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中共郓城中央县委在他家中建立,其子梁仞仟担当县委布告。
梁秀松全力支持党组织活动,供应食宿等各种方便,并在全县30多个村落落建立了党组织,拥有80多名党员。
1938年2月,中央县委准备就地建立革命武装,为培养骨干力量,决定成立“鲁西抗日自卫团”演习班。
梁秀松筹集5000斤高粱,作为演习班的给养和经费。
因大家吃的全是窝窝头,当地群众亲切地称演习班为“窝窝队”。
从抗日自卫团调出的同道,也自满地称自己是“窝窝队”的人。

演习班办了两期,每期五十人旁边,韶光半个月。
第二期刚开始,国民党郓城县县长王念根和五区区长谢修理就阻挡毁坏,说演习班没有备案,属造孽活动,限期撤消。
迫于当时形势,县委决定停息举办演习班,转入秘密游击活动。
梁仞仟组织游击队,攫取了韩复榘溃兵的部分枪支弹药,把自己武装起来。

郓城革命干部梁秀松 汽车知识

游击队没有合法名义,不能征集给养。
开始,常常吃用梁秀松家的粮食,可是由于职员太多,实在供应困难。
在梁仞仟的动员下,梁秀松又卖地20亩增援游击队。
这时,国民党郓城县县长王念根想扩大势力,稳住地盘,要每个区中队扩大一百人的武装。
六区区长和梁秀松是老朋友,多次透信,让梁秀松当区中队队长。
梁仞仟趁机做父亲的事情,使老人答应下来。

自从梁秀松当了六区中队长,游击队大部分成员就参加了区中队,得到了国民政府武装的合法身份,吃穿和枪枝弹药等供应都有了担保。
游击队别的职员,经鲁西特委先容,编为第五战区第一游击纵队第二支队。
从此,在梁仞仟的领导及其百口的大力支持下,中共郓城中央县委果武装就有了两部分,共一百五十多人。

1939年9月,梁秀松任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六区区长,1940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1946年,为纪念六区在抗日战役中捐躯的革命义士,在五界首王楼村落内树立了五界首义士纪念碑。
碑上记载着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梁仞仟、区长梁秀松等48名义士的名字和业绩。
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