪动,弥漫着一种深刻入灵魂的妖冶豁达。
看这幅画,看这棵树,看这朵花…… 这是我和叶子间常常的对话。有时轻描淡写,有时语气夸年夜;有些是情不自已,有的则是故意而为。
希望她看到夕阳的余晖会从心里感叹,好美啊;听到鸟鸣开始鼓噪便知道这是春天正在悄悄走来的讯息;嗅到湿润的泥土芬芳可以感想熏染雨的清新……在一本关于儿童美育的书里读到,很多事大人以为理所应该,孩子却未必如此。“喂,你瞧!
”一定有很多情形须要有人这样吸引,他们才会把稳到。
正是如此,那些我眼睛看到的,心灵感想熏染到的,都会以“喂,你瞧!
”这种办法带给她。这统统逐渐都会变成她内心更为丰富的情绪和感知,让这些眇小而奇妙的美与变革,带给她多一点冲动和珍惜。
很小的时候,叶子趴在窗前喊:“妈妈妈妈你快来看,这云像烟一样!
”那一刻,不管在做什么,我都会停下来,跑过去,和她一起看云朵飘来飘去。
刚刚上幼儿园的那个冬日,一个清晨,才五点,她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坐在窗前。窗外还一片漆黑。陪着她讲故事,讲着讲着,举头看到天空清冷深暗的蓝色逐渐通亮起来,漾出微微暖色。“小叶子快看,太阳要出来了!
”我们依偎着,看楼群间的天空一点一点变红,红彤彤的太阳一点一点涌现,连家里白色的墙壁也染上了绯红的颜色……那是我们在一起看得最完全的一个日出,那朝霞的暖让彼时3岁确当心灵暂时忘却了要去幼儿园的焦虑……
一个夜晚,在海边,一家人闲步,从灯火阑珊处向海边走去。当灯光逐渐退后,暗沉夜空下闪着银色光芒的海面逐渐呈现在面前时,小叶子拉着我的手也逐渐握得越来越紧。那是若何一种深邃的暗色与月光交织出的景象啊!
海面寂寥而壮阔,在云朵的掩映下,又大又圆的月开释出一道道一束束的光,随着海浪翻滚出闪耀的光斑,连成一片一片,让整面大海在暗夜中沸腾。
“看那月光,好美啊!
”这次是叶子发出的感叹,她紧握我的手心有些湿润,紧张,畏惧,又愉快,神往。
转眼幼儿园就毕业了,我们一家也要搬离住了三年的大院,搬去新的学校附近。临行前那个夏末的傍晚,叶子蹬着她的公主单车,在大院花园弯弯曲曲的小路间飞驰。再见滑梯,再见秋千,再见小花,再见大树,再见,再见,再见……
再唱《送别》的时候,那些晚风、拂柳、夕阳,逐渐不再是生涩的名词,而成了一幅幅画面,她会说,我有点儿难过。
而太阳升起,日光明媚时,她又发出清脆的笑声,把我从被窝里一把拉起,见告我表面的花都开了,一只鸟儿正落在窗台上叫……
这些眇小而微不足道的变革,这些与花儿、青草、落叶、夕阳与朝晖一起被发掘、被放大的冲动,是我们之间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足的天下,是她与人,与万物,与自然沟通、互动、对话的源泉。这些奇妙的美与冲动被收纳在心底,或许也是一种暗藏的能量吧,在某一个未知的时候,或引发、或抚慰,或只是一瞬间的心弦颠簸……(曾焱冰)
来源: 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