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相应习近平总布告青年寄语”的新闻里,有一位会宁的80后,来自深中通道工程的青年工程师锁旭宏,看他是如何投身强国伟业!

来源:央视新闻

超赞央视报道的这个80后工程师会宁人 汽车知识

在《中山新闻》栏目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位本领过硬,投身强国伟业的年轻人和他的团队。

4月尾的伶仃洋,碧波荡漾。
这一天的凌晨3点,锁旭宏来到天下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掌握室,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指挥一体船由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出发,沿着伶仃洋航道,前往位于外伶仃洋的桂山岛,欢迎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首节沉管。

锁旭宏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丈量主管

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测控系统,让我们的一体船长出一双通亮的海底眼睛,它可以密切监控船体是否在航道上通畅。

锁旭宏和他的年轻伙伴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港珠澳大桥33节海底沉管安装的时候,锁旭宏团队研发出的“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掌握技能”,就创造了沉管安装测控零失落误的奇迹,为项目免去沉管后续精调的用度超1.65亿元。
而现在,有了新的寻衅等待他们去战胜。

锁旭宏同道业绩材料

锁旭宏,男,汉族,1988年出生于甘肃省会宁县,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丈量班长。

一、大山深处写青春,心怀戴德科技报国

甘肃会宁——哺育锁旭宏发展的地方,哪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十分严厉,一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像一个被岁月风干了年轮的老汉。
在那样环境下,锁旭宏犹如黄土坡上的高粱一样,在贫瘠、干旱、恶劣的地皮上深深地扎根,并且在严厉中高傲的昂开始,欢迎命运的寻衅!
因此,他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因奋斗而飞扬。
他面对我国首条外海超长沉管隧道的新形势、新寻衅,勇往直前,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海洋强国的中国梦供应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扎根科技最前沿,塑造企业浴火重生

锁旭宏,一个从甘肃省会宁大山深处走出来的西北男人,扎根在科技最前沿,为我国沉管浮运安装测控事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先后经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2大国家重点跨海通道项目,面对外海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控难题。
七年如一日坚守在最苦最累的丈量一线,秉持着对丈量事情的一份执着与专注,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打破创新,通过脚踏实地的付出,他与同事们建立了一套完全的测控风险管控体系,并成功利用到港珠澳沉管隧道施工测控,在港珠澳工程33节沉管安装中做到了安装测控零失落误,成功节制了外海巨型沉管隧道安装的测控技能,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创造“滴水不漏”的天下奇迹作出了主要贡献。

2012年,刚刚毕业的锁旭宏被分配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卖力沉管管节标定、浮运及安装测控等事情。
沉管隧道安装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要在40多米的海底将堪比小型航母的沉管实现毫米级别的对接,沉管丈量测控事情便是个中一项最为关键的保障技能。

深知自己肩负的巨大压力,锁旭宏对自己的每一项事情任务都格外谨慎,不许可自己涌现一点失落误。
沉管安装前,锁旭宏都要带着班组的成员完成沉管的标定、测控系统调试等事情,每天都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丈量设备在30多度高温的景象下事情八九个小时,确保每一个点的丈量数据做到准确无误,每天衣服都要被汗水湿透好几次。
白天完成丈量事情,锁旭宏晚上还要连夜加班进行丈量数据的汇总剖析,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为了常态。

锁旭宏一贯高度重视实践创新,取得了主要的科技成果。
他全程参与了沉管浮运导航、无线声呐及单丈量塔等测控系统的研发。
为了能够更好地节制沉管丈量测控技能,他自己加班研究测控系统的操作利用,多次牵头组织测控试验,不断优化测控方法,创新提出了浮态沉管标定方法,并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他优化了无线声呐测控系统和丈量塔定位系统,终极联合研发了“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掌握技能”,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验证,实现了后续沉管免精调安装,对降落施工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培植质量、降落工程造价和保护海洋环境等发挥了特殊显著的支撑浸染。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项目至少节省了约1.65亿元。

