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波浪一改昔日机器冰冷的冷峻气质,当正弦波如热带温暖的海浪般不断冲刷着听觉,李剑唱腔中熟习的神经质气息也被一种近乎旖旎的温顺所取代。飘渺弥散的电气质感让《药石罔效》拥有更加“Soft”的沉浸感,李剑却在“治愈”的氛围中唱出“致郁”的歌词……这种奇妙的体验经由感官层面一起上升到精神领域,相对付那个我们熟习的大波浪,《药石罔效》更像是他们用音乐完成的一次心灵疗愈。
近几年网优势行着这样的说法:当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会谈笑,会打闹,也会社交,表面沉着,实际上内心一贯徘徊在崩溃的边缘,陷入一种不太想活下去,也不敢去去世的感情泥沼。或许在未知的某一秒钟,这种日积月累的烦闷就会如雪崩般铺天盖地的坍塌。就像电影《水牛城66》中的Vincent Gallo:虽然看起来倔强、帅气又摇滚,实际上内心早已因敏感、内向和孤独变得支离破碎。
破碎,是《药石罔效》单曲封面的灵感来源,彷佛也是世间的常态。个体的发展,永久建立在旧有不雅观念的破碎之上:对孤独的认知,对世俗的态度,当舒适圈已不再舒适,欢畅之处也变得忧闷无助。身处变化多端从一直留的时期里,在内心的建筑被新的认知巩固之前,每个人都可能被烦闷的感情趁虚而入。
《药石罔效》创作于2019年初,是大波浪考试测验在音乐上做出改变后的第一首作品,歌词来自一位烦闷症患者向李剑倾诉的心声。当时乐队也处于职员变动的困难期间,或许正因如此,李剑对那些为烦闷所困的人们有了更贴近的察觉和关怀。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烦闷侵扰,朋友的关心、敞愉快扉的交谈,或许都是比药物更加见效的办法。这也是大波浪通过这首《药石罔效》想要传达的:对付自己身边被烦闷感情困扰的人,请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与耐心,不要让那句“No good time to me”成为他们隐蔽心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