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调职员组建联结

1973年4月,我在外交部西欧司英国北欧处主管挪威事情,正忙于准备接待挪威首相一行访华。
某日,司领导关照我去检讨身体并见告我,接待完挪威首相访华后即交卸事情,转调去驻美联结处事情。
当时我自以为忙完挪威首相接待事情后,总会有一两个月韶光准备熟习有关美国的情形,谁知5月18日刚接待完挪威首相从广州回到北京,即接到关照,让我5月28日随黄镇主任夫妇等首批事情职员赴华盛顿驻美联结处事情。

忆驻美联络处建处工作点滴 汽车知识

当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其一,对美国情形不甚理解,只晓得一些报刊上宣布的有关美国的情形;其二,在西欧司主管挪威紧张用挪威文,英文用得少,而到美国则紧张用英文,不知自己能否立时适应和胜任?

_

△ 基辛格博士与黄镇大使握手

建立联结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前的分外安排。
1973年2月,基辛格第五次访华时,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约定:1973年5月尾前,相互在各自都城建立联结处。
毛主席亲自点将,任命黄镇大使为驻美联结处主任。
黄镇主任履新前,毛主席予以接见并指出驻美联结处是"频年夜使馆还大使馆"的外交机构。
常日,大使馆只设一名特命全权大使,而驻美联结处主任和副主任均为大使级的外交官,足以解释我国对联络处的重视。

我们作为第一批随黄镇主任夫妇赴美国华盛顿的事情职员,除了个人行李还带了不少驻美联结处所需办公用品,包括驻美联结处铜牌和国旗等,还有客厅和会客室等陈设用的艺术珍品,个中有些是黄镇主任专门请示中心,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故宫博物院借用的25件堪称国宝的古代文物和艺术珍品,如商朝青铜器、唐朝三彩陶、明清的名瓷器、清明上河图以及徐悲鸿、吴昌硕等大师的字画。

由于是国宝、文物,托运不屈安,我们就哀求航空公司答应将这些文物、珍品随身携带坐飞机。
在翱翔过程中,我们每人两小时轮流值班监管文物安全,途中换机时也都逐一清点数目,以防丢失。

赴美受到高规格礼遇

5月29日,我们一行安抵华盛顿,200多人的欢迎人群已在机场期待。
美方白宫国家安全副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邦办恒安石、礼宾司长斯莫克和中国处处长等,以及友好国家的驻美使节到机场欢迎。
当地华侨、华人代表也到机场欢迎来悛改中国的首任外交代表,但美方出于安全考虑,没让华侨、华人代表靠近,只让他们在远处挥手存问表示欢迎。

这是新中邦交际代表第一次踏上美国都城华盛顿的地皮。
全体欢迎场面友好、激情亲切、激动民气,气氛甚为热烈。
越日,美国友好人士夏仁德百口自掏腰包在《华盛顿邮报》刊登大幅广告,热烈欢迎驻美联结处黄镇主任一行光临华盛顿。
不少美国友好人士送来鲜花,表达他们的情意和祝贺。

_

△ 1973年4月17日,韩叙率先遣组赴美筹建中国驻美联结处时步出檀喷鼻香山机场。

经美方推举,韩叙副主任率领的先遣组已将联结处驻地安排妥当,我们下榻“五月花”旅社,这是华盛顿最好的旅社之一,离白宫、紧张政府机构和国会都不远。
“五月花”旅社成为驻美联结处的第一个馆址。

那时,我的事情是每天早上9点给黄镇主任读报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英文报纸以及《时期周刊》《美国新闻与天下宣布》等杂志,卖力安排黄主任夫妇和韩副主任外事活动、发照会以及处理两位正副主任信件等外交文书事情,还兼职黄主任夫人朱霖的翻译。

黄主任抵华盛顿后,美方当天下午就安排他会见基辛格。
当晚,恒安石在国务院举行晚宴为黄主任洗尘。
越日上午,美方就安排车辆接黄主任到白宫会见尼克松总统。

会见中,他们除了公开交谈一些话题以便让宣布、拍照外,还单独交谈了近半小时,尼克松“希望黄镇大使在华盛顿好好安顿下来”,他还简要先容了“五月花”旅社名字的来历:1620年9月,有102名英国清教徒自称“朝圣者”,乘“五月花”号船离开英国前往北美洲殖民地。
“五月花”是英国第一艘载运清教徒移民驶往北美洲殖民地的船只。
“五月花”象征着美国的开始。
尼克松称“黄大使也是开辟新天地”,黄主任即表示“愿五月花为中美两国公民开放”。

