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磨铁图书策划出版了郭德纲的新作《郭德纲讲三国》,再度与大家重回这段传奇历史。
该书封面由郭德纲亲笔题字,全书26万余字300多页内容有着极其光鲜的郭氏风格,以三国的历史为根本,相逢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笑侃有条有理的经典故事,复苏阐发古今官场、职场、情场,是读史,也是读人。

《郭德纲讲三国》

郭德纲新书讲三国复杂的故事中我讲的是人情 休闲娱乐

郭德纲 著

磨铁有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曹操出生解谜 金兰兄弟偶遇

文|郭德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我是郭德纲。

所谓“三国”,正是大家知道的魏国、蜀国、吴国。
魏国,以河北为中央,过了黄河,一贯到甘肃、新疆的部分地区,都曾是魏国的领地。
蜀国,在四川、云南,包括陕西的部分地区。
吴国,便是东吴地区,包括江苏、江西、福建、安徽几个省。
从地理位置上,三国政权基本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因,为什么好好的东汉会变成三国鼎立的局势?

由于东汉政权的腐败和没落。
而个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朝中十常侍作乱。
所谓“十常侍”,大略来说便是十个寺人。
不过,真实历史上并不是十个,而是十二个。
但《三国演义》本身便是“演义”,它与《三国志》是有差异的。

“常侍”,本身是简称,全称叫“中常侍”。
“十常侍”是指十个做中常侍的寺人。

小说《三国演义》里,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中常侍”这个官职在西汉的时候就有。
汉朝分两部分,先是西汉后是东汉,人们常常说反。
最早,“中常侍”还不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只是带有褒奖性子的一个称呼。
比如,某地方的相声管理局副局长,带着演员去屯子慰问,帮着农人伯伯锄草,表现非常好,有关部门以为这个副局长做得好,褒奖他一朵小红花。
这个“小红花”便是“中常侍”。

到了东汉,这个“小红花”成了一个岗位,它不再纯挚是褒奖性的称呼、空头名誉了,而是有了实权。
起初这个官职只有四个名额,后来变成了八个、十个、十二个,越来越多。

“中常侍”:西汉晚期涌现的官职,紧张付与天子身边的近臣,卖力顾问应对,为士大夫的“加官”。
至东汉初期,该职位改由宦官担当,卖力传达诏令和掌理文书,权力极大。

实在有很多大人物都做过中常侍,有两位大家耳熟能详。
一位是蔡伦,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十三喷鼻香》……蔡伦是宦官,虽然给人类留下造纸术是他的巨大功绩,但他也是个大奸臣,做了不少坏事。

另一位也是汉朝期间的人物,名叫曹腾。
他生平中奉养了四位天子,伴君如伴虎,这很不随意马虎。
四个皇上都看他顺眼,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超。
一人难称百民气,尤其是守着一言九鼎的皇上,很难。
这个人很清廉,虽地位很高,但从不为非作歹,朝野高下口碑载道。
他还有个媳妇儿,宫女吴氏,他们结为“对食”。
宦官无妻,宫女无夫,深宫内院太寂寞了,天永日久,难免相互之间探求安慰。
寺人和宫女两人很要好,宫女给寺人洗洗衣裳,两人对坐着吃个饭,这叫“对食”。
不但是寺人和宫女,两个宫女在一起也叫“对食”,并非一定要一男一女。
到了明朝,有时候皇上还会主动玉成他们。
以是,曹腾是有这样一个媳妇儿的。

曹腾去世之前地位很高,除了中常侍,朝廷还给了他很多封赠爵位,这些都须要有人来继续。
宦官没有孩子,但他兄弟将儿子过继给他,是他的养子,叫曹嵩。
于是,曹嵩继续了他父亲这份名誉和遗产。
不过,曹嵩并不像他父亲那样廉明,他有身份、有势力、有财富,又不是宦官,他的想法自然会多。
后来,曹嵩有了五个儿子,个中大儿子小名叫阿瞒、吉利,大名叫曹操。

这便是曹操的家世。

历朝历代,为什么很多时候都严禁宦官干政呢?只管宦官不是权倾朝野的大官,但哪怕是大将军、定国王、一品大员、宰相,也未必能及,由于他能日日伴皇上旁边。
以是,千万不要小瞧这个职务。

比如,西太后过生日,有位官员送上了一对三尺长的珊瑚。
那个年代,官员能得到一对三尺长的珊瑚极为不易,现在则更不可能,由于珊瑚是保护动物。
官员将珊瑚送到宫里,立时要进殿了,“咔嚓”一声摔碎了一个,官员束手无策,当即傻眼。
礼物都是之前登记在册的:“亲爱的西太后,亲爱的老佛爷,祝您身体康健、万事快意,年年有今日、岁岁有目前,晚上会给您送一对珊瑚”。
“一对珊瑚”,到晚上变成一个了,怎么办?单个的可送不成。
这时候,阁下的大寺人总管笑了。

“不叫事儿,别看这碎了,不要紧的。

“您有什么办法?”

