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600年前,但丁在面对教会的巨大的压力下,给了自己一个定义,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定义?许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定义,其实就是定位,一个人只有有了定位,才能认清自己,才能认清现在的情况。还记得长征吗?在长征之前,毛主席给红军下了定义:不能固守根据地,只有不断的打运动战,打持久战,革命才能胜利。对此,当时的红军领导人李德与博古是完全否定的,他们认为中国红军与苏联红军一样,战斗力爆发,但事实上呢,当时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十分悬殊,而且装备要么是起义时的老古董,要么就只有流传了不知道几千年的大刀与长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终于因实力不够而被迫长征。再一想,若是一开始博古和李德就能接受毛主席下的客观定义,想必也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给什么一个定义作文 知识百科

  当然,大家也能清晰地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个定义是毛主席下的,而不是当时的红军领导人下的,所以这个定义才会被埋没许久,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还有,改革开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在苏联解体前,苏联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那么,为什么苏联能控制东欧的国家而控制不了中国,是因为中国自己在给自己下定义。早在大跃进时期,中国的许多人士就已经看出了“光重视工业”的弊端。大家也全面地领悟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所以中国甚至不惜抛弃前嫌,与“美帝”结好。结果现在的中国不但没有出现苏联那样的“修正主义”,而且GDP总数还跃居世界第二。

  那么如何给自己下定义呢?

  首先我们得有自知之明,大体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像孔乙己偷了别人的东西,连腿都被打断了还不承认;其次,要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就像军官分析自己经历过的战役一样,才能找出思路,百战不殆;最后,可以适当的借鉴一下别人,如同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现代化工业上借鉴欧美,却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

  给自己下定义,也是给未来下定义。只有看清自己,才能走向成熟,展望未来。

  篇二:给俗一个定义

  “嘿!你俗不俗啊!用手机用个三星,屏还这么小!”孙朝我笑道。

  “啊?”是十分不解,“三星不是手机行业巨头吗?”

  “哎,咱都用苹果啦,”孙一脸嫌弃地朝我一摆手,“对你这种……讲好听点—俗世奇人,真无语。”

  俗?我哪儿俗?不说我举止谈吐言行文雅,好歹也不“俗”啊!

  一段时间后,我才明白了—不跟“潮”叫“俗”。同学们天南地北地用网络语言聊天我听得云里雾里。他们经常讲自己“不俗”。不俗的意思,不是雅吗?可是,我不觉得他们雅。

  在我脑海里,俗有一个全新的定义,这个字可以恰当地用在一类人身上,号称中华第57族的—“低头族”。地铁,公交、火车上低头看手机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甚至在出租车里,骑车时,很多人的手指都是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的。我觉得这些人才是所谓的“俗世奇人”。一个小小的,薄薄的,可以握在手里的一个小“盒子”竟然可以把几亿人的目光长时间聚焦在它身上。有数据显示,仅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天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说来真的不可思议—长达7个小时!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你却在看着手机。

  每天我都能看见那些离世界“遥远”的人,更令人无法相信的是—课堂上也有!不仅是在上作文课时的同桌,平常学校里也有!我的小学同桌,支某某,控制着我们班里的一个大集团:“支乎反师部队”。我们班在五楼,办公室却在一楼,支在每层楼每个楼梯口设置“便衣警察”,只要老师往班级方向走,他们发现了,立即会喊:“X老师好!”上一层的同学听见了,立即回去向支报信。支干嘛呢?他趁老师不在时,玩手机呢!班里大多人都是他的眼线,我因为被称为“俗人”没被录用。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向班主任汇报了这件事,班主任听了很气愤,按照我的主意,让英语、数学老师找借口把支的眼线全调到了办公室,出其不意来到班里,看支正低头盯着手机,逮了个正着。看见我之后轻蔑地说:“吾岂能与俗人一般见识耶?”我眉头一挑:“你花那么多钱雇眼线就是为了玩几分钟手机,你不更俗吗?”

  潮者与低头族谓不潮,不低头者俗,疏不知其更俗耶!

  再遇到低头族,我只会默笑:“吾岂能与俗人一般见识耶?”

  垂直双眼盯爱凤“ipone”,抬头眼迷视线空。

  踏入网络近自然,这样为人才不俗。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给什么一个定义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三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