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下子,梦中有天下。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这几天,中秋国庆假期的清闲逐渐消散,但不少人冰箱里家的后劲、爱的味道估计还要持续一段韶光。“装不下,真的装不下了!
”返程之际,关于后备箱的满、行李箱的沉,我们已经聊过很多次了。只不过,每每到了离去时分,总有一些瞬间在脑海停驻,总有一种情愫在心间流淌,让人情不自禁反复咀嚼、反复念叨。本日,让我们不妨再唠叨唠叨这个话题。
“乘兴而至、满载而归”,用来形容一些人的假日再恰当不过了。小到葱姜蒜,大到米面油,“爸妈牌”土特产的规格彷佛和市场上的不太一样,水果论箱、馒头论斤、鸡蛋论筐,一个比一个“豪横”,一车比一车“能装”。“里面还能塞一塞、挤一挤”“后备箱弗成就放后座,能坐下”“箱子没多重,你再提两个”……仿佛便是全国统一的话术,在父母的“苦口婆心”下只好“任由摆布”,装满了返程的箱子、车子,也填满了心底鲜为人知的一些空缺。
实在,很多人嘴上抱怨着,手上可真没闲着,心里更是温顺温暖。倒不是为了面前的这点东西,而是这种被惦记、被在乎的觉得,实在是让人既心暖又心伤。有一种“丰衣足食”,叫“回家时,爸妈说家里什么都不缺”;有一种“捉襟见肘”,叫“你走时,爸妈以为你在表面啥都缺”。在有关爱的算法里,哪有什么横平竖直的道理、琐屑较量的等号?有的只是或波涛彭湃的热烈,或静水流深的绵长。有网友“痛楚”地表示:“我的后备箱也不轻松:四个老南瓜、十五斤辣椒、一只活鸡、三斤红薯干、两大瓶扎菜、二十斤桔子、牛肉干、奶酪……觉得我的车车立时要变成一辆拖沓机”。“进门小轿车,出村落拖沓机”,所谓的烦恼与繁琐,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凡尔赛”?
爱由心生。不少人年轻时总想着“仗剑走天下”,彷佛背包和行囊都是奔跑冲刺时的累赘,越少越好、越快越好、越远越好。殊不知,那些后备箱的负荷、行李箱的负重,正好是大踏步往前走时温顺的陪伴、深厚的底气。是有没有吃饱穿暖的叨叨,是有没有受气吃苦的关怀,是物质的增援,更是心灵的支撑。你说:“大城市里现在什么都能买到”,他们说:“老家种的菜炒出来喷鼻香、自己种的水果吃着甜,棉花被盖着暖,辣椒吃着更得劲儿”;你说:“放心吧,下次很快就回来了”,他们说:“家里统统都好,没事别老往回跑,有空多安歇安歇”……彷佛谁也说服不了谁,又彷佛谁都能理解谁。言谈举止间,这或许便是“剪不断、理还乱”,便是“平淡处、听惊雷”。
好在,这种“满满的爱”也在逐渐逆转,从单一的流动变成双向的流淌。在一些出游的游客行李箱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是这段旅行的纪念,也是带给家人的祝福;有的人在“盆满钵满”回到住处后,每天都变着花样做饭煲汤,把千言万语的厚重变成“千愁万绪的肥胖”,食品有了归宿,爱也就有了回应。特产各有千秋,顾虑始终如一。或许,比后备箱、行李箱更主要的,是映在车窗上的身影,是迟迟不愿拜别的脚步,是勾留在彼此身上的目光。这些想念,永久不嫌多,永久不嫌沉。
这正是:
兴冲冲,
笑盈盈。
沉甸甸,
暖烘烘。
(文 | 于石)
本文来自【公民日报评论】,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