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路,好看却不好开

第一日 出发

新疆独库公路自驾纪行①赛里木湖果子沟与手风琴博物馆 汽车知识

七月下旬的一天,我们终于在乌鲁木齐站不远处的一座破旧的仓库里取到了车。
一辆四驱雪佛兰科帕奇。
“如果你们在乌鲁木齐吃了罚单,记得打电话见告我们。
”一脸笃定的事情职员,为我们嘴里塞进了一颗解忧丸。
K上去试了下车,“油门有点紧。
”他把车开进了附近一座万达广场,倒车入库。
中控台里的倒车影像十分清晰,且雷达也发出了声响。
“租车的一大诀窍,加点钱,搞顶配。
”显然,K对此早已得心应手。

若不是与K这样拥有10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一同出行,面对独库公路那些骇人的发卡弯,一个人难免有些心生怯意。
独库公路可不是一样平常的公路,它藏得有多深,就有多美;而有多美,就意味着有多凶险。
独库的独,是新疆克拉玛依市的独山子区;独库的库,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
作为贯穿新疆南北的217国道(阿勒泰-和田)的一部分,这条公路如天梯一样平常翻越了天山山脉,将南疆和北疆的地皮连接在一起。
让这两片巨型的大陆,终于不再是孤岛。

我们吃着酱喷鼻香炒米粉,职员业已齐整。
除了我和K,还有深圳来的七哥和成都妹子阿萨。
从这一刻起,这四个人将和这辆科帕奇,一同度过车轮上的几日。

第二日 “夺命大乌苏”与赛里木湖

车子带着我们在连霍高速公路上奔跑着。
它的右手边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奎屯市,而左手边则是独库公路的出发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通往独山子的出口就在面前,但这辆车却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而是连续沿着连霍高速公路,朝乌苏方向一起狂奔。

你大概非常好奇这辆车的车轮为何没有朝独山子方向碾过去,一如我们面对咫尺之遥的乌苏市,很难不遐想起“夺命大乌苏”那般。

上世纪八十年代,乌苏啤酒出身于天山北麓这片肥沃的地皮之上。
彼时的乌苏市,还只是塔城地区下辖的一个小小县城。
在那个粗制滥造的工业拉格遍布大街的年代,乌苏啤酒凭借醇喷鼻香的口感,很快征服了全疆公民。
起先在物流企业上班时,有个新疆来的同事,嗜酒如命。
只管在沪生活已十年有余,却还是坚持“逢席必有酒,有酒必乌苏”。
时至今日,乌苏啤酒已然成为新疆人的某种“形象代言”了。
即便一个人并没有到访过新疆,也一定道听途说过“夺命大乌苏”的威名。
也由于这个名号太过惊悚,其实吓退了一些不明就里的外地人。

“夺命大乌苏”的口号究竟如何得名?众说纷纭。
不过今年五月某日在阿克苏拜城县的一家餐厅里,却听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阐明。

彼时就着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几瓶大乌苏顷刻间下肚,面前开始浮现云雾状物体,不晓得是喷鼻香烟还是幻觉。
“这乌苏啤酒果真够劲啊!
”趁着酒兴,一朋友评价道。
“哈哈哈,弄去世你们啊!
”接待人溘然狂笑起来。
“你说什么?”朋友切实其实疑惑自己的耳朵。
“我说,‘弄去世你们’啊!

此言一出,场面顿时变得去世一样平常沉寂。
唯有那热气羊肉,发出阵阵咕噜咕噜的开锅声。
但在这个节点上,已经无人敢动筷子了。

显然,接待人对这一局势非常满意,他露出吊诡一笑,将一瓶喝光的乌苏啤酒瓶子倒扣在桌上。
“请看这四个字母,是什么?”

“N-S-N-M?”

“是啊,弄-去世-你-们啊!
”接待人说,“这便是夺命大乌苏的真正奥义啊!

