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午后的阳光正暖,祁建光趁着午休韶光,在院子里为父亲洗濯衣物。周聪聪摄
周聪聪
阅读提示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一段暖心的视频——徐水90后小伙儿祁建光带着瘫痪父亲修高铁,在春节这个全家欢聚、亲情交融的时候,成为很多人朋友圈里流动的一股暖流。
我们从来不缺少对孝老敬亲、自主自强的尊敬和冲动,也正是由于这种尊敬和冲动,这段经无数网友点赞转发的视频,引起诸多媒体关注,并终极将这位保定小伙儿的温暖故事“赞”上了正月十一的央视新闻联播。
既要事情,又要照顾瘫痪的父亲,祁建光有着若何的心途经程?这位90后对事情和生活又有着若何的理解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祁建光。
一个儿子和一种倔强:
“现在有点难,只不过是由于我爸不能动了而已”
清晨,不到6点,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段庄村落,一个田舍院的东厢房里透出橘色的灯光。
祁建光劳碌的一天开始了。
残冬未尽,北方的屯子还在甜睡。但对祁建光来说,这个钟点的“自然醒”,已经变成生物钟里一个习气反应。
开灯之后,祁建光的第一个动作,是将手伸到父亲祁文江的被子里,大致觉得一下一夜过后,父亲自上纸尿裤的情形。
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一,这位来自河北徐水的90后小伙儿“带瘫痪父亲修高铁”的故事,在央视新闻联播里播出,冲动了亿万电视不雅观众。节目播出之后,成为“新闻人物”的祁建光,仍旧这样连续着每天的生活。
此时,跟祁建光挤在一张床上的父亲也已经醒了,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音。
伴随着那张只有1.2米宽的木板床发出的咯吱声响,祁建光匆匆穿衣下地,拿起床边的一个大肚方底的饮料瓶,走到饮水机阁下兑好温水,让父亲润润喉咙。这个大容量但不太高的瓶子是祁建光为了父亲喝水方便,特意找来的。
2015年8月,祁建光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不久,56岁的父亲便因脑梗预后不良,涌现了严重的行动障碍,口齿不清,生活开始不能自理。当时,祁建光在位于藁城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石(家庄)济(南)高铁项目部藁城制梁场上班。
祁建光2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他一贯和父亲相依为命。放心不下生病的父亲,祁建光便将父亲带到了项目附近的村落里,租房照顾。随着藁城项目的落成,祁建光又带着父亲随项目部来到位于开封段庄村落的尉氏制梁场。
起初,父亲还能拄棍儿行走,可随着病情加重,在半年多前彻底瘫痪在床。
喝过水,接下来要给父亲改换尿不湿。
要为瘫痪在床、体重120多斤的父亲改换纸尿裤,对身高只有一米六的祁建光来说并不随意马虎。为了节省力气,祁建光会先扶着父亲侧身,一边用手抵住父亲的身体,另一只手拆下纸尿裤,再顺势把已经拆开的纸尿裤垫在父亲臀下,逐步将父亲放平后,再将纸尿裤粘好。
每次换完,祁建光都是一头汗。
接着,大略洗漱之后,祁建光便开始准备父亲的早餐。
两个男人的生活总是简之又简,祁建光租住的只有这间东厢房,不开火,午餐晚餐是祁建光从食堂打回来的,早餐则一样平常是牛奶和蛋糕。虽说是现成饭,可祁建光每次都会给父亲喝的牛奶里细心地兑上热水,不冷不热温着喝。
清晨最困难的,是吃药。
“咽下去了吗?”父亲吞咽困难,尤其是服用胶囊,每咽一次,祁建光都要问一句。父亲说不了话,只是用眼看着儿子手里的饮料瓶,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那便是见告祁建光,还没咽下去,须要连续喝水。
8粒药,每次都要持续十几分钟。
统统都险些是在无声中进行的。父亲因病说不了话,27岁的祁建光每次跟父亲提及话来,也总是下意识地压低声音、放慢语速,有点像照顾小孩子。
事实上,邻居们说,这个家总是很安静。屋里最明显的动静,便是每天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在塑料桶里搓洗衣服的声音。大多数情形下,祁建光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放工回家。
