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名牌颤巍巍地悬在斑驳的老墙上,风吹雨打,结了厚厚的痂,牌上颇显老派生硬的字体,像极了姥爷抽屉里《毛主席语录》地封皮。正午灼人的阳光被两排浓茂的毛杨挡在巷外,只在枝叶的间隙留下点点诗情的空隙,阳光透过,变得柔和、空灵。细小的尘埃在聚光灯下曼舞。然而最抢眼的还要数充满整条弄巷的竹,原始的青杆,加工后的竹梯、竹筒、竹筐,甚至说快书用的打板,都在固定的位置静静地端详着行人。
这是我熟知的家园,朴实平静的小巷里住着朴实无华的姥爷姥娘。每每穿街入巷来看望他们俩,心中都有涩口难出又溢涌不止的期待。“来啦,来啦。”各自静坐在屋院某角落的俩人瞬间解除了时间的定格,朝门口走来,迎接这被竹林羽化的安静里惟一例外的我。
姥爷的家里,还凝结着七八十年代的鼻息。庭院的正中央挂着两个刨子,铁锈已将刀缝填紧,磨损的麻绳系住流逝的时间,很容易能想象出姥爷曾经舞弄竹具的场景。只是转眼间他们老了。姥爷常指着客厅的竹制对花双椅,说他如何把椅边的某个图案给抠下来,用了某某工具,想了某某办法,花了多少时间。姥娘捧着舀米的碗,笑眯眯地插句“那个腿上的洞,你咋不给孩儿说?要不然人家怎么会不要你这作活?”姥爷斜瞪她一眼:“就你知道得多。”然后坐在椅上点旱烟。我紧捂着嘴不笑。心里却洋溢着快乐的因子。俩人斗气斗了一辈子,若是谁离了谁,这股提着的气会怎样?我的心沉了一下。
离开姥爷老娘家,已是满身的月光。我又穿过这月华浸润的“竹林”,收工的老大爷解下围裙,斜倚着门框看过路的零星人影。
一切都静谧,一切都安好。
这深长的弄巷俨然已成为时光的剪影,摒开外世的喧扰,归真一份纯美的安宁。载着老人们的骄傲和守护,护着子孙们甜美的期待。
回望竹杆巷,夕阳下的它守着一条竹竿一样的昏黄,小巷的尽头挑着那亘古不变的太阳。霎时间,你会觉得生活清净安好,连日光的脚步都不想打扰它。
以上就是走过竹杆巷作文800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美德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