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在于型、在于意、在于音。
汉字的形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汉字的内涵,博大精湛,一字之间便满载了厚重的中华历史与深刻的人生思考;一个汉字便是一首诗,其音韵之美也使之读起来抑扬抑扬。
本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00个最美的汉字,感想熏染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吧!

001.阴

最美100个有故事的汉字带你创造国学的魅力值得收藏细细品鉴 休闲娱乐

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去世,与阳相生相克。

002.阳

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003.一

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统统”。
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004.日

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
光明、文明,一贯为人们所神往。
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
作为韶光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
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005.月

自然界的玉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征象。
关于月有不少俏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革的不雅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敬拜及礼仪等。

006.天

时而表示详细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
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不雅观念。
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民气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007.人

肢体站立,反响了人类先人从猿到人的蜕变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
人生涯着,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008.化

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
文化、教养,都是内在的,当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009.易

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便是差异、变革,没有两个时候完备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
这是中国儒家世界不雅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010.山

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
山被中国人赞颂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以是山便是男子的象征。

011.水

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
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示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012.禅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顶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聪慧,是吾国吾民独占的精神风景。

013.茶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优柔、宁静和从容。
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014.生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
把天地算作是不断生化的天地,用生命的不雅观点来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表明了中国人方向于在统统事情中探求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

015.耕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涌现往后的重大进步。
而耕地手段的进步,便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016.春

春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响了先民对万物成长靠太阳的朴素认识。
春是活气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
每到春节,极具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

017.工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能高度发达的国度。

018.禾

中国是天下上最紧张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禾,最初指北方的粟。
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有良心、谦逊、戴德的美德。

019.休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安歇,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滞、喜乐、美好等意思,远超一样平常人的想象,清晰地展现出中国笔墨演化的一个缩影。

020.田

经由人工开拓,用于农业耕种的地皮,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公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宜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021.丰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边陲称为“丰”。
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边幅丰润、体态丰满。
中国正是在对丰美、丰富、丰硕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

022.丝

甲骨文中有此字,解释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涌现。
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023.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以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办理,那么国将不国。

024.家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
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025.安

表示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
对民是“安然”,对国家便是“安定”,从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表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

026.乐

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
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用于书写世上统统的快乐。

027.道

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实质、宇宙的实质、是宗教,也是方术,大家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空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028.法

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表示了执着追求社会公正的传统中国法律意识。

029.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不雅观念影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圆”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之一。
中国哲学首先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浸染于外部天下,即“内圣外王”。
“内圣”境界表现之一即圆融、滑腻调皮,形成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030.儒

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031.悟

“觉悟”,瞥见我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瞥见自己的心了。

032.戒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鉴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以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富丽德。

033.本

“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034.元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

035.东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
自古以来,中国人不雅观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认识,因此,根深蒂固的要地本地文明逐步收受接管了海洋文明,融入天下文化的趋势。

036.中

古有大事,聚众于空地,先建中,群众看见而趋附之。
“中”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
喜怒不过节,度量把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037.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地皮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对付地皮和地皮上成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涌现,社为地皮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

038.九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
“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

039.鼎

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作为一种主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持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赖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040.北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
“坐北朝南”的不雅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041.社

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
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地皮庙进行肃拜。
这些都不是迷信,反响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敬,对版图的器重。

042.瓷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便是“瓷”的意思。
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天下输出的主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每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就见惯不惊了。

043.国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主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低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期风云的汇聚之地。

044.汉

天下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民气中,“汉”险些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045.帝

“帝”字在战国以前专属天帝,战国是始以指人间君主,秦往后为“天子”简称保国古代历史的传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之表示。

046.王

“王”字像斧钺。
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钺象征其军事统帅权。
进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
也有将“王”字型与“三才者,天地人”联系起来,说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人能上顺天道,下达民意,即为王者,颇具情趣。

047.兵

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主要的是作战的策略和方法,即兵法。
这是天下公认的中国聪慧,如今已利用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048.车

听说车起源于黄帝期间。
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场、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高级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级的是不加润色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车文化。

049.宝

甲骨文中,“宝”是会意字,表示屋子里有一串玉。
在古代,玉是珍稀的东西,也是人们十分财富的表现之一。
后来,添加了“贝”“缶”,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是汉字形体演化的主要一步。
简化后的宝回到了甲骨文的写法。

050.龙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期间浩瀚民族的图腾。
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威信。
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喜好和亲近的神灵,丰富多彩的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
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崇奉的人们的关系,本日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领神会、息息相通。

051.凤

凤是古人把很多鸟的俏丽部位搜集、变形、组合而成。
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最有威信的神鸟。
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与龙凤有关的内容被称为“龙凤文化”。

052玉

玉是天地华育之精华,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
以玉比德是中国特有的不雅观念。
以玉作为礼天的主礼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石崇拜”不雅观念的理性升华。