虽然瘫痪在床,可父亲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没有人说得清从未因照顾父亲延误事情的祁建光是怎么做到的,反而是祁建光自己在个人卫生方面总显得无暇顾及,头发也总是看上去油油的。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见告,有一次,自己在项目上的浴室洗完澡,把更换下来的衣服往水盆一泡,盆里的水竟一下子就黑了。
但是,没有人听过他叫苦。
“现在有点难,只不过是由于我爸不能动了而已。”同事们都以为祁建光很倔强,每次被问起照顾父亲的辛劳,他总是站在宽慰者的角度,特意把情形往大略和乐不雅观里说。
“有这样的儿子,是不是能以为安慰点?”上过央视新闻联播后,很多来探望他们的人,都会问祁文江这句话。祁文江就会冒死用手指不能动弹的右臂托住左手,举成一个拳头。“他这是想竖大拇指,但左手大拇指之前受过伤伸不出来。”祁建光阐明说。老人在一边冒死瞪大了一双眼睛,那双眼睛亮闪闪的。
清晨7点15分,祁建光终于打点完家里的统统。临出门前,他又特意清点了一遍“床头柜”上的必需品——水、电视遥控器和一块毛巾。而父亲自边充当床头柜的,实在只是一个半米高的红塑料桶和桶上一个纸盒子。
伴随着田舍院那扇赤色大铁门吱吱呀呀的开关声,祁建光用塑造袋拎着两个大饭盒,出门上班了。脚步匆匆的他,上身一贯习气性地前倾着,像在冲刺。
一个员工和一种专注:
“你怎么什么都会,你是孙悟空变的吧”
7点40分旁边,祁建光来到尉氏制梁场的办公室。
和平时一样,他又是第一个开门的。至少比别人早到20分钟。
虽然没出正月,但尉氏制梁场的事情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制梁场旁,一座座桥墩已经竖起,依着一个个村落落绵延向远方。高耸的龙门吊正缓慢地将一段段长32米多、宽12米多的箱梁架在已经铺设好的桥墩上。
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郑阜铁路河南段制梁工程统共43公里,高铁箱梁预制已经完成10%,要担保2019年顺利通车,今年最少要完成80%以上。
祁建光所在的制梁场的紧张任务便是制作箱梁。
而祁建光本人的事情内容,打个形象的比喻,便是给箱梁这种用钢筋、水泥等材料稠浊浇筑成的庞然大物,做“皮试”。
前期的水泥、沙子、矿粉、水煤灰、钢筋各项指标合不合格?中期混凝土性能系数怎么样?后期混凝土强度发展趋势如何?全体生产过程的检测都离不开祁建光所在的试验室。据尉氏制梁场总经理姚鹏先容,高铁培植采取的是C50混凝土标准,“除了核电站采取的标准以外,这险些已经是最高指标了”。
要保质保量完成高铁培植项目,试验室起着关键浸染。
祁建光大学学的是机器工程专业,当初把他从设备部调到试验室,并不是为了要给他安排个轻松岗位,而是由于试验室缺人。令姚鹏倍感欣慰的是,“小祁没有辜负我的信赖”。
尉氏制梁场的试验室分布在十多间板房里,化学、胶材、混凝土、力学、砂石、样品、计量、校顶,8个大项各占一间,每间屋子里都布满试验器材,大大小小的试验加起来有上百项。
这么多项试验,祁建光险些全能节制。
“你怎么什么都会,你是孙悟空变的吧?”同事们常常用这样半开玩笑的办法,由衷地夸赞年轻的祁建光。
“虽然我们鼓励大家尽可能一专多能,但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姚鹏曾给试验室的员工做过一次突击测试——列出水泥检测的所有项目和干系系数,“只有祁建光能答出来”。而当时祁建光调到试验室也不过半年。
现在,带着父亲修高铁的祁建光,是试验室的副主任兼力学室卖力人。
从3级员工、2级员工到1级员工,再到试验室副主任,祁建光仅用了两年韶光。按照制梁场的老例,这样的晋升一样平常至少须要3年事情资历。
试验室的事情并不轻松。
由于来料韶光不固定,试验室的事情都是24小时待命。“凌晨三四点来批料,都得立时爬起来。”
“一边事情这么忙,一边父亲又生病,换作是我,可能很难两头兼顾。”同事王熙感慨。可祁建光就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每次同事劝他多安歇会儿,他总说“我现在年轻,有的是力量”。
王熙唯一一次看到祁建光中午打盹,还是半年多前。“为了赶工期,当时大家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放工。有天中午我来办公室早了点,一推门,本来趴在桌边的小祁猛地弹了起来……”
“他毕竟是个年轻人,肯定也想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有一次,王熙瞥眼看到祁建光彷佛在拿动手机玩游戏。她惊异地凑过去看个究竟,没想到,祁建光手机屏幕上的,只是一张游戏截图,“他说存着是由于以为好看”。看着比自己孩子小不了几岁的祁建光,王熙以为心疼。