“扫了,扔了就得了呗。

“扔了弗成,得给西太后看。

“好,万两白银,我帮你处理这事儿。

“好好好,我乐意出万两白银。

“好,坐着,坐着。
”寺人总管命人给官员沏茶,拿块点心。

官员这一杯茶是喝不下去的:“您看这事儿?”

“走,咱们看看去吧。

寺人总管领着官员出去一瞧,桌上摆着三尺长的珊瑚,一对!
这钱花得值。

这是怎么回事?宫中的仓库里,这样的珊瑚有的是,打仓库里拿两个过来摆那里便是了。
给西太后一看,说这是某某官员送的,西太后也不会守着它,看过了,就拿走了。
这便是费钱买“道”。

光绪天子结婚,大殿里面摆着九盘苹果,每盘里面是九颗苹果,都得要全体儿的、大个儿的、通红的,一点其他颜色的都不能有,顶尖的那颗最大。
都摆好了,这边才有请皇上。
卖力的官员姓蒋,蒋大人在这候着皇上来,一转头,这九盘苹果上的尖儿都没了,最大的那九颗全都不见了。
如果这个时候皇上进来了,一定龙颜不悦。
而阁下的小寺人正扬脸看着他。
蒋大人乐了,伸手打怀里往外掏,九个大苹果,逐一摆上。
这并不是刚才丢的那九个,而是他另有准备。
蒋大人回过分对小寺人说:“老兄,您草率了,就知道会如此,我早有准备。

在清朝,防小寺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东汉末年,有十二个大寺人串通一气,东汉江山又怎能不亡?!

宦官被阉割之后与普通男人不同,生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扭曲。
哪怕家境不富余,他是一个壮汉,去打零工、做活计,好好努力挣钱娶媳妇,总有一个令人憧憬的美好未来。
但宦官的毛病一贯存在,尤其是他一旦有了钱、有了身份,这个毛病就会被无限放大,令他生恨:如果没有这一遭,我会有多好,荣华富贵,我要娶万千佳丽……

人就怕如此,天下之人晦气都是晦气在心态问题上,假如心态能平衡了,万事都不难。

为何人们常说“东汉有十常侍祸乱宫廷”?由于在那时,皇上的决议确定总受面前宦官的影响。
这十位常侍在皇宫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皇上没有决议确定力,加之天下的官员皆由这些宦官任用,以是就乱了套。
这就应了那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因此,一件大事——黄巾叛逆的发生已成一定。

黄巾叛逆虽然没有推翻东汉政权,但它是最大的导火索,全体三国期间的故事都是由此开始的。

张角是黄巾叛逆的“男一号”,家有弟兄三人: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来自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
张角原来是个秀才,但汉朝时还没有科举制,真正有“进京赶考”的观点,是在隋朝。
但在张角所处的时期,读书人的空想也无外乎是当官,“学成文身手,货与帝王家”,苦读了十年书,不是为了去马路边摆摊卖糖葫芦的。
如果是,那还不如不读书,还能早挣十年钱。
那时候,读书人没有晋升之路,由于朝里贤路壅塞。
哪位读书人想当官,是这十个寺人说了算。
以是努力到末了,张角心灰意

有一则张角遇见了神仙的神话传说。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张角自己设计的故事。
他说他上山采药,面前刮起了一阵风,来了一位老神仙,“碧目童颜”。
神仙的眼珠是绿色的,长着一张小孩似的娃娃脸,皮肤吹弹可破,拄着一根棍。
他把张角喊进了岩穴。

想想实在挺恐怖的,如果是我们在旅游区嬉戏,岩穴里来了一位老头叫你进去,那我们就得喊救命!
但张角进去了。
进去之后,老头拿出了一本书,说:“这本书你假如看会了,可以治国、平天下。
”“感激您!
”张角很高兴,再一转头,一股风起,老头不见了。
也保不齐是他没站住,打山后边掉下去了。
张角拿了书回家一瞧,这本书太棒了,都是神法妙方,学会了之后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于是张角从头一篇开始学,先学拼音 ɑbcd……总之传说中有这样一本书,他经由刻苦学习,练就了半仙之体。
我个人对他学艺的过程表示疑惑。
但《三国演义》中,原文如此,说张角得到神仙的赠书后学有所成,自号“太平道人”。