053.礼

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霸占主要的位置。
作为教养体系,“礼教”十分受重视。
礼乐之道跟随孔子漫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教诲子女的良方。

054.伦

“伦”有次序、辈之意。
“序”在中华文化中一贯霸占主要地位,古代政治文明中的礼制便是以次序为物征。
在社会构造层面,等级制的本色也是一种规定的次序,毁坏了尊卑次序,将被视为“儹越”;在社会生活层面,伦理纲常的核心还是约定俗成的次序,毁坏了既定的长幼关系,即被视为毁坏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055.忠

中央为忠。
最大的忠实不是忠于外表,而是内心,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的,干事负责,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056.恕

如心,将心比心,相互理解,做人、读书都该当有这份肚量胸襟。
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辅导个人及社会间的行为准则。

057.仁

中国哲学的核心观点,也是宗法社会的德行所在。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058.义

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统统文化。
荀子说“人能群而有义”,从而差异于禽兽,“义”便是文化。
视死如归,舍生取义,不仅是儒家提倡,当代也表扬。

059.信

人言为信,人无信则不立。
信是空想社会存在的根本,也是作为人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纽带。
中国传统社会不是规则社会,而是人情社会,不须要什么法律的凭据,但只要言从口出,就要一诺千金,为之卖力。
“诚信”自古以来不仅作为一个人该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政府的考量标准,从而为诚信社会的的构建奠定根本。

060.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养之,去世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
做忠臣孝子,一向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孝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一个“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根本。

061.敬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对人保有的爱崇尊敬的心态。
干事时要严明恭敬,把事情做好。

062.祭

敬拜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不雅观念中是件大事,是有良心的朴素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良好欲望的反响。
几千年来,天子祭天地,庶民祭先人,百姓祭神灵,以至本日的祭黄陵、祭孔子,“祭”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了一道可不雅观的风景。

063.祀

甲骨文的“祀”像未成形的胎儿形,本义为求子之祀。
繁衍后代在成活率较低的古代是民族延续的根本任务,显示中华民族对繁衍后代、教诲子女的一向重视。

064.祖

古人相信,去世去的先人能够保护自己家人的安然。
从商代甲骨文中对商族先人隆重敬拜的记载,到近代屯子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先人神的崇拜。
我们本日仍旧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祖国”,把自己的老家称为祖籍,把为家族争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为斥为“数典忘祖”。

065.宗

示是祖宗神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为宗。
祖与宗是中国古代社会敬拜文化的核心,对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和民间社会的和谐起了主要浸染。

066.福

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因此酒祭神以求降福,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泽”。
小篆的“福”,一人有田地,有吃喝(口旁),还有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067.寿

作为对个体生命延续的最朴实的希冀,“寿”一贯是中国社会最普遍的生活空想之一。
对寿的渴求,也是中国人重视世俗生活,寄希望于现世的精神反响。

068.神

在中国人的原始意见中,神、人、物三个观点并提,指代三种生命形态。
神字内涵的蜕变表现不雅观念的大变革,是中国文化史重大特色。
由于社会文化由个人精神历史的积淀形成,又是个人精神的教养-规范-导引和创新集成者。

069.仙

神仙多住在山上。
中国人对仙有一种特殊的神往,相信通过修炼可得道羽化,也可通过积善在去世后上天羽化。
而如果在世时作歹多端,去世后将下地狱。
因此,中国人把神仙的生活作为最空想、惬意的追求。

070.德

西周初年,周人确立了以“德”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礼乐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国步入人本社会的大门。
在古代,“德”不仅指人的教化和品行,更是指对天道、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与体认。

071.真

真人便是神仙,字的构成也是上为仙游,下为登遐,中间是开天目者。
传统哲学不在乎事物的真假,而看重研究人际关系,因此就用“诚”“信”一类判断人情的词来定义真伪。

072.善

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
上善若水,于柔中见刚,于纤中见强,是进取而内敛。
人生苦短,高下求索,但求止于至善。
在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中,有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便是“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表示。

073.美

古人认为一个人除了他的形体之外,还有一种朦胧模糊之感,便是美。
中国文学艺术讲究意境,“美”字的构形,便是原始意境的抽芽。

074.令

本义为命令,又可表“言辞”,即“辞令”。
辞令刻意求美求善,自然使辞令被授予“美善”的内涵,“令”表现了中华措辞之美的历史沉淀。
最大的令,是每个月来自自然、四季节气的命令,即月令、季候。
季候之中所包涵的关于人的行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的命题,蕴涵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075.侠

侠客与侠气都是中国先民心中的空想人格,有英雄志趣兼有刀剑功夫的成为侠客,没有拳脚功夫,只有心智上表现高兴淋漓、英雄风范的称为侠气。
“侠肝义胆”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风骨。

