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盛大在线“互联网+”业务紧张有车管家和车险代理两大板块,但在车险手续费佣金下滑,汽车后市场迎来巨大空间的背景下,公司重点押宝车管家做事,兼顾保险代理业务发展。或受益于此,2019年其营收持续增长,净利守住亿元平台。
然而,业务调度并非易事,加大投入、发卖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盛大在线本钱高企,存在资金利用压力。为知足经营资金需求,盛大在线频频借款,冲击A股IPO,发展外部转介渠道,缩减内部发卖团队。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表示,汽车后市场做事前期需大量烧钱,且要长周期才可能得到回报,一样平常保险中介机构难以模拟这种业务模式。
瞄准在线经济发展计策,押宝车管家汽车后市场业务
继改名后,“盛世大联”于6月9日将证券简称改为“盛大在线”。6月15日,盛大在线再度发布公告称,其管理型所属行业已由“J金融业”改为“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能做事业”,投资型所属行业已由“16金融”改为“17信息技能”。
对此,盛大在线表示,“改名是为了更贴合公司长久坚持的发展在线经济的计策和打造品牌形象。改所属行业是为了契合‘致力于互联网重塑构建汽车后市场生态做事链,为中国车主供应优质的汽车后综合做事’的业务发展和计策定位”。不过,有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表示,改名的目的或在于方便融资。
事实上,盛大在线瞄准“互联网+”发展计策已有时日,2016年,公司向外公布了未来5年景长方案。个中一项即是通过打造车险APP全流程做事闭环,发挥车管家整合上游供应商的做事浸染等办法实现做事多元化目标。
目前,盛大在线“互联网+”业务紧张有“车管家”和“车险代理”两大模块,这也是其收入的紧张来源。个中,车管家紧张为银行、险企的高端客户设计车务做事的办理方案,如汽车保养、美容、接济等;车险代理业务紧张利用科技对数据进行采集,使百口当链标准化数据互联互通。
为发展线上业务,盛大在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盛大在线研发支出为9112.78万元,同比增长85.34%,而该投入在2014年仅有225.72万元。
同时,盛大在线还在加快投建科技做事公司,为提升综合竞争力“锦上添花”。公开资料显示,盛大在线于2019年12月拟以1000万元设立景宁嘉顺汽车科技做事有限公司;时隔5个月后,又拟设立上海宗臻科技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元。
发展过程中,保险代理业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以电销、移动互联网为紧张营销平台;线下丰富做事网点,兼顾传统发卖渠道。据理解,2014年,盛大在线仅在北京、江苏、四川设有分公司,到2019年已在34个城市设有分公司。
不过,在业务上有所侧重,较为明显的变革是盛大在线重点“押宝”车管家业务。2019年,车管家业务达9.02亿元,同频年夜增113.58%,占营收比重增至50.59%;而保险代理收入为8.8亿元,较2018年缩减12.37%,占比下滑至49.36%。这也是自其上市以来,车管家业务首超保险代理业务。
而车管家业务的翻倍增长也带动盛大在线营收再创新高,2019年,盛大在线营收为17.83亿元,同比增长24.73%。同时,也坚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2019年盛大在线实现净利1.01亿元。
保险业内人士张明明向蓝鲸保险指出,“汽车后市场做事,须要整合许多线下做事网点资源,诸如修理厂、快修店、洗车店、接济公司等,还须要建立线上做事体系、运营体系。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市场中即涌现一波汽车后市场做事平台,如途虎养车等,但生存下来的极少”。
因而,在张明明看来,汽车后市场做事很难做好,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等方面须要大量烧钱,而且可能要长周期才能得到回报。对付一样平常保险中介机构而言,盛大在线的这种业务模式难以被模拟。
保险代理收入九成源自转介,缺少客户黏性或不利于长期发展
事实也的确如此,推进“互联网+”业务,兼顾布局传统线下代理业务渠道,进行业务调度并非易事,加大投入、发卖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盛大在线烧钱金额逐年增多,压力之下,又该如何应对“钱荒”,成为业务拓展的寻衅。
数据显示,在2014年上市之前的两年,盛大在线业务总本钱掌握在0.68亿元、0.83亿元;而上市后,业务总本钱已由2014年的0.8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6.79亿元。
面对业务拓展的经营资金压力,盛大在线长期以来依赖业务利润及银行借款,为业务发展及IT根本举动步伐供应资金。
个中,银行借款方面,盛大在线2017年借款额为0.81亿元,到2019年已增至2.75亿元。今年4月,盛大在线董事会会议又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为全资子公司供应不超过9亿元的包管额度的议案,以知足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
对此,张明明表示,“频繁向银行借款,可能与其布局汽车后市场做事有关,前期布局和业务拓展都须要大量资金,涉及到负债率的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员陈嘉宁向蓝鲸保险表示,“频繁短期借款也可能是‘借新还旧’,即前一笔到期后续借还款,只要盛大在线保持现金流稳定,就不会涌现特殊负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近年来,盛大在线多次谋划登上更大的筹融资平台,经历了A股到H股,终极兜兜转转重新回到A股的申请赛道。
2016年,盛大在线启动3年内登录A股IPO方案,但2018年5月21日,即与互助券商协议解除上市辅导协议;紧接着在2018年5月29日,盛大在线放出拟赴港上市的信息,然而就在上市前夕,盛大在线踩急刹放弃港股IPO;今年3月18日,盛大在线一纸公告,透露重回A股上市的操持。
不过,陈嘉宁表示,“现在成本市场整体不生动,从喷鼻香港折回内地,短期内,能不能在海内上市不好说,当下的节点也不算是好机遇”。
资金利用有开源,也有节流。据理解,自2015年起,盛大在线就开始缩减内部发卖团队,减少自建人力本钱,转而通过转介的渠道获取较高保费代理收入。
盛大在线港股招股解释书显示,2015年到2018年9月末,外部转介来源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36亿元、2.9亿元、6.01亿元及7.72亿元,分别占保险业务收入的88.5%、95.4%、98.8%及99.5%。
在这种业务模式下,高效且便利的办法将其保险代理业务触达至更多客户,匆匆使其保险代理收入规模迅速增长,但也导致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其毛利率已从2014年的45.04%下滑至2019年的16.69%。
陈嘉宁表示,“过于依赖外部转介可能会导致盛大在线渠道本钱较高,从而压低其利润空间”。
张明明从业务层面剖析指出,“对付盛大在线而言,通过转介而来的保险代理业务缺少粘性,也缺少掌控力,难以沉淀客户群体,或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蓝鲸保险 雷赛兰 leisailan@lanjinger.com)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