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白云水

一条拥有140年历史、长度仅35公里的人工河道,却在中国近代工业历史上霸占主要位置,专家称其“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蓝色文明”。

140年沧桑话煤河往日运煤河道 如今生态公园 汽车知识

这是中国第一条运煤河,被称作“煤河”。
它建筑于1881年,北起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的胥各庄,南到天津芦台与蓟运河沟通。
其时正逢洋务运动,由开平煤矿创办者唐廷枢等人倡议,经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由开平矿务局(现开滦(集团)有限任务公司)建筑“煤河”,旨在知足水路运煤需求。

据中国煤炭史志委员会委员、开滦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杨磊先容,它也是天下上唯一一条企业专有的运煤河。
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由开平煤矿发轫,通过河(煤运河)路(铁路)联运,把煤炭运销驶向海洋,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蓝色文明。

据唐山市丰南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李继隆先容,“煤河”开挖后,开平矿建造了100多艘载重40吨的运煤驳船,在利用“煤河”运送开平煤打入天津市场的同时,一些民用船还利用“煤河”往来运送石灰、陶瓷、皮革制品、粮食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日用杂品等,大大便利了附近居民和较远处乡民的生活。
由于“煤河”水运奇迹的发达,使胥各庄也由一个萧瑟荒村落,变成繁华的水陆码头。

89岁老人赵果一从小长在“煤河”边,他的父亲是煤矿工人,曾在“煤河”闸口事情。
回顾起儿时的“煤河”,赵果一滔滔不绝:“那时候河水清澈,鱼虾成群,渔船在水中穿梭,人们在河边捞鱼捉龟、打水仗,非常热闹。

李继隆说,20世纪50年代“煤河”停运后,河水依然是清的,可饮用,鱼虾、河蟹、河蚌还很多。
从20世纪60年代起,“煤河”涌现污染问题,“当时唐山市区南部和‘煤河’沿岸一些企业将污水都排入煤河,致使河水质量遭到严重毁坏”。

1989年,当地政府对“煤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管理,但不彻底。
2002年3月,政府再次痛下决心,彻底管理煤河。

“当时全体工程包括丰南城区段污水还清、培植两岸带状公园、对河道清淤及河坡衬砌、建闸蓄水、安装护栏等项目。
”唐山市丰南区住建局副局长董凯亮先容说,管理“煤河”除了政府主导推进外,不少企业和民众也纷纭自发筹集资金支持管理事情。
自此,“煤河”又重现光彩。

在赵果齐心专心里,“煤河”承载着太多回顾。
为了留住影象,自2003年起,他开始凭影象创作以“煤河”风貌为题材的水墨画,再现拥有140年历史的“煤河”昔日繁华盛景和风土人情。

一条小小的“煤河”,在140年的岁月里,滋养了一方地皮和一代代人。
如今煤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变成风景旖旎的带状生态公园,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杨磊认为,“煤河”与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一起,把中国近代工业引向了蓝色文明之路。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