076.士

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春秋往后的士是文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也指一样平常知识分子,一贯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成长、提炼的紧张力量。

077.名

名位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中国是个世俗的国家,有无名位、何等名位,每每成了一个人人生代价的评价标准,以是中国人看重名位,追求名位。
名分与权、位、利、禄、誉牢牢捆绑在一起,以是有无名分,成了人们极为重视的事。

078.文

文是汉字的构建根本,“文”指有条理的纹路。
古人很看重纹路,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们叫血脉,同指纹路。
水称水文,山称山脉。

079.武

本指军事,但真正深深影响中国的却是“武文化”,它诠释了中国人看待武力、权势、力量的拥有者的态度。

080.册

古代称编好的竹简为册,后演化成动词,如“册封”“册立”,都是国家大事。
作为动词,其拥有了持重的意味,而这些大事又被载入史册。

081.书

甲骨文“书”是人手执羊毫。
羊毫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书写和绘画工具,由于它富有弹性,表现力强,因此也是形成后世书法艺术的主要物质成分。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表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久远起源。

082.淡

水火中和,冷热中和,反响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心态平和、不温不火是为“淡定”。
“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是中国人看待社会生活的深刻体会。

083.贪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官文化。
官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其特色是人治。
在人治的社会里,贪就犹如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斑斑锈迹,伴随着国人几千年。
个中是非得失落,尤其是“只在意本日财富”这直不雅观感想熏染在新的时期特殊值得我们反思。

084.财

中国人尊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而痛恨取财无道的昏君贪官,可以说,“财”与“贪”的对弈,一贯穿插在中国人的历史进程中。

085.鬼

鬼文化在中国经由漫长演化,人们对鬼的态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惧,发展出形形色色的鬼故事……鬼的天下,是中国人生活的一壁镜子。

086.羞

从敬献于神的珍馐,谨呈于帝王贵族的美味,变成了表现内心羞惭,乃至于儿女情长的“羞人答答”,汉字中恐怕没有哪个字有“羞”字这样兜兜转转、跌宕起伏的命运了。

087.医

对战斗中受到的箭伤进行治疗,箭取出来了,还被规规矩矩地放在匣子里。
“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贯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中医”真实地反响了中国医学造福百姓、慈惠无穷的聪慧与思想。

088.酒

古老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敬拜中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沟通人神关系的巫觋,更要把酒作为敬拜活动时的主要工具。
酒不仅是养生所必须,而且是最主要的药品。
酒更是文化的主要载体,饮到尽兴时,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绝唱;饮到冲动大方处,将士游侠顾盼自雄,英气干云。

089.粮

民以食为天。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粮食收成不仅牵系千家万户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

090.民

数千年来,中国的“民”扎根泥土,努力攀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只管是一种空想状况,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实在决定了全体社会的发展方向。

091.网

周详的渔网不进入鱼塘,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吃,这是中国人最早对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不雅观念。
“网”字的生命力在于它能由实而虚,由虚而实,本日人们生活在网络时期,网更是虚实结合,无处不在,无远弗届。

092.堂

“堂”是同祖的旁系支属关系。
堂屋同亲属关系发生的牵扯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由,表现了传统人伦关系与传统建筑格局的奇妙领悟。

093.井

懂得凿井,中国人得以分开对大河的依赖,可以把生活的地带扩大到更远阔的地方;而均分井田,古制八家为一井,先公后私,“井”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人最为留恋的家乡的一个文化符号。

094.院

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是中国人的居住空想。
“院”是本无言的书,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里终年夜的人,传统中国大家庭的形式得以延续数千年。

095.年

最初的“年”指五谷成熟。
粮食收成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占测粮食收成也就成为古代统治者最为关心的大事,也是当时知识精英的职责。
由于禾谷类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因此,“年”成为了最大、最主要的韶光节点,而过年也就成为人们庆祝丰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最主要的节日。
在中国人的心中,“年”是又一个循环的开始,是统统美好希望的开始,并以诗意浪漫又厚重地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096.食

古笔墨中,“食”是一个像器皿盛着食品之形,有的字还在阁下加上几个点,表示所釜底抽薪提谷物之类。
我国的伙食构造与欧美以肉食不同,因此谷物为主。
远古时期,北方吃小米“粟”,南方吃大米“稻”。

097.羊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创造羊脾气和顺善良,不犯众物,繁殖能力强,就将其驯养,人与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人们出于对羊的重视和喜好,授予羊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美”“善”“祥”“羲”等,表明古人心中羊确是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义的动物。

098.和

在浩繁的汉字中,“和”构造大略,大家共识,但却又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它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聪慧,表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湛和源远流长。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把和看作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099.佛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壮盛,其崇奉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100.智

智即聪明,便是每天知道多一点,每天把“知”当成头等大事。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