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盏茶的光阴
笔墨 | 静心 | 音乐| 疗愈
DAODU
作者:寒山石
“以人格立身、凭良心干事、靠本事用饭、拿成绩说话”,姑且称之为“凡生四句”。四句之中,人格是基石,有人格,方顶天立地;良心是内核,有良心,方从善如登;本事是实力,有本事,方如鱼得水;成绩是标志,有成绩,方有位有威。得此四者,虽非朝夕之功、一挥而就,但当立足本职、竭尽所能,以求日有所进、雕琢前行。
昔有张载“横渠四句”,曰:“为天地立心,为平生易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也是读书做人的终极意义。对此,冯友兰师长西席曾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末了结语中赞佩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神往之。”然心有其所向,行当有所为;既要仰望星空,也需脚踏实地。为此,也拟得四句,“以人格立身、凭良心干事、靠本事用饭、拿成绩说话”,姑且称之为“凡生四句”。凡者,大家当身体力行,学习贤人、做好凡人,方配为人。
第一句:以人格立身。格,既是标准,如格式;又是品质,如格调。国无格则衰,人无格则耻。对付国人而言,人格是个舶来词。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因此生则不可夺志,去世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便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追求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以是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便是“内圣外王”,也便是今人常讲的“内强本色、外树形象”,这是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空想目标,是人格空想与政治空想两者的完美结合。同样,传统人格强调“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贯到本日依然是我们的精神训条。
人生一世,便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没有止境;而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做人没人格,人生不及格。歌德说过:“人们最大的幸福乃人格之欢快。你如果失落去了金钱,你只是失落去了一点;你如果失落去了名誉,你就失落去了很多;你如果失落去了人格,你就失落去了全部。”有句歌词也说得好:“一辈子能有几次活,活就活出个年夜大好人格。”要活得坦开阔荡,而不惨淡萎缩;活得正派挺立,而不摇尾乞怜。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没有人格,枉谈做人。一些人在生活的夹缝中成为了权力与金钱的奴隶,秉性扭曲、灵魂污浊、气节损失、人格萎缩,乃至变成了任别人呼来唤去的一条狗,完备损失了做人的肃静,实在可怜至极。以是,人格的要义在于其独立性。活出年夜大好人格,就要有操守、有坚守,活出自己的精气神,活出你独特的这一个。当然,耿直不是冒失,有格不能出格。既为人之格,就当有人之聪慧。做人不讲聪慧,总拿鸡蛋碰石头,那是愚钝、屈曲,是人格毛病的表现,那叫傻蛋。
第二句:凭良心干事。良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天凭日月,人凭良心。良心是个人自律的突出表现,是考验一个人是否心灵完美的试金石。卢梭说:“良心是灵魂之声,而情愫是肉体之声。”孟老夫子说:“其以是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之于木,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劝诫人们不要放弃良心。王阳明最主要的理论便是“致良知”,“吾平生所教,只致良知三字”。守住良心,福报无穷;丢弃良心,灾害一直!
有良心是做人的最基本哀求,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良心。没有良心,就会生坏心,长黑心。要尊重良心、敬畏良心、坚守良心。工于心计或存心不良,终将自食其果。
良心是内在的品质,是做人的根本。人无良心,与兽何异?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有一种朴素的崇奉和蔼良的心灵,无论是当官、做生意、打工、种田,都讲究要“对得起天地良心”。“苍天在上”“天理昭昭”,不能“伤天害理”“违天逆理”,不能干亏心勾当,否则“天理难容”。要掩护良心的诚挚、纯洁、正派、公道。曾国藩说:“人无一内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做什么事都要“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有的人之以是干不好事、干不成事,也不是没本事、没能耐,而是没良心,用老百姓的话来讲,那是昧着良心干事,是良心瞎了,“良心让狗吃了”,乃至“良心太黑,连狗都不吃”。昧着良心干事就会不计后果,小则缺德,大则作歹,后果不堪设想,可能毁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以是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不得好去世。”良心坏了,就有一辈子也还不完的良心债、感情债,就要受尽良心的折磨,备受煎熬、寝食难安。凭良心,就要心想好念、身行好事,这样才会心安,正所谓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拍门心不惊”,也才能“心安茅屋稳, 性定菜根喷鼻香”。
第三句:靠本事用饭。干事,要凭良心;但干成事,得靠本事。所谓本事,便是本领,便是一个人找事、干事、成事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比如才学、聪慧、胆识、能力的总和。真本事是“内功”,讲究的是功力深厚,出神入化,无招胜有招,绝不是花拳秀腿。孔子说:“不患无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常言也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斧快不怕纽纹松”、“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讲的都是要有硬本事、真本事。有本事永久不怕没饭吃。故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豪杰。”遗憾的是,生活中,那些越是没有本事的人,每每越加自命不凡,比如手划脚、高谈阔论。以是要多长本事,少长脾气。
巴尔扎克说:“由于无能,才变得无用。”靠本事用饭,便是要做有用的人才,不做无用的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麦克阿瑟这句名言,形象隧道出了人才与奴才的差异。站着的农夫比跪着的名流崇高。多学一点本事,就会少说一句求人的话,就不会举夺由人,看人的眉高眼低,更不会滥竽充数、浑浑噩噩。只有靠本事用饭,才能活得大公至正、实实在在。当然,有本事,还得守本分。人们常说: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有本事,强调的是干事有水平、有能力,讲求干成事;守本分便是尽职责、守规矩,不做出格事。有本事和守本分,好比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没有本事会误事,不守本分会失事,有本事守本分才能成大事。
第四句:拿成绩说话。工人用产品说话,作家用作品说话,庄稼用成熟说话,干事用成绩说话。有没有本事,要拿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印证。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是本事,瞒天过海、欺上瞒下不是本事,八面玲珑、曲意逢迎同样不是本事,而是低品劣徳。有真造诣,方有真本事;有多大本事,得看有多大造诣。发卖讲古迹,官员讲政绩,没有功劳,苦劳便是“白劳”。 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乃至社会对一个人代价认可的程度,取决于你为企业、单位或社会创造古迹的多少。因此,在人生的考场上,如果你要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想证明自己在真干事、干实事,惟一的法则便是用“成绩”两字来证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须要任何借口。成绩便是实力,成绩便是肃静,成绩便是名誉!
不一定要震天动地,但一定要问心无愧!
成绩来自实干。古人云,“道虽迩,弗成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天下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打粮食的话不要说。在任何一个舞台,都该当能上演一场好剧,把本事用到极致,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不能或牢骚满腹、自怨自艾,或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些人信奉“干得好”不如“跑得好”,“能干事”不如“会来事”,千方百计琢磨如何玩技巧、走捷径、拉关系,皆是心术不正,歪路左道,有可能一时受宠、风生水起,但终将生平被弃、为人不齿。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成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三不朽”也是对一个贤人的评判标准。听说,我国五千年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看来我等芸芸众生,只能望其项背。然以上“凡生四句”,大家既当为,大家又能为。四句之中,人格是基石,有人格,方顶天立地;良心是内核,有良心,方从善如登;本事是实力,有本事,方如鱼得水;成绩是标志,有成绩,方有位有威。得此四者,虽非朝夕之功、一挥而就,但当立足本职、竭尽所能,以求日有所进、雕琢前行。倘如是,虽不能做贤人,但亦可为能人。身为凡生,此生足矣。
(来源:旬阳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