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名利、欲望就如过眼云烟,真正值得拥有的乃是高尚的节操。看淡名利,方能成就大业。

  名利如人生路上的“拦路虎”,越过它,人生之船才能扬帆起航,倘若不能放弃名利,那结果只能适得其反。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功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脚印,他的伟大功绩也被载入史册。然而在他富有盛名之时,他的同事、朋友却渐渐离他远去,甚至连与他相濡以沫38年的妻子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阿姆斯特朗为了追求荣誉名利,狠心地将家庭抛在脑后,最终丧失了亲情。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脚印”载入史册,但却不能把盛名的“脚印”带入生活。

淡泊作文-有关淡泊的作文 知识百科

  我们的人生不是舞台,没有永远的追光灯。

  与阿姆斯特朗的追求盛名相比,莫言父亲很好地诠释了淡泊名利的内涵。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的消息。为了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著名慈善家陈光标预赠一栋房子以示庆贺,但莫言父亲以“无功不受禄”严词拒绝。这一举动让我们不禁为之肃然起敬:如果换作是见钱眼开的人,恐怕早已乐开了怀,欣然接受了。但莫言父亲淡泊名利,即使再有价值的东西,不经过自己劳动得来的一概不收,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产生莫言这样的大作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淡泊名利就要勇于放下,不因小利而背叛自己的初衷。晋代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当朝廷以五斗米的俸禄来请陶渊明为官时,陶渊明不为所动,依然选择归隐山林。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正气值得我们讴歌与传承。

  俞敏洪曾说过:“金字塔如果拆了,只不过是几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毫无目的地过下去,那只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人生需要有目标地前行,但在我看来,这目标绝不是追名逐利,而是追求自我,实现自己纯真的梦想。愿淡泊名利之花开满每个角落!

  篇二:淡泊宁静以致远

  沉浸在渊明“心无车马喧”的意境中,也很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宁静;想象范蠡偕美人泛舟坐享万千财富的逍遥得意,感谢历史的风卷尘嚣没有让他们在官场的浮利物欲中追寻一生而无法善终。驱使他们走向恬淡宁静的乐土至此以老,不过缘于他们简单淡泊的念想。

  这种神话似的宁静背后兴许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但陶潜安于清贫想是十分欣悦的,他不过抓住了束缚自己欲望的缰绳,只想过一种简单无忧的生活,谁又能比得上他身心的宁静,远离尘世喧嚣所寻得的精神自由?相反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在官场职场均学会厮杀拼抢,为的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又或是滚滚而来的财富,膨胀着复杂的念想,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泥潭。午夜梦回的无眠,内心有太多不甘和渴望,时时叫嚣着桎梏内心。但究其初衷不过是想衣食无忧罢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渴望的宁静?因为想要的太多而错失迷茫,那些无法拥有的终究擦肩而过。如今因官场贪污而走进死牢的血淋淋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因为对名利疯狂的追求而兴奋,却又因惧怕而惶惶,最终走向末途。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古人如是说。而如今人们的内心太过陈杂,就连行善助人都是功利性的想法,最终受到道德的拷问。四川达州的孩子扶了老人却被反过来勒索,斥责谩骂声讨之声汹涌如流,我想老人的生活该是喧杂的吧,他的内心肯定也在无数次挣扎。人们渴求建设精神家园让疲累之心栖息放松,却又在背离淡泊的路上愈行愈远,心中的声音多了,世界也就不平静了,而理想生活的路途却背道而驰,甚至禁锢不前。

  桃源里的人们只是寻求净土安享生活,这种简简单单给予了他们一个神话般宁静的世界,也有现世村落乡镇平静淳朴的生活。他们都是思想纯真的智者,知道自己内心的追求并能安守简单。这正如我们在学习上的态度,过于追求难题的解决优人一等,忽视了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不尽如人意,于是烦躁愈加,无法调整心态取得学习进步。如果我们根据实际简单点,不去多想,而使内心平静,顺其自然,恬淡对待最后结果,兴许会取得日积愈久的长远进步。这大抵是最能适用“淡泊宁静以致远”这一说的事情吧。

  凡事无忧,心事简单,这应该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我们或许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去可以试着平淡简单地对待生活中的繁杂琐事,让心灵沉静下来。很喜欢“雪夜访戴”的故事,就是如王羲之之子那样的来去无意简简单单,才能平静地欣赏雪夜而落的清辉吧。

  “一个人把握很简单的一点东西,就能够像神一样过一种宁静生活。”不错的,淡泊处世,宁静生活,走向内心的恬淡和精神的自由,在人生道路上愈行愈远。

  篇三:淡泊人生

  “得之淡然,处之泰然,失之坦然”做人的哲学应当是如此的吧。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慕名,不慕利,淡泊处之。