“但他很少说‘太忙了,忙不过来了,交给别人做吧……’”项目党工委布告林勇说。
祁建光所在的中铁十一局桥梁分公司共有700多名员工,均匀年事28岁,随着高铁培植进度的加快,项目一贯在招人。“但每年招两三批年轻人,末了却留不下几个”。林勇和姚鹏都开门见山:像祁建光这样继续了“老铁道兵作风”的年轻员工,太少了。
2月11日,元宵节,下午4点,祁建光的桌上又放了一份最新的钢筋检测关照单。由于媒体的轮番采访,还有各种人拉着他做直播,延误了一定韶光,当晚,祁建光又成了试验室里最晚一个放工的。
晚上10点,在时时传来的鞭炮声中,借着施工现场通明的灯火,终于完成检测的祁建光,独自走向那间父亲在悄悄期待的小屋。
一个青年和一种担当:
“照顾父亲,是自己天经地义该当做的”
采访的过程中,祁建光在QQ上收到了一条新——一名素未谋面的大学校友慕名与他联系,要为他“发起众筹”。
“什么是众筹啊?”祁建光问。
“说白了便是号召大家给你捐款。”
“哦”,他应了一声,按下手机锁屏键,将手机放在一边。
怎么回答,祁建光有些难堪,由于看校友的意思,筹款的前期事情已经全都准备好了,祁建光本人同不同意,倒显得不太主要了。
“实在我缺的不是钱。”祁建光咧开嘴角,淡淡笑了笑,有些尴尬。
起初,面对日渐增多的采访乃至直播,祁建光有些抗拒,但公司领导劝他说,“社会上须要你这样的正能量。”他这才开始积极地合营各种采访。
但事情的变革有点超乎他的预见。
新闻一出,很多组织和个人都表示要给祁建光捐款。安国一家养老院也打来电话,表示可以让祁建光的父亲免费入住。公司为此征询过祁建光的见地,他婉言谢绝了。然而,各种形式的捐款依然纷至沓来。
险些所有人都认为祁建光很须要钱。
他们坚信,祁建光是由于缺钱,才不把父亲送去养老院。
“关键问题不是缺钱,假如住养老院好,哪怕花掉全部的人为我也乐意。”为了减少阐明的口舌,祁建光一样平常都因此“父亲说不了话、外人不好照顾”为情由。但事实上,祁建光承认,自己更多地是想跟父亲在一起。
“大家只是想让你们生活得更好一点。”有人这样宽慰他。
“我能理解,我现在这种情形,可能在别人看来确实很糟糕。但只要跟父亲在一起,再怎么样也是一个家。”
平心而论,祁建光的生活质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祁建光和父亲租住的东厢房只有20平方米,可由于没什么陈设,屋子反倒显得宽敞。
紧贴东墙根儿,是两个行李箱,还有祁建光出名后各种来探望的人送来的各种礼盒。紧贴北墙的,是每天晚上父子俩挤在一起的那张木板床。西墙上挂着一台电视,阁下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取暖和用的“小太阳”和饮水机。附近门口,墙上挂着一台光亮洁白的空调。
电视、空调和饮水机都是公司给父子俩配的。项目上的同事早就商量着,轮流帮祁建光分担一些给老人沐浴、洗衣服的日常琐事,但他谢绝了。他以为“照顾父亲,是自己天经地义该当做的”。后来,单位把他评成了公司的年度“冲动人物”,还把他的故事拍成了视频,在中铁十一局和中铁建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得到了大量转发,网友的关注终极把他“赞”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祁建光现在的年收入在5万元旁边,这个数目对一个毕业两年多的本科生来说,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按祁建光的说法,他存下了一点积蓄,由于“我们在这地方,也没啥东西可买”。但在同事眼里,这个早当家的年轻人,一贯在把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单他父亲的成人纸尿裤每个月都要五六百元”。
离尉氏制梁场最近的“城市”,大概是车程40多分钟的长葛市,同事们会不定期地到那里去采购生活用品,并相互捎东西。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大家请人捎的最多的便是零食,“险些每人每次都是一大兜”,只有祁建光,托人捎的永久是药。
祁建光的微信昵称是一串省略号,虽已注册2年多,却一条朋友圈都没有发过,比较动不动就喜好晒晒幸福或烦恼的同龄人,祁建光不一定没有想分享的。他说,自己只是不习气表达。
对话 “我并不以为承担了什么额外的东西”
:你带着父亲修高铁的故事,通过网络和媒体的宣布,已经打动了亿万网友。当初选择把父亲接到工地的时候,你想过会有这么辛劳吗?你怎么看人们对你的关注?
