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只会用“然后”“溘然”,想不出其他关联词怎么办?
词穷,词不达意是小说作者们最大的苦恼,最近很多小伙伴留言说,不卡剧情,卡表达,不知道该如何把一段情节写好,达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像“然后”“而”“溘然”“一下子”这样的词,频繁涌现,很是苦恼。
更有甚者,800字的剧情用了16个溘然,读者留言,真的,就挺溘然的呢?还有371个字的开头,用了7次然后,基本上觉得句句有然后,段段开头都是然后,读者评论,然后作者写了一个然后…就很心塞!
问题就摆在这儿,如何办理呢?
只会用“然后”
① 直接去掉,大略粗暴,但好用
举例:卓然写了一副对联,然后把它送给了浅夏。
去掉后,卓然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浅夏。
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到“然后”这个韶光链接词,都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涌现了输出卡顿,比如培训师在讲台上讲课频繁涌现“然后”大多是由于他不知道接下来该讲什么了,忘词了,或者学员提问打断了她的思路和节奏。
同理,我们写好一章,检讨的时候,选择直接去掉“然后”,创造语句没有断层,不通顺的情形,那就没必要留着“然后”了。
下手要狠,语句才能更精髓精辟。
② 动词更换法
考试测验用动词更换“然后”。
举例:卓然写了一副对联,然后把它送给了浅夏。
动词更换后,卓然把刚写好的对联递给了浅夏,“这个送给你,愿你事事快意!
”
用动词更换法,可以使原来陈述性的语句更生动,情绪表达更自然流畅。
总是写“溘然”怎么办?
考试测验用情节事实更换“溘然”
举例:卓然溘然创造他们又回到了刚开始进入地宫的那个位置。
用事实更换后,卓然盯着那口漆黑的棺材,总以为无比眼熟,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棺材盖,创造上面清晰可见的刀痕,那不正是他刚进入墓室的时候,为了开棺留下的吗?
原来走了这么久,他们又回到了刚开始进入地宫的那个位置。
用事实发生的情节更换“溘然”好处是,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循规蹈矩的推进剧情发展,不会由于“溘然”而让读者以为突兀。
之以是作者们会频繁利用溘然,便是由于不懂如何引出后续剧情,以是不得已而为之。细想,什么样的情节能匹配“溘然”这个词,是感情的表达,还是故事的迁移转变,无论哪种,都可以用上述方法办理。
不要再只会用“然后”了【视频版】
#记录我的8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