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奕迅的歌《然后若何》,词是林夕,曲是曲世聪作的。我只选了开头的一段。
“完成了所谓的空想
放肆了感情的泛滥
汗都流干 天都微亮 然后若何
拥有了旅行的空档
却遗失落流浪的背囊
沿着轨道 一贯流浪 然后若何”
这段歌词彷佛便是描写自己的经历一样。我原来想写往后,彷佛记得有“往后”这样的歌词,想说往后我会如何打算,想填补曾经的过失落,想着重新崛起,想着老将至我会如何坦然面对,还有数不清的困难和磨难如约而至,这都是往后的问题。
很多年我们一贯喜好说未来,总是憧憬和寄希望于未来,那也正常,很多书本是这样见告我们的,像《青春万岁》,《事情是俏丽的》,却很少利用“然后”或者“后来”。现在我不再用诗意的措辞去描述未来了,彷佛印证了我们的眼中最美的景致是夕阳。记得我20岁时负责看了中篇小说,个中的哲理性让我难以忘却全体故事的情节《鲜花与墓场》,那时觉得墓场与我们何其迢遥,现在一想却是我每天都要考虑的严明问题。
朋友转发的文章都是身体保健和养生的题材居多,其他闲言碎语很少传发,便是有的话自己也极少顾及。由于国家大事与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最关心的便是如何让自己吃好喝好,安歇好,身体好,这样有一个好的身体想干什么都有能力也有信心。
就像谁去哪里嬉戏,我一点都不倾慕,该玩是人家的选择和自由,我只关心我们在家是否愉快,便是出去也只是完本钱身的爱好跑马,别人也不感兴趣,我也不会存心去给别人点赞或说些违心的祝福。
有人会喜好炫耀吃过的菜肴,还有嘚瑟靓照,一二三三二一的臭显,我无论在抖音里还是微信朋友圈里,瞥见也会一笑而过,从不点赞。人活着还是低调些最好。
用句那歌词最好:“然后若何”,确实有的人太彰显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点点滴滴。
有些书注定买回来便是放在家里书架上显摆的,实际很少能拿在手里仔细阅读,末了都是送到废品收购站去。现在我看的书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不负责阅读弗成,到韶光就要归还。借来的书,赶紧阅读,然后就赶紧归还图书馆。
有些人,便是一壁之交,你曾经帮了他,他没有丝毫感激,总想着这是该当的。这样的人知道了,然后就赶紧与之告别,走得远远的。
有些事,遇见了就遇见了,后悔也不能说了,尤其不要与自己的好友絮絮叨叨讲述自己的不幸与懊悔。在我们纯挚时,以为实际是一盘棋,任何故意无意的布子总归在不远的未来遇见。只可惜,我们走了那么长的路,绝大多数人再也遇不到了,过去就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别情绝恋”,让我们撕心裂肺的痛楚。然后连续行走,千万别流露出自己的哀伤和痛楚。
然后,这个词太好,别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我无关,我最多一瞥之后然后摇摇头,干自己喜好的事情。总归在别人的喧哗和匆忙一瞥当中连续着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