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韶光,笔者途经烟台莱州路旺片区(沙河镇境内)时,在路边的牌子上看到一个村落落的名字叫“锁家”,心里不免有疑问:“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由于当初以锁匠而有名(类似于铁匠庄这这种),总不会是有姓锁的人吧?”而进村落一打听,原来村落落名称与锁匠无关,的确是由于锁姓建村落而得名,并且现在村落中百余户人家,大多数都姓锁。
(配图均为莱州锁家村落周边场景)
锁这个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没有收录,古代的姓氏研究文献中也鲜有记载,相传是从春秋期间的城邑地名演化为姓氏,亦有说法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取谐音汉字作为姓氏而来。打听莱州锁家村落民,他们大都也觉得自己这个姓氏比较少见,但有何渊源,也说不上来。在掖县志上,也找不到关于锁姓的记载。
总体而言,锁姓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姓氏,河南洛阳、陕西安康是锁姓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历史上的锁姓名人,大多出自河南洛阳,而莱州这个锁家村落也算锁姓的一个比较范例的聚居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路旺周边,有不少“少见姓氏”的聚居村落落,如国家村落的国姓、尼家村落的尼姓、阴家村落的阴姓以及锁家村落的锁姓。以上村落落大多相传是明初从四川移民至此,为何移民当中有如此多的“少见姓氏”?这些姓氏为何又集中安置在路旺周边?这些疑问,都苦于资料有限而难以稽考
有一点很难得,便是这些少见姓氏迁到当地建村落之后,经由数百年的发展,一贯延续了下来,而没有涌现传承中断的情形,这或许是周边地形平坦,利于耕种有关。而从掖县志记载的情形来看,这些姓氏在历史上颇为低调,科甲和义烈名录中都不见记载,想必数百年来,都一贯以务农为业。
关于锁姓,民间也有一种说法为,锁姓与所姓有某种渊源。在莱州境内,锁姓和所姓均有分布,至于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有待连续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