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路,是河南省周口市中央城区的一条老街。
曾经的它,名不副实,路边建筑无方案,摊位乱放少管理,谁都嫌弃。
经由周口各界数年努力,加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洗礼,如今的文明路摘下了“不文明”的帽子,成为集中展示周口“创文”成果的窗口街、诠释“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示范街。

以人为本民生与“创文”兼容

河南周口文明路若何实现名副其实 汽车知识

文明路的最北头是国槐街,因小路两旁长有极为茂盛的国槐树而得名。
大概是靠近沙颍河的缘故,从30年前街道方案以来,这条又窄又短的背街小巷就很受流动摊贩的欢迎,附近的老周口人都喜好来这里买东西,成为周口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也是“创文”行动的焦点和难点。

为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同时保障烟火气息不散,国槐街上成立便民做事点,保留早5时到7时30分经营蔬菜、水果、农产品等的早市,并对摊位的摆放、垃圾处理等作出规定。
韶光一到,在川汇区七一城管中队的勾引下,街边摊位有序撤出,环卫工人及时上阵,不一会儿就还原出一条干净整洁的国槐街。
“经由永劫光的‘创文’督导和宣讲,现在经营职员的本色提高不少,很多人很自觉地在摊位下放个布袋,方便整顿垃圾。
”川汇区七一城管中队早晚班卖力人王文杰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便民、为民、惠民相互促进。
近年来,周口市针对关系群众利益、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以社区小区、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在担保民生的根本上进行人性化管理,采集上报各种城市管理案件,结案率达90.31%。

融景于城共享空间为“创文”添彩

65岁的王清芝是老国槐街人,最近,她很喜好去街头刚建好的民俗微景不雅观区,跟老姐妹一起晒太阳。

破旧的墙面换上了“新装”,原木梁柱立在两侧,戴火车头帽的老翁塑像“坐”在老式收音机旁,黑白电视机、缝纫机、二八大杠自行车、老照片等一个个承载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以单个或组合的形式奥妙地镶嵌在墙壁上,颇具怀旧气息,抖擞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国槐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在文明路北段周口市干休所家属院前,曾经占街占道的商铺如今已变为青瓦白墙的奇丽景不雅观。
在文明路南段,一处花丛掩映的“袖珍游园”点缀在路口,这是周口市“拆墙透绿”的精品,吸引着大人孩子在此嬉戏。
在“袖珍游园”后面是一处市民驿站,表面挂着“道德书屋”的牌子,里面除了有饮水机、空调、免费充电器、急救药箱外,还有丰富的书本,涵盖文学、百科、历史……各种类型搜罗万象。
住在附近的居民,只要有空就会过来看书,“想看到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时候,很方便”。

“街边微景不雅观、市民驿站都是根据街道特点、居民需求建造的,突出领悟、自然、和谐的效果,为市民供应休闲、学习、查询、互换、应急于一体的城市共享空间,扮靓‘文明城市’,为周口报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充分准备。
”周口市川汇区委宣扬部副部永劫莹说。

志愿做事“创文”行动接力相传

周口市大铁牛巾帼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孙彩云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情,文明路市民驿站和五一文化广场市民驿站是她的做事站点。
孙彩云心很细,她对说:“在文明路驿站附近住的离退休老年人多,以是我们就在这里摆个缝纫机,每周六免费给他们补衣服。
五一文化广场那边流动人员多,我们就多配职员和桌椅板凳,方便来往行人咨询和安歇……”

大铁牛巾帼志愿者联合会不但做事市民驿站,志愿者总是涌如今最须要的地方。
这段韶光,为相应周口市妇联组织的“暖冬行动”,孙彩云带着志愿者党高瞻等人昼夜一直地做棉坐垫、暖手筒,织围脖、手套,尽快为村落庄留守儿童,还有独居老人们,送上一份温暖。

周口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中,“周口年夜大好人”征象叫响全国,周口志愿者做事温暖全城。
周口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做事活动,设置文明执勤岗869个,用发放《周口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扬手册等形式打造“创文”氛围。
以周口市大铁牛巾帼志愿者联合会为代表,周末公益戏院、义工协会、爱心粥屋等有名品牌项目成为引领周口市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让志愿做事更加专业化、广泛化、常态化。

从名不副实到名副实在,周口的文明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创文”征途中抖擞出文明光彩。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7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