祁建光:我当初刚把父亲接到工地时,实在他拄个棍儿还能走,也能照顾自己,只是不能打工挣钱了。但我习气凡事先想最坏的情形,所往后来他真瘫痪了,我也没以为特殊慌。
如果抱怨办理不了问题,我一样平常就不再说了,不如给自己一个办理方案。在这件事上,我并不以为承担了什么额外的东西。
网友也好,媒体也好,喜好用90后来定义我,实在我已经27岁了,年轻人不应该总被当成孩子看。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当做的事,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没想过会为这个出名,我的发展经历跟别人多少有点不一样,以是我从小就不喜好凑热闹,我不太关注别人怎么过,更不会跟别人比什么。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你这么年轻,事情又这么辛劳,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
祁建光:我便是以为,家里就我们俩,我不管谁管?
我两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我小时候我爸找过她,我妈也回来过几次。大人们还教我问我妈为什么要走、让我挽留她。可每次我妈还是悄悄地离开了。以是我从小身边就只有我爸,跟我爸便是那种相依为命的觉得。
我奶奶去世前,也是在床上躺了好几年,我两个伯伯和我爸就轮流照顾,姑姑们也时时时地来看,谁也没抱怨过,都以为是理所应该的。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轮到我们家时,我就和我爸搭手照顾。
家里的情形便是这样的,我假如再有别的想法,是不是也有点太不懂事了?
:带着父亲修高铁,你非但没有延误事情,还成了单位年轻人里的佼佼者,你是怎么做到的?
祁建光:我刚来项目上的时候,还没带着父亲,每天就以为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不知道忙了啥。后来以为总这样弗成,就拿个本,每天放工前先列出来日诰日须要干什么,一条一条列事情项目。逐步地,就知道自己该当干什么怎么干了。我把同一类型的试验归到同一个韶光段,这样节省下来不少韶光和精力,才有韶光不雅观察、学习和思考。
我们这是在修高铁,事情任务重大,从我手上出的东西,我必须要担保没问题,否则这个后果我承担不起。
我对事情很珍惜,这是我和我爸两个人的全部生活来源。有事情,我就以为即便现在再苦再累,但有底气让日子一每天变好。
:现在很多人想帮帮你,便是希望你们父子俩能过得舒心一点,可你为什么大多数情形下都是谢绝了呢?
祁建光:我知道大家是想帮我们把生活质量提高一点,但我觉得,我现在还没到一定要让别人帮助的地步。
我上高中以前,我爸身体一贯很好,平时在老家附近打个零工,一天也能挣20多元钱。那时候物价水平低,我们父子俩也没什么大开销,日子紧是紧点儿,但并不算特殊差。我上大学的时候,看父亲为借钱难堪,当时就想,往后我有能力了,绝对不会借钱。以是我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哀求,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少事。
我现在的想法是,挣的钱够我和我爸花就行。我现在不能说挣很多,但跟前几年比起来,已经好多了,我们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除非我爸身体又有什么问题,如果须要钱,那我绝对会四处跑着借钱,但如果是为了我自己,我绝对不会。
:关于今后的事情和生活,你又有什么打算?
祁建光:首先是努力事情。当然也会尽力找找办法,看若何能缓解我爸的病。如果他能像原来那样下地了,我们的压力会一下子减轻很多。
很多网友在评论里建议说“送父亲去养老院,对两个人都好”,说实话,原来我对养老院一点也不理解,就以为父亲自体那样了,自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我回去,要么他随着我。往后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也会像大家建议的那样,先多理解一下养老院吧。
文/ 周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