当我把这个段子讲出来时,K和两个姑娘都笑了起来。
我们的科帕奇仍旧在连霍高速公路上狂奔,夹杂在一堆普拉多和帕杰罗之间。
它间隔独山子已经越来越远了,但间隔赛里木湖,却越来越近了。

通往赛里木湖之路

是的,赛里木湖的致命诱惑,是这趟公路旅行不可回避的一次冒险。
早在做旅行路书时,我和K便决定在堪比挤奶般的韶光压榨下,挖出一个前往赛里木湖的缺口。
经由一番残酷的取舍,终极决定放弃走完独库公路全程的念想。
新的操持中,我们将以217国道和315省道的交点——乔尔玛为出发点,由途经唐布拉草原的俏丽省道315为跳板,一起向东,在乔尔玛调转车头,沿着独库公路南下。
这样一来,我们将不得反面独山子,以及独山子到乔尔玛之间的著名达坂——哈希勒根说再见了。

如果这一操持照实完成,我们除了将收成赛里木湖的蔚蓝,果子沟的碧绿之外,还能看一眼伊宁和尼勒克小镇,并穿越梦幻般的唐布拉大草原。
而乔尔玛以南,更搜集了独库公路的大部分精华所在,完备不必留存遗憾。
但现实总是那样的事与愿违,或者说老天爷实在太爱捉弄人,太喜好给凡人布局了。
总而言之,当我们一起欢歌笑语将科帕奇开到赛里木湖景区东门时,是彻底料想不到之后发生的各类反转的。

赛里木湖: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奇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泰西暖湿气流末了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泰西末了一滴眼泪”的说法。
以上这段资料先容,出自于百度百科。
不晓得这句“大泰西末了一滴眼泪”的说法来自何方,追根溯源的话,恐怕不是出自于一些编缀旅行文案的公司,便是缘于某个旅行达人的信口胡诌。
此等以讹传讹在各种小清新游记中切实其实泛滥成灾,而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则成为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据不完备统计,先后被旅行营销号付与《千与千寻》取景地的有:重庆洪崖洞、台湾九分、斯里兰卡海上小火车等,估计还会无限延续下去。

这是一个对自驾和旅行团以外的游客极为不友好的景区。
一来它很大,二来鲜有景区电瓶车,三来它修了一条U字型的公路,仿佛专为自驾量身订做。
我们把车子停在间隔东门最近的一座停车场,这里切实其实游客扎堆。
隔着老远,便能一窥湖边那群“仙女们”摆好造型的姿态。
她们不分老少,清一色地选择赤色为主的裙子,赤脚站在湖水里,把裙角拉得很高。
而她们的直男御用拍照师们,也只能一边弓着腰,一边唯唯诺诺。
我们在湖边站了一下子,天空像下了霾,湖水呈现出蓝灰色,与想象中的蔚蓝相去甚远。

1998年,赛里木湖景区从俄罗斯引进了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
个中凹目白鲑,正是著名的贝加尔湖白鲑的同一品种。
我们在景区闲逛的时候,也看到了有贩售鲑鱼罐头的流动商铺。
从不产鱼,到如今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物种的繁衍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这也让我溘然对赛里木湖和贝加尔湖之间的比对产生了兴致:同样都有凹目白鲑;同样都有一条环湖的路,只不过贝加尔湖是铁路,赛里木湖是公路;乃至当文艺青年在贝加尔湖畔哼着李健时,你也可以在赛里木湖轻轻吟唱起曹方的《赛里木》……

说到这条环湖的公路,也十分有趣。
它是一条U型路,连接了东门和南门。
U型路的那一段缺口,则由连霍高速公路来补充。
一个临时途经的司机,完备可以不进景区,只需行驶在连霍高速公路的东南端,便可借助高高在上的阵势,将赛里木湖尽收眼底。
当然,他一不能随便停车,二不能被湖泊勾走了魂魄,由此引发恐怖的交通事件。
然而行驶在景区的U型路上,是不是也可以为所欲为的停车呢?答案是一个大大的NO,大概你这辈子都闻所未闻的“旅游警察”,将分分钟教会你若何做人。