于是,十里八村落夫尽皆知。
虽然他仍旧给人看病,但他的心态发生了变革。
岩穴里边的老大爷说了,要他拿这神书好好造福乡里。
但张角想的是:我有这么大的能耐,是不是可以造反?张角跟两个弟弟商量:“你们看这事儿能不能做?”弟弟们都很支持他:“现如今,天子荒淫无道,十常侍专权,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倒不如咱就反了吧。
反了之后,大哥您便是皇上,我们是王爷,娘是太后……”张角说:“之后怎么样再说吧!
”兄弟三人究竟是怎么商量的我们且不管,但从这时起,他们决定要做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于是兄弟三人就把“太平道”发展了起来。

如果是在太平年间,“太平道”并不会有大的作为。
在中国历史上,对黄巾叛逆历来有着不同的解读,但这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们不去解读,解读了也并不严谨。
不过,这下,天下老百姓都认同张角,以为他说的有道理。
跟了他之后,推倒了昏君,百姓们就都有饭吃了。
以是,张角的军队日益壮大起来。
到末了,张角识趣会成熟了,说:“苍天已去世,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指当时的东汉朝廷,“黄天”指他自己。
按照五行来推,“汉”属火,而火能生土,土是黄色,以是张角的军队中,大家头上系块黄绸子,自称“黄巾军”。
如果叫“绿巾军”,那起不了义了,得先把家务事平一平。

虽然张角的叛逆并没成功,但仍旧震荡了东汉朝廷,朝里的人吓坏了。
一有人挑头,天下人都随着相应,这充分解释了政权的腐烂。
对此,十常侍给出了主张,皇上也问过了文武群臣,末了有了一个办法——权力下放。
然而,东汉究其覆灭的根本,正是错在这儿了。
天下大乱,“军权等各种权力统统下放。
地方上,只要地方官能来帮朝廷打黄巾军,就可以想干吗干吗。
然而,朝廷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地方官可不是。
权力是老虎,下放随意马虎收回难,以至于后来的东汉天下,群雄四起,大家有权力,哪怕此人只管三个小县,也可以跳将出来,以朝廷答应之名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
于是,东汉的根基就从这儿开始,一发不可整顿地倒下去了。

“黄巾叛逆”并没有成功。
虽然张角说“苍天已去世”,但“苍天”当时也没去世,“苍天”又活了三十多年。
历史有时候很可爱。
由此可见造反这个“行业”本钱太大,以是三百六十行把“造反”剔出去了,由于实在是不随意马虎成功。
虽然它不随意马虎成功,但是由这儿起,引出来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地方官既然节制了权力,那就要招兵,于是天下各处都刷出了招兵的榜文,到处张贴,就跟龙字科选秀似的。
有一张就贴在了涿州的城门外,贴到了涿郡。
一大帮人站这儿看,官府说的,为了打黄巾军,不管你多大岁数,不管你容貌如何,都可以来为国效力……

就在这张榜文底下,站着一个人,不到三十岁,跟众人一起看,看到末了,他叹了一声,没说话。
就在他身后,有人大喊了一声“呔”,把他吓了一跳。
一转头,身后站着一位大个子,黑黢黢一张脸,胡子绞下一根来能当弓用,拧眉瞪眼道:“大丈夫不思军前效力,唉声叹气,有什么用呢?”我们这个故事的男一号和男二号见面了。
这假如电影手腕,就得是这位一转头,那位也转头,两人相互看,画面一升格……

这两位是谁?站在榜文下叹气的,是刘备刘玄德;后面喊了一嗓子的大个子,是张飞张翼德。
但这个时候,两人谁也不认识谁。
用现在的话说,刘备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汉景帝的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是皇上的同族。
这便是后来有人叫他“刘皇叔”的缘故原由。
只是到他叹气之时,他们家已经没落了。
中山靖王有一个儿子,叫刘贞,也曾有爵位,还是个侯爷,但他犯了错。
每年,像他这种散在外地的皇家后裔都得交一份钱,这钱是敬拜王陵、皇陵之用。
大略来说,也便是皇家后裔虽然散落在外,但每年家里边上坟,也都得花点钱。
但这份钱,刘贞他没交。

于是,朝中不悦,就把他的爵位给免了,这一下,他就成了普通百姓。
以是,从那儿开始,这一支便越来越落魄。
到了刘备这儿,已经是手工业者了。
他父亲去世得早,他是跟母亲一块儿终年夜的,《三国演义》原文有载“刘备贩屦织席”。
他母亲有织席子的手艺,他贩屦。
“屦”念 jù,是用麻和葛搓的绳子编的鞋。
“履”也便是鞋,由于“贩屦”提及来绕嘴,以是很多人都说“贩履”,意思都对,但“履”不如“屦”准确。