  我其实艳羡的是那些淡泊之人,无论多大的诱惑摆在眼前,他们都能淡然以对,不至于因那些身外之物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我敬佩庄子那份“曳尾于涂中”的飘然心境,他舍弃成为人上人的机会,甘于在乡野中收获自己的快乐之境。这种对于名,对于利的淡泊,不仅是我所应该学习的,也是天下人所应该学习效仿的。

  纪晓岚曾言:“事能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确实是如此,真正淡泊人生的人懂得满足,同时也清楚何为自己所想要的。正如张衡在《归田赋》中所写的“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这就是张衡清楚想要的生活,他倦了官场的追名逐利,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我想,这也是许多淡泊之人向往的图景吧。喜欢“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吊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生活,或许孤独清冷了些,但是可以一人淡然于世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

  然,“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会有追名逐利之心,能够真正淡泊于世的是寥寥无几的,更多的还是在乎名跟利的。他曾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这首脍炙人口的《悯农》诗,体现当初的李绅是多么体恤人民疾苦。可是,当他置身于权力中心时,他全然忘了自己的初心,自己原本所该怀有的淡泊之人。他极尽奢靡,贪图享乐,再也无法抽身,他甚至将百姓当作是可以随风而逝的秕糠,俨然成了无情我无意的小人。试想,若是他在面对名利的诱惑时,能够淡然处之,并多为百姓谋福利,那么他定会为百姓所爱戴,同时他的内心也定然是满足快乐的。

  再反观当今,又有几人能淡泊处事呢?我觉得人们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大部人是为了学术而研究,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多写几篇学术论文而研究。是该问问究竟是有几人能够潜心研究,不重名利呢?这点,我想我们都该向季羡林老先生学习,他说:“三顶桂冠一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作为学术泰斗的季老,是如此淡泊,而我们是否太功利了呢?

  愿我们多多反思自我,多让自己学学淡泊之人的心境,过上那“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淡然生活。

  

  篇四:一抹淡泊任平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亦为人之所恶也。不论所处前者还是后者,若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便可谓之淡泊。

  古有陶渊明面对官场黑暗与利益场的人情往来时毅然选择了辞官归隐,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气魄。若是留在官场,与大部分官员一样深谙人情世故,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搏得一席之位易如反掌,泼天富贵盖天权势凭陶渊明的才能哪一样不可得?然而他不为所动,选择了一方清静,远离了世俗。几亩薄田,几株淡菊,南山为伴,飞鸟与还,又是何等闲适。官场的黑暗没有摧毁他的傲骨,清贫的生活没有动摇他的心志,他仍是那个如菊般清高淡雅的陶渊明。

  无独有偶,淡泊名利的人不只存在中国,国外也有。

  乔治。华盛顿,他带领北美人民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奋勇作战,国家独立后,成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在接连两次的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然而,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名利,不再连任,也从此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淡泊,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是华盛顿在离第三任总统仅一步之遥时的转身退场。淡泊,是看轻尘世纷扰后的一抹浅笑,淡泊,也是在面临权势时的理性止步。故淡泊者必心无贪念,若放不下世俗名利也难以甘于平淡而怡然自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为世俗所乱,也不为名利所绊,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无论如何,请保持淡泊之心,只有这样,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篇五:名利与淡泊

  小鸟为翱翔天空而减肥,它把生命看得很轻很轻,就像一片羽毛。它从未为名利而执著执求,从未炫耀过自己。不因自己美而骄傲,不因自己丑而自卑。可是,人呢?为名累,为名劳,从而懂得追求淡泊,平凡。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不必为名利而劳累,不应沉醉于其中。虽然说,名利非常吸引人,一旦人接触它,很有可能沉醉于其中,甚至不能自拔。但是,如若你有顽强的意志,把名利看得如一片鸿毛,那么,就会变得悠闲,自由,淡泊。

  在晋朝时,有着许多视名利为粪土,将其看得很轻的人。如: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他饱读诗书,赋有才华。但是,他并不被名利迷失心志,过分地追求它。反而,他却崇尚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体现了其简朴、追求淡泊的精神。

  而如今,许许多多人被名利迷昏了头,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触犯国家法律。在他们眼中,名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或许,他们也认为那些社会上的伟人都是为了名利而努力,名利促进他们进步。相反的,有一位伟人,不是为了名利而奋斗、努力的,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发展而努力的。他们像陶渊明一样,视名利为粪土,如爱因斯坦,他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用尽了自己的时光,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他并非十分高兴。在他的心里,仍然想着科学事业,他把金牌给孩子们玩耍,可见,精神之崇高。

  “名利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为名累,为利醉,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让我们追求淡泊,追求淡泊的人才是真君子。

以上就是美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淡泊作文-有关淡泊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高三作文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