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警方在南宁、百色展开“民族资产解冻”类电信诱骗收网行动时,在一栋破旧的民房里,搜到一堵“现金墙”,里面竟藏了280多万元现金。
民房墙内竟藏了280多万元现金2018年7月,在犯罪嫌疑人的指认下,广西百色凌云县警方来到一处破旧的民房,在民房的墙壁里,挖出280多万元现金。而这些现金,来自一场“民族资产解冻”的骗局。
2017年10月,凌云县警方接到举报,凌云县一男子杨某可能从事电信诱骗行为,警方立即对杨某进行核查。通过进一步调查创造,杨某与广西南宁某商贸公司一名业务员联系较多,而该业务员常常帮别人刷卡套现。
凌云县公安局加尤派出所副所长 杨昌勋:
他这个人没有开什么店,但常常跟南宁的一个POS机公司的业务员联系。通过对业务员进行调查,我们创造他自己的名下有一些POS机,帮别人刷卡的消费额度都比较大。这个业务员供述,杨某找他都是(为了)刷卡套现的。
“民族资产解冻”为诱饵 履行诱骗通过这名业务员,警方理解到,杨某用来刷卡套现的银行卡并不是他本人的,而且银行卡的资金来自全国各地。警方通过银行流水的记录,找到了部分受害人进行核查。
凌云县公安局加尤派出所副所长 杨昌勋:
他们(受害人)陈述,是一个姓刘的、国家秘密小组的事情职员,说要发放民族资产解冻,但是须要交纳服装费、转账费等用度,然后他们就陆陆续续地往这个银行卡里面转账了。
由于民资资产解冻本身便是一个幌子,因此警方确认,杨某涉及诱骗行为。随后,警方排查杨某身边的联系人创造,与他常常联系并伙同作案的有十几人之多,在诱骗各环节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2018年7月9日至13日,警方对杨某进行了抓捕,并先后抓获涉嫌诱骗及涉嫌刷卡套现的犯罪嫌疑人共21人。
老骗局延续多年 诱骗手段迭代更新
除了杨某家中的280多万现金,警方还在其他犯罪嫌疑人那里查获涉案赃款260多万元,扣押涉案赃车7辆,作案手机17台,银行卡98张。经审讯,杨某等涉案职员对参与诱骗及刷卡套现的犯罪事实招供不讳。那么,犯罪嫌疑人是怎么进行诱骗的呢?
警方称,上世纪80、90年代,百色凌云县就开始涌现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头的诱骗行为。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互换后,会谎称有大笔财富藏在凌云县某岩穴里,要找到宝藏,必须先找到守洞的老人,得到个中一把钥匙,另一把钥匙须要到北京等地去探求,两把钥匙合在一起才能打开宝藏。
随后,犯罪嫌疑人会把受害人带到某个岩穴,让受害人看到一些实际的东西,相信真的有宝藏,这样才能让受害人上当受骗。
△图/视觉中国
而近两年来,这种诱骗办法更是演化为利用当代通信网络的电信诱骗犯罪。犯罪分子伪装国家机关、部委办等,假造一些文件和证书,以开拓项目投资入股、国家精准扶贫为幌子,拉拢不明原形的群众参与。2014年11月6日《焦点访谈》播出的《“清朝公主”的“宝藏”》也是对此类骗局的宣布。
广西凌云公安局 窦小毅:
通过电话、网络把一些该说的、该发的东西,都要发给受害人,使受害人相信。这几年,我们国家、政府出台了一个精准扶贫,然后他们就把这个精准扶贫也套到民族资产解冻里面去。便是说缴纳了一定的用度往后,就可以领到一定的扶贫资金,这个便是最新的诱骗办法。
骗术一:高额回报诱饵
大多数骗局,都是利用了别人贪便宜、抱负一夜暴富的心态,而民族资产解冻的这一骗局,正好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加入这一项目,只须要缴纳很少的会费,就能得到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回报。这个明显不可能实现的诱饵,却让很多人笃信不疑。
骗术二:伪装威信 假造公函
在每一起民族资产解冻大业的诱骗案件里,嫌疑人都会假造很多外币,包括花旗银行的各种存款凭据,除此之外,嫌疑人还会假造很多政府文件、照片。再加上嫌疑人不断地贯注灌注,韶光久了,就连原来疑惑的人也开始陷入个中。
骗术三:低门槛 大量接管会员
在这一骗局里,为了接管更多的人加入,每每设置的门槛很低,一个人只要缴纳几十块钱就能成为会员,这样一来,虽然每个人被骗的钱很少,但由于加入的人太多,总案值同样惊人。而且很多人创造被骗往后,以为自己丢失不多,也不愿意报案。
骗术四:贼喊捉贼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多起民族资产解冻大业的案件被侦破,一些会员也开始对自己参加的项目产生疑惑。面对这一情形,嫌疑人每每是贼喊捉贼,造谣称真正的民族资产解冻大业是受国家支持的,由于保密哀求,只能明面打击、暗地扶持。很多受害人对这一说法笃信不疑,乃至找到办案民警,哀求他们开释嫌疑人。
警方提醒,碰着类似情形时,一定要提高当心,千万不要被贪念迷住了眼睛,一旦创造上当受骗,要第一韶光向警方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