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小学生作文征文 知识百科

  八礼四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八礼,其中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包括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包括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包括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四仪,其中入学仪式是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成长仪式是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成人仪式是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这些礼仪时刻提醒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成为了守法公民。

  虽然大家基本做到了这些礼仪,可还是有部分人仍是没有做到。在吃饭时,有些人以吃饱了、太辣了为理由,偷偷溜出去倒饭。虽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食不果腹,甚至活活饿死在路边。如果同学们了解到这些,还回去倒饭吗?还有一件事,在每次升国旗时,总是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台上讲话,别人在台下说话,你受得了吗?更何况升旗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更应该认真对待。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的话,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丽!

  篇二:八礼四仪从我做起

  最近一段时间,“八礼四仪”在我们小学生间广为传播。“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和仪式之礼,而“四仪”是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和成人仪式。

  其实,虽然看起来类别繁多,但这“八礼四仪”做起来并不难,比如上学前整理头发,就做到了“仪表之礼”;遇到老师敬个队礼,则属于“待人之礼”……也许,在你平常的一日生活中,就做到了好几项“八礼四仪”里的礼节呢!

  也许,你看了会说:“这么简单,为什么要提倡大家再次学习一遍呢?”没错,如果你想讲文明,讲礼仪,这就是小事一桩,可是,恰恰有很多人违反了“八礼四仪”里的基本礼仪!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报道称四十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居然有六十万块口香糖;在三千年前的卢索克神庙,留着了七个刺目的中国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这显眼的字迹,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

  这些游客不仅违反了“观赏之礼”和“游览之礼”,还违反了“仪式之礼”!所以,大力提倡全民学习“八礼四仪”是多么重要啊!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要讲文明,遵礼仪,“八礼四仪”,从我做起!

  篇三:谈八礼四仪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了这些意思。但是,许许多多的未成年人们,听到了“八礼四仪”这个词都觉着很陌生。下面就听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

  所谓的“八礼”就是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行走之礼、待人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礼”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质。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去注意这些小细节的话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我就为大家举几个事例。

  徐州某一中学的学生,因不懂得言谈之礼,再加上他爸爸工作压力太大,有一次,他的爸爸喝多了酒,回家来说了他几句,那个学生就对他的爸爸破口大骂,在后面的几天里,他的爸爸天天在外喝闷酒,最后导致突发心脏病,当场死亡。

  北京某一面馆里,因有一个不懂得餐饮之礼,在对面有人的情况下,随便吐痰,不小心把口水溅到了另一个人的碗里,再加上另一个人不懂得言行之礼,两个人开始了殴打,最后,有一个人当场死亡,另一个人被法院判刑有期徒刑10年。

  通过了这两个事例,想必大家都知道遵守“八礼四仪”的重要性了吧!所以请大家以后要严格遵守,不要再明知故犯了!

  篇四:做八礼四仪好少年

  我们祖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是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最精深。做为龙的传人,我们就更应该讲究礼仪了。

  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团废纸,那么会有多少人能主动捡起来呢?如果我们在观光游览时,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那么能有多少人能够绕道而行呢?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年迈的老人没有座,而那一个个老弱病残座却被一位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占着,你又会怎么想呢?

  其实文明礼仪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做人就是应当先学会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先成人再成材。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件点滴小事,让文明礼仪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小小的一个细节,一个动作,都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荣誉。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一起讲文明,争做“八仪四礼”好少年!

  篇五:践行八礼四仪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讲文明,懂礼仪,做践行“八礼四仪”的小先锋。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很多同学谈起来文明礼仪都滔滔不绝。但调查显示:有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不少孩子在校表现好,在家里和社会上表现却不好。

  餐饮、游览、观赏、仪表、行走、言谈、待人、仪式这八礼当中,我认为践行游览之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在一些旅游景点,游客大声喧哗、践踏草坪、攀爬文物、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现象还屡见不鲜。那个在埃及神庙三千年前的浮雕上留字的学生更是把中国人的脸丢到了国门之外,真令人无地自容。“中国式不文明”难道要一直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个永远的痛吗?

  好在现在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正在逐渐提高。公交车让座、自觉排队、尊重他人的行为每天都在层出不穷。文明让你举止文雅,文明为你赢得掌声。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讲文明、懂礼仪的民族基因。在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做践行“八礼四仪”的小先锋,并用小手拉大手,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文明、越来越进步!

  篇六:八礼四仪之我见

  礼仪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礼仪之邦”的雅誉正是对中华民族最高的赞赏!回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礼仪处处可见。

  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为了创建文明美丽的海中校园,我们要做到八礼四仪。

  八礼包括餐饮之礼、游览之礼、观赏之礼、仪表之礼、行走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是7岁入学仪式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10岁成长仪式重点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4岁青春仪式重点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8岁成人仪式重点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礼仪是一首优美的乐曲,礼仪是一杯甘冽的清茶,礼仪是一位益友。学会文明,学会礼仪,学会美德,让礼仪之邦的美誉永远流传。

  篇七:学校开展八礼四仪活动有感400字

  最近省文明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在我们学校也举行了相关的活动,我真是受益匪浅。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做到以上要求,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学生的!

本文八礼四仪小学生作文征文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