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宣布 5分钟,这是眼下莆田市城厢区轻微事件现场撤离的均匀速率。
城厢交警部门深化交管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打造轻微交通事件快撤快处快赔新模式,在对轻微事件任务无异议的情形下,市民只需拨打电话,“一趟不用跑”即可完成事件处理。

近日下午,正值周六,市民小徐驾车行驶到莆田城厢万达广园地下停车场入口时,与另一辆汽车发生剐擦。
此时正值阛阓车流高峰期,事件发生地点挡住了部分入口。
事件发生后不久,小徐报了警。
电话里,她按照事情职员的指引,报告了自己和当事另一方的干系信息。
3分钟后,警方回答小徐,现场已通过监控取证,双方可以撤离现场,后续会有其他事情职员联系处理事件。

莆田市城厢区实行快撤快处快赔新机制稍微事件处理一趟不用跑 汽车知识

“这么快就可以走了?”小徐十分惊异。
撤离现场后还不到3分钟,她接到城厢交警的来电,事情职员见告她,如果对任务没有异议的话,就直接转保险理赔了。
“没有异议,你们的办事效率还挺高的!
”小徐由衷感叹道。
5分钟后,保险公司及时参与,和小徐对接定损理赔事宜。

以往,在莆田中央城区很多路段,发生轻微交通事件常常会导致交通拥堵。
紧张缘故原由是交通事件现场证据固定耗费的韶光长,从接警、派警到警力到达现场、拍照取证,前后至少要15分钟。
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及时报警且对任务存在争议,那么事件现场处理延误的韶光还会更长。

今年2月下旬,城厢交警部门从事件现场处理动手,利用城区监控视频高覆盖率的上风,充分发挥监控视频在第一韶光创造事件现场、第一韶光固定现场证据的浸染,成立快撤快处专班,梳理轻微事件处理流程,全面精简处理程序,形成“一接二问三撤离四处五赔六回访”的事情机制。

“一接”即专班事情职员接警,通过电话与报警人取得联系;“二问”即问地点、身份、车辆信息等,并快速调取事发过程监控视频,固定好证据;“三撤离”即奉告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避免造成拥堵;“四处”即根据干系证据资料进行任务认定,并通过录音电话搜聚双方当事人见地;“五赔”即将认定结果线上发送给保险公司,进行评估理赔;“六回访”即事后回访,听取当事人的见地建议,作为机制完善的主要参考。

城厢交警大队大队长张剑平表示,用监控视频找代替警力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电话沟通代替见面调处,交警部门正在大力实行快撤快处快赔新机制,畅通轻微事件处理线上渠道,提升事件处置效率,一改以往发生事件后群众“来回跑、多头跑”的局势,实现全程“线上办、电话办”,中央城区“小事件造成大拥堵”征象显著减少。
(福建日报 陈盛钟 通讯员 林晓婷 陈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