如果把那些行驶在U型路上的自驾车比作放学回家的小学生,那么“旅游警察”就像是戴着红袖章的学校监督员。
他们游弋在东门往西北方向的公路上,交往返回地穿梭。
一旦创造有路边违停的车辆,便会贴上罚单。
让那些自以为是的游客,以为缴纳了80块景区门票,就可以在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像丹尼斯·霍珀扮演的“逍遥骑士”那般为所欲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若不是K的眼尖,我差点把车停在旅游警察出没的地方。
幸运的是,每隔几公里,你便能找到大小不一的临时停车场,使得美好不会那么轻易地错失落掉。

科帕奇绕着U型公路转了个大半圈,该停的景点也都停了,结果众人同等公认:真正激荡民气之际,还是追风逐电之时。
这里的马路,平整的一如赛里木湖的水面。
微风荡漾开来,湖水的荡漾,耳畔的温顺,仿佛连接两个不同维度的奇点。
忘掉客户的应收账款,忘掉谢绝你的俊秀姑娘吧——你要做的只有把脚下的油门踩起来,然后迷失落在这个没有限速单的天下尽头。

赛里木湖的蔚蓝让民气醉

第三日 在伊宁

清晨,站在露珠打湿脚面的野外撒尿时,仍旧佝偻着身子。
那件蓝色的火柴棍抓绒衣,像救命稻草一样平常将我牢牢包裹着。
哈萨克人的毡房,并不能赐予一个游子应有的美好。
除了想象,它最多只能算作一个加大码的帐篷,不能抵御任何风寒。
即便这只是8月初的果子沟,也足以将那些狂妄自大的旅行者们冻得跪地求饶。

如果受够了毡房,欣驿自驾车营地是个相称不错的选择。
不要总念叨它家小木屋旺季时800一晚的价格,毕竟,那里有wifi、热水、空调和星空。
而我们讴歌它,一来,在面朝果子沟的不雅观景餐厅中,吃到了一顿价格合理的早餐;二来,在它家的背后,有一条通往果子沟金顶的栈道。
千万不要节省这30元,更不要吝惜体力。
当你站在果子沟金顶最高处的那一刻,你会为这30元花得有多么值而热泪盈眶。

是啊,不瞒您说,我还真的掉下了眼泪——这阳光实在太刺眼了。
在它的邪术下,赛里木湖终于呈现出教科书般的蔚蓝。
和风光拍照师PS过的照片比较,它又真实得动听肺腑。
更难堪得的是,它由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基于视角的欺骗,我们在昨日只能平视它。
而登高了望的今日,它终于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
眼见碧波万顷的赛里木湖,变成了一张泛着金光的蓝色地毯,你很难收敛起一种呼之欲出的豪迈,哪怕你并不想去指示江山。
再蓦然回顾来时路,才把稳到原来脚下还有碑文。

“果子沟孔道由成吉思汗二台子察合台率军刊凿而成。
在察合台处向果子沟和赛里木湖不雅观望,即可看到察合台率军开凿的道路、民国期间的道路、盘山道路、果子沟高速公路的历史变革的痕迹,抚古而叹今,更让人对丝绸之路北道的开凿通畅及欧亚大陆桥的兴盛再到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盛多一份认识,多一点慨叹。

你以为随便步入的荒山野岭,也驱不散历史的云烟,抹不掉先人的足迹。
想当年,察合台的大军被困于果子沟,不知他在刊凿孔道之时,有没有闲心站立在这个让几百年后的游客惊悸之地,眺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天山北坡雪峰,感慨着赛里木湖的咫尺天涯。
相信是有的,不然的话,也断不会在此立碑,建筑茶亭,并给予这片悠远宁静的地皮,埋下了一粒近乎循环般的蒙古种子。

1762年5月9日,1000多名精壮的蒙古勇士,在喝下一碗壮行酒后,背起弓箭,别着腰刀,跨上低矮的蒙古马,头也不回地开始了西征。
经由了险些长达一年的艰巨跋涉,他们于翌年4月15日抵达了赛里木湖。
这便是第一批西征的察哈尔八旗,由于携带了家眷,此生再也不能回到迢遥的满洲家乡。
中国历代都有屯军边陲的传统,那些远赴他乡的兵士们,既是抵御外侵的守卫者,又是不可思议的拓荒者。
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天下里扎下了根,留下了一座座屯堡或古城遗址,乃至形成了一些汉文化孤岛的奇特征象。
相形之下,蒙古族士兵的大规模西迁,更难堪能名贵。
乃至有人戏称,察哈尔营是新疆最早的生产培植兵团。