_

△ “五月花”饭店

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即美国国庆日。
当晚,基辛格在国务院7层大厅设宴招待黄主任夫妇、韩副主任等联结处全体事情职员。
晚宴后,他又约请大家在国务院顶层不雅观看焰火。
这种独一无二的礼遇,当时只有中国驻美联结处享受到,由此可见美方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7月6日,黄主任夫妇应尼克松总统约请,乘总统专机到加利福尼亚圣克利门蒂西部白宫做客,基辛格出席作陪。
尼克松总统夫妇像对待好友一样激情亲切接待了黄主任夫妇。

在黄主任履新一个月内的日程上,排满了同美国高层领导人的会见,还先后到国会拜会参、众两院共和党和民主党魁脑及一些主要参议员、众议员,在华盛顿所受礼遇之高,在美邦交际史上是罕见的,各国驻美国使节都无法比拟。
那时,联结处不仅两位正副主任,纵然参赞、秘书等官员,与美国白宫、国务院各级官员之间往来也都是相称频繁而友好的。

举办第一次国庆招待会

10月1日,驻美联结处在“五月花”旅社宴会大厅举行第一次国庆招待会,旅社屋顶上挂起一壁五星红旗,联结处全体同道都激动万分,无比愉快,所有参加招待会的华侨华人同胞都感到扬眉吐气。

参加招待会的来宾约有500多人。
美国官方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基辛格为首,还有副国务卿拉什、总统助理齐格勒、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将军、助理国务卿理查森、助理国务卿邦办恒安石、众院议长艾伯特、参院两党魁脑曼斯菲尔德和斯科特、参众两院外委会主席及一些主要参议员杰克逊、小肯尼迪等,还有华盛顿市长等各界代表。

_

△ 1973年驻美联结处在华盛顿“五月花”旅社举行首次国庆招待会时,全体职员合影。
前排左四、五分别为黄镇主任及其夫人朱霖,第二排右六为本文作者。

基辛格曾对黄镇主任说过,他不参加任何大使馆的招待会、宴会,由于华盛顿有150多个使馆,此例不可开,否则就得跑遍所有使馆。
黄主任当即答称:“我们可不是大使馆,而是联结处。
”基辛格风趣地说:“驻美联结处的约请,我都接管。
”从此,基辛格成了联结处的常客。

记得当时还有一段花絮,华盛顿著名安德森不请自来,他主动跑到“五月花”旅社参加招待会并逐一采访从旅社老板到做事员、安全官、附近建筑工人(在附近修地铁的工人)等各界人士,理解联结处中国人的情形。
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华盛顿邮报》副刊"Parade"上,用许多详细事例客不雅观先容了联结处外交职员的新风格、新面貌,盛赞新中邦交际职员的良好作风,深得美国民众好评,在美国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少人都因读到此文而上联结处同中国人打仗交友。

享受到优惠报酬

为确保使馆区安全,美方每天派警车在使馆区巡逻。
驻美联结处下榻“五月花”旅社7个多月,美方派了一组安全官(保卫总统级的Secret Service)24小时轮流守卫并留出旅社一部电梯供联结处专用。

同时,他们在两位正副主任住房的楼上楼下,用电线和当代扮装备将上中下3层房间连起来,防止坏人爬窗毁坏。
联结处事情职员外出还有安全官跟随保卫。
美方还供应防弹车供黄主任对外活动利用。
当联结处搬离该旅社迁入自己买的屋子即温莎公园旅社后,美方才撤回这一级别的安全保卫,改派两名警察在联结处门前值岗,直至中美建交,正式成为大使馆。

驻美联结处是一种分外的安排,虽未正式建交,不是大使馆,但享有统统外交报酬,实际上报酬更分外些。
譬如,美国务院规定某些驻美使馆(紧张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官和事情职员外出超过华盛顿市25英里外,需提前3天向美国务院提交书面申请,经美方批准方可成行,然而中国驻美联结处只需打电话给美国务院礼宾司提出口头申请,美电话批准即可。

周末、节假日,美方还安排我们参不雅观游览华盛顿景点和附近历史古迹,如盖蒂茨堡古沙场、威廉斯堡、华盛顿总统故居等。
美方还常常在我们居住的“五月花”旅社走廊放映一些美国电影,如先容美国情形的《今日美国》和美国地理学会拍摄的美国地理风光,还有如《爱情故事》《教父》《行刺戴高乐》等当时的热门电影,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帮助我们理解了美国。

