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如梦令:相传为后唐庄宗低廉甜头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因改今名。

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赏析 休闲娱乐

2.穹庐:圆形的毡帐。

3.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
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
狼河:白狼河,即本年夜凌河,在辽宁省西部。

4.解道:知道。

译文

寂寞独处,一直地饮酒,竟至沉醉。
颓卧帐中,举头仰望,只见满天繁星摇荡,仿佛就要从天空飞坠而下。

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
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赏析

歌词以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于宇宙间两个不同方位为展现背景,并以睡梦和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人物的切身体验,揭示情思。
布景与说情,阔大而深长。

王国维论诗词之辨,既曾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亦曾提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昼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不雅观。
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

  尘世中总有着更阑独醒的人,带着断崖独坐的寂寥。
就算塞外景物奇绝,跟从圣驾的风光,也抵不了心底对故宅的冀盼。

  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容若这阙词是再贴切不过的表明。
实在不止是容若,离乡之绪、故宅之思切实其实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思维定式,脑袋里面的主旋律。
切肤痛楚让文人骚客们创作出这样“生离去世别”、这样震荡民气的意境。

  那时候的人还太弱小,缺少驰骋的能力,要出行就得将自己和行李一样层层打包。
离去因此是重大的。
一起上关山阻隔,离自己的温暖小屋越来越远,一起上昼行夜停风餐露宿,出息却茫茫无尽,不晓得哪天才能到目的地,也可能随时被不可预期的困难和危险击倒。

  在各类焦虑不安中意识到自身在天地面前如此微小。
这种惶恐不是现在坐着飞机和火车,满天下溜达的人可以想象的。
归梦隔狼河,却被河声搅碎的痛楚,在一日穿行几个国家的当代人看来切实其实不值一提。

创作背景

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跟从圣驾东巡时所作,时年作者二十八岁。
纵然跟从圣驾风光无限,但离家万里,思归折磨着墨客,因而作者写下这首诗表达了深奥深厚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隐士,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全体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荣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霸占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领悟期间,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范例性。
虽侍从帝王,却神往经历平淡。
分外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光鲜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断交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浩瀚代表作之一。

来源:微信公众年夜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