这些骁勇善战的蒙古勇士,在血与火的征途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让蒙古人的血脉,流淌在这片俏丽丰饶的地皮上。
别看果子沟的绿草之上,到处是哈萨克人的马蹄,赛里木湖的蔚蓝,却是博尔塔拉人的神色。
千万不要在一个博州人面前,辩论赛里木湖的归属,更不要说它是伊犁州的——你绝对没有把握打赢一个拥有尚武基因的博尔塔拉人,包括在酒桌上。
当然,那些激情亲切的博尔塔拉人,一定会把选择马奶酒还是“弄去世你们”的权利交由你。

熄了一夜火的科帕奇,又一次燃了起来。
夏日的果子沟,并没有传说中的姹紫千红。
但那些云杉、冷杉和落叶松,所构筑的绿色天下,足以让车上的四个人醉氧了。
方向盘被K抢了过去,他果断驶入一条小路,沿着科克萨拉道班,朝伊犁河谷的方向驶去。
这是条土坑路,七拐八拐,尽数下坡。
两旁扎堆的哈萨克毡房前,塞满了自驾者的越野车。
耳畔传来的瀑布声,由远及近。
昔日察合台刊凿而出的峡谷孔道,正躺在车轮之下。

行走在这样的古道上,固然让民气绪难平,抚古叹今,但也同时意味着,这辆科帕奇无法行驶在果子沟大桥之上,错过了一种穿行在云端触目惊心的体验。
这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
自然,我们没能从桥面上瞥见脚下的哈萨克毡房,是如何变成了一个个绿色褶子里的白色小圆点,却在缓缓步入谷底之时,举头看见了那座传说中的新疆第一高桥。
它傲然耸立于200米的额头之上,如高悬在天涯的彩虹桥,又似电影《指环王》里的阿苟纳斯巨像,使得每一辆从它胯下钻过的汽车——无论集装箱卡车还是小轿车,变得别样微小之余,还徒增羞辱:你必须完成一种俯首称臣般的通过仪式,并为这一人类建筑学的奇迹深深折服。

果子沟大桥的斜拉索,和两面山坡刚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科帕奇驶出果子沟,驶入了平坦的伊犁河谷。
中午时分,伊宁宽敞通亮的街道,像它展露的肚量胸襟那般友好。
K故意不按导航的题型,兜了一个小圈子,只为能在一条叫做“上海路”的街道撒把野,并怀念一下家乡的绿叶菜。
“实在也没有吃腻羊肉和抓饭,但总以为吃不到绿叶菜,就不叫吃菜。
”K偏执又心有不甘。
我们带他去吃了锡伯菜,大众点评上查到的这家餐厅好评度颇高。
更何况,锡伯族人和那些察哈尔人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西迁,从迢遥的东北来到了新疆伊犁。
这里虽然没有青菜,但至少有油麦菜。
“浅绿也是绿,姑息点。
”七哥安慰K道。
而我则点了招牌的辣子鸡,150多的价格足够骇人,但更骇人的来自于饭店那句“已卖出8000多份”的宣扬语。
菜很快便上齐了,分量大的惊人。
两个靠近400斤的男人,和两个爱吃肉的女人,居然无法征服一盆辣子鸡。
不过有一说一,牛杂让人想起小时候玩过的冲天炮,好吃到可以上天。

酒足饭饱之后,车子停在了六星街某条逼仄的小道旁。
久闻伊宁有一座私人的手风琴博物馆,特意前来拜访。
走进一座阳光小院,却并不见主人亚历山大。
“他家在隔壁,出门左转便是。
”一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老太太见告我们。
敲开隔壁的门,里面站着的又一位金发碧眼,只不过变成了俊秀的年轻女孩。