旅社老板威廉姆·哈勒特对我们十分友好,深知中国人喜好乒乓球,还专门为联结处购买乒乓球桌和拍子等放置在走廊,后又腾出一个大房间供我们磨炼身体用,希望我们在旅社过得愉快,犹如在中国一样。

_

△ 1973年11月30日,五月花旅社为联结处迁址举行招待会。
韩叙头戴旅社经理赠予的牛仔帽致谢词。
图源:《韩叙传》

在联结处搬离“五月花”旅社前夕,旅社老板还为联结处全体职员举行了欢送会,按照美国民俗风情,招待大家吃烧烤牛肉、热狗等并有乐队演奏村落庄音乐,还给每人赠予了一顶牛仔帽和一条小布围巾,气氛甚为友好热烈。

当时,黄镇主任夫妇返国述职,韩叙副主任率领大家出席并代表联结处向旅社老板赠予了中国手工艺品表示报答。
该旅社老板还给韩副主任一张他亲自署名的名片并告称:韩副主任到任何他开的牛排馆都可免费享用牛排。
旅社老板还特地在黄主任夫妇住的那套房间的门上钉了一块铜牌,解释黄主任夫妇在此居住的韶光,以作永久纪念。

搬入温莎公园旅社

购买温莎公园旅社碰着了一个问题。
按照华盛顿市《分区方案管理法》规定:所有华盛顿市建筑物高度不能超过国会高度,温莎公园旅社所在地康涅狄克大街2300号一带住宅区房屋不能用于办公,房屋外表也不能随便变动。

为此,黄主任、韩副主任约见华盛顿市长做事情,请市长为之说项。
幸好华盛顿市长对中国较为友好,经由耐心友好的事情,华盛顿市议会总算通过了市长的阐明。
与此同时,黄主任夫人朱霖拜访居委会有关卖力人和周围一些紧张邻居做友好睦邻事情,因而周围居民也不再持异议。

_

△ 中国驻美联结处外景。
中美建交后,此处为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地。
图源:《韩叙传》

1973年底,联结处迁入买下的温莎公园旅社后,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如何将该旅社改建成适宜对外事情须要的馆舍。
海内派来的十余人的施工队只有五六位工人师傅,但改建的工程量相称大,劳力明显不足。
本着艰巨奋斗勤俭办外交的精神,联结处领导研究并发动全处同道谈论,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决定不请外工,发动大家动手自己干。

所有外交官、干部轮流参加体力劳动。
大厅、门厅、宴会厅和几间会客室的改造,须要推倒不少房间的隔墙、提高大厅屋顶、打磨水磨石地面等,基本上由外交官、干部轮流参加劳动完成。
出于安全考虑,一楼所有门窗都要装铁护栏。
黄主任亲自参与,同工人一起设计铁窗的图案,铁护栏做得既都雅又符合安全须要。
联结处的女同道也不甘掉队,在黄主任夫人朱霖带领下,糊墙纸、油漆门窗并承担起缝制全楼窗帘的任务。

大楼的后院是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空场子,联结处领导也同样发动全处同道利用周末和业余韶光,打消杂草和垃圾、平整地皮,将一大半改为停车场和运动场,一小半辟为菜地,仅用一个多月韶光便落成了。
这不仅改进了环境,办理了停车问题,建筑了运动场,而且还有了菜地。
一位农人出身会种菜的干部主动提出,他志愿卖力种菜任务,在其他一些同道帮忙下,不久就在大楼后院种起菜来。
朱霖同道还同他互助在浴室浴缸内泡发绿芽菜,供厨房增加蔬菜品种和改进炊事。

大楼改建工程落成后,全体大楼内外焕然一新。
海内来访的一些代表团看到驻美联结处独立重生、艰巨奋斗改建的成果,赞不绝口,夸奖说:“你们把一个旧旅社的餐厅改造成像公民大会堂式的大厅,真不随意马虎啊!
”当地不少美国人听说了也都来参不雅观,并表示赞赏。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人为水平远远低于目前水平,我还清楚地记得1973年5月我开始在联结处事情时,每月人为仅有30多美元,可谓每天仅1块美元,“one dollar per day”!
这对现在的人来说,切实其实不可思议。
然而,那时我们虽然人为很低,但大家劲头十足,干得很欢、很愉快,全体联结处联络、紧张、积极向上,犹如一个革命大家庭。

在联结处从建处到转为大使馆不到6年,但对我各方面,无论是外文、对外工作业务能力与政策水平确实是很好的磨炼、提高。
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这是值得我生平中永久铭记的经历。

-End-

笔墨 | 《湘潮》

作者 | 王红宝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