那个年头,这种鞋是卖给穷汉穿的,他赚不了多少钱。
所往后来辱骂刘备的人,就会说他是“大耳贼织席贩屦之辈”。

这天,刘玄德走到这儿,瞥见了榜文,很感慨。
由于他跟普通百姓不同,他原是皇上同族,往上倒,这江山有他一份,再结合当下自己的状态,难免百感交集,以是叹了口气。

但张飞不一样,张飞生活状况要强于刘备。
张飞在此地,家里有酒店,也卖酒也杀猪,挺有钱的。
常有人说“张三爷推车卖肉”,实在人家可不但是卖肉,他家里有点家当,用现在的话说,小康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转头,四目相对,两人抱拳拱手,相互先容一下,这位说:“我姓刘名备字玄德,汉室后裔,现如今……”

张飞比刘备小,也挺客气:“本姓张名飞,乃是此地人士……”

哥俩儿聊着天,越说越投脾气。

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快就越说越投脾气?很正常,这就跟谈恋爱似的。
有的人来往半年了也瞧不上,有的人打街上一转头,真好看,我爱他。
人跟人之间,好多事情都没有道理可讲。

这哥俩儿便是,越聊越投脾气,张飞说咱饮酒去。
他们当时刚好在城门边上,大小买卖、酒馆都有。
一进店门,老板都认识张飞,请进来给上炒菜,炒个萝卜皮、麻豆腐、炸灌肠,上碗疙瘩汤、炸酱面,这是家老北京炸酱面馆。

吃什么不主要,这不像《济公传》,没完没了地用饭。
有句老话就说“撑不去世的《济公传》,饿不去世的《三国》《水浒》”。
《济公传》的故事里,济公一天到晚吃吃玩玩,吃是他的正事,“三国”的故事没有在吃上延误工夫的。

刘备、张飞两人便是如此,他俩坐在那儿用饭,聊的是天下大事。
刘备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把张飞冲动坏了。
张飞是个粗人,没怎么念过书,刘备一说自己的家国情怀,张飞很高兴,“我再敬您一杯”。

这工夫,酒店门外来了一辆车,当然不是汽车,是手推车。
车上装了十几麻袋粮食,这车往门口一放,推车人进来了。
他往里边一走,刘玄德一转头,“啊”了一声。

为什么叫了一声?来者是个英雄。
按现在的话说,来者身高有一米八五旁边,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五绺长髯胸前飘,是的,关二爷来了。
他得来,他不来不得当了,他再不来,这两人就吃完饭了。
关二爷往里边一走,站定。
就这一站,刘玄德就站起来了,他觉得到这个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于是抱拳拱手往前走。

“这位壮士。

关羽这边赶紧一还礼,相互一通报:“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良县。

“好,我看您一股英雄气概,想请您屈尊,咱们共饮一斗。
”便是说大家一块儿喝杯酒吧!
坐定之后,推杯换盏一谈天,才知道关羽在原郡家乡惹了祸,有人命在身。
虽然是打抱不平,但是不管怎么说,出了人命了,得跑。
以是他抛家舍业,来到此处,贩卖粮食,酒店门口的车上装的便是粮食。

有民间传说,总说关二爷卖豆腐,这么说可能是由于热闹。
您想,大红脸卖豆腐,它颜色好看。

简短截说,三人在酒馆谈天,越说越愉快,越说越投脾气。
张飞说:“这样吧,二位哥哥,上我那儿去吧,在我的寒舍咱们好好喝会子,这儿未便利。
”两位也没客气:“走,跟您走。

张飞家里有一座花园,花园里全是桃花,“桃园结义”正是在这儿。
桃花盛开,摆上酒席,哥仨聊着天下大事,脾气都凑到一块儿了,越聊越愉快,到末了说:“咱们这样吧,咱们虽然说不是亲哥们儿,但相见如故,不如我们义结金兰,成为金兰之好”。
所谓“金兰之好”便是比喻赤金永不变色、兰花永不变味,要结拜为兄弟的意思。
于是,来人准备了“乌牛白马”。

所谓“乌牛白马祭地天”,个中“乌牛”是指玄色的牛,“白马”是指白色的马。
白色的马是祭天用的,玄色的牛是祭地用的。

哥仨跪在桃园,异口同声道:“苍天在上,后土不才,我弟兄三人愿结为异姓兄弟。
从今往后,匡复汉室,倘口不应心,神天共戮。
”意思是说我们仨从本日起便是好兄弟了,我们要匡复汉室、要帮天下百姓,要像亲兄弟一样。
这一个头磕在地上,如果往后谁口不应心,老天爷您这有一个报应。
哥仨这一磕头,阁下的仆人、管家都被冲动了。
哥仨站起来,手攥在一块儿,相互瞧着,眼里储满了泪水。

“桃园三结义”,到本日听来都是“铛铛铛”的亮响。
当时这哥仨不知道,他们这一磕头,他们这份交情,是感天地泣鬼神的佳话,“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喷鼻香”。

(本文摘选自《郭德纲讲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