她叫安娜,是亚历山大的女儿。
待我们解释来意,并支付了50元门票后,便激情亲切地引我们进门,并担当起临时讲解员。
那间摆满了各种铁钳和铁剪的事情室,让我们的侧目。
穿行在狭窄的通道中,右手边的庭院里,陈设着一台亚历山大收藏的老马车。
左手边的房间却空荡荡的,一名“粉刷匠”正踩在事情梯上,奋发“涂墙”。
通道尽头,有一间地下室。
入口处的搁物架上,堆满了亚历山大的各种收藏品:有苏俄时期的旧军装,列宁同道的雕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单双卡录音机,老式的马灯和油灯,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瓶瓶罐罐。
只管足够博人眼球,但在即将登场的手风琴面前,这些物品统统只能算作配角。

手风琴博物馆的丰富收藏

走进地下室,一个隐秘的天下在面前垂垂铺展:绝非诳语,你这辈子都不可能见过这么多的手风琴。
更为夸年夜的,这些手风琴居然藏身于一个不敷20平米的空间内。
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出身于不同的时期,却漂洋过海,穿越历史,像宿命一样平常被神秘召唤到中国新疆一个叫做伊宁的边远小城中。
显然,这是一场关于信念的战役,惟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住,才能赢得末了的胜利。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全体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欲望”,我仿佛正在阅读一则现实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

四个人面面相觑,却不得不接管彼此都是门外汉的事实。
没有一个人懂这些琴,只能从这些琴的外不雅观和色彩上得到一丝抚慰。
好在安娜彷佛也不是特殊在行,大家只能闲聊一些皮毛,并坚持一种尴尬而不失落礼貌的平衡。
除了手风琴,博物馆里还陈设着一些类似都塔尔、热瓦甫、艾捷克和冬不拉之类的民族乐器,乃至还包括俄罗斯的传统乐器巴拉莱卡琴——当我准确念出这几个字时,安娜彷佛很吃惊。
我见告她我看过电影《日瓦戈年夜夫》,里面的原声音乐便是用巴拉莱卡演奏的,她更吃惊了。

但接下来我们要经历的事情,才真叫大吃一惊。
我居然亲眼目睹了巴拉莱卡琴的演出,演奏者正是先前那个一身油漆味的“粉刷匠”。
他不知何时溘然涌如今地下室,并抄起了一把手风琴,为我们演奏了一曲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喀秋莎》。
原来他正是地下室的主人,传说中的手风琴收藏狂魔——亚历山大。
我们何等幸运,遇上了一个雅兴大发的他。
一曲终了,他又分别用低廉甜头的手风琴和巴拉莱卡琴,为我们献艺。

亚历山大为我们拉起了《喀秋莎》

亚历山大的普通话有些夹生,安娜的汉语则完备听不出口音。
然而父女之间,仍旧操娴熟的俄语互换,这触发了我的好奇心。
多年以前,我曾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额尔古纳市的恩和乡,拜访过当地的俄罗斯族村落。
在一辆开往吉拉林的班车上,我眼睁睁地瞥见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男子”,一屁股坐在了驾驶室里。
可一开腔,却是如假包换的东北大碴子味。
如此“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反差,成为俄罗斯族之于我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在恩和、室韦等村落闲逛时,则加深了这般印象。
他们虽然保留了斯拉夫人的样貌,生活办法及措辞已经彻底汉化,会说俄语的人已经百里挑一了。

于是我准备把这样的疑问丢给安娜,我想知道为什么伊宁的俄罗斯族人,却一贯坚持着俄罗斯民族的传统,从宗教崇奉到生活习气。
当然这样直截了当地发问,势必会显得有些不足礼貌,我便照实将这样的顾虑见告安娜,说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有些尴尬……安娜的眼睛咕噜一转,抢在我面前发难了: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吃不吃猪肉?”

一群人都笑了,我匆忙朝她摆摆手。
得知精确问题后的安娜也笑了,说大概由于东北的俄罗斯族多为混血吧。
当然,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额尔古纳河两岸由于通婚而来到中国的俄罗斯族,和建筑中东铁路而成为中国移民的俄罗斯族,显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让说俄语的连续说俄语,说东北话的连续说东北话好了,反正上帝的物化主,凯撒的归凯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