三、夯实各业务技能,收成创新硕果累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锁旭宏是一个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
终极接头进坞后,锁旭宏和他的团队要在短短的1个多月韶光内完成终极接头标定和新测控系统的研发及测试事情。
为理解决新系统测试碰着的故障和问题,白天为了避开终极接头施工影响,他们将设备搬至陆地,进行陆上仿照试验;晚上施工减少,他们又将设备移至终极接头,连夜调试系统,背负着沉重的仪器设备,在终极接头和靠近30米高的丈量塔上爬上爬下,险些测遍了终极接头每个位置,险些每天都要事情到深夜一两点,终极实现了终极接头毫米级的精确安装。

2018年,锁旭宏转战又一个国家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连续扎根丈量一线,用他的专业技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培植贡献力量。
深中通道岛隧工程沉管管节采取钢壳混凝土组合构造形式,为海内首次运用。
基于成品管节海中沉放安装精度掌握哀求,其精度掌握难度远超造船行业,也给海洋装备制造实力雄厚、技能博识、国际一流的广船国际带来了严厉寻衅。
广船国际特邀履历丰富的锁旭宏现场辅导钢壳沉管线型掌握,为了更准确的拟合端钢壳面板,锁旭宏创新升级了端钢壳线型打算模型,大大提高了平面拟合精度。
在锁旭宏的帮助下,不但匆匆使E1钢壳线型掌握难题,得到业主和设计的高度评价。
为后续钢壳精掌握造注入了强心剂,奠定了良好的根本。
为此,广船国际特付与他“沉管丈量专家”至大声誉称号。

锁旭宏坚持将事情和学习放在同等主要的地步,无论事情任务多么繁重都要挤出实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的充足自我。
他参与了多项科学技能课题、发明专利、论文编写,对沉管测控核心技能进行了总结。
技能成果曾得到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能奖一等奖,得到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6余项,在“公路”、“水道港口”及“中国港湾培植”等期刊揭橥多篇技能论文。
他编写了“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中丈量主要章节,供应了行业标准。
在深中通道打造沉管智能化施工背景下,他连续参与研发新一代测控系统,开拓高质量、高精度、低本钱的外海沉管隧道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将测控和施工掌握相结合,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施工,实现真正意义上一起开启智能施工,补充国际技能空缺,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起”国家计策履行中大型海洋工程培植的国际竞争力。

一体船空载系泊演习训练

4月20日,天下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 在深中通道E1沉管正式安装的基槽内完成空载系泊演习训练,标志着一体船干系空载演习训练全部完成。

受过褒奖

1)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2014-2015年度十大精良员工

2)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2015-2016年度十大精良员工

3)荣获2016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2017年度沉管安装先锋个人

5)荣获2017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荣获2017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精良青年岗位好手

7)编写的“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掌握技能研发与运用”得到2017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能奖一等奖

8)荣获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18-2019年度“精良共产党员”

9)荣获2019年度中交一航局前辈个人称号

10)荣获2019年度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品牌员工”名誉称号

10)2019年为深中通道超大型钢壳沉牵制造线型精度掌握做出贡献,“广船国际”付与“沉管丈量专家”名誉称号,并给公司及个人送来感谢信及锦旗

得到专利

已得到专利(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7项):

“一种用于高精度沉管管节端面拟合丈量的方法与装置”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海底隧道中的导线贯通丈量方法”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长间隔拖航的导航系统”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测控定位装置的位置标定方法和系统”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标尺照明装置”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沉管浮运导航系统”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超大物件定位掌握系统和方法”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支撑水准尺的三脚架装置”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稳定三脚架的限位装置以及包含这种装置的支撑装”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丈量装置取放装置以及包含这种取放装置的丈量机构”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可移动装置的安装支架以及包含这种支架的丈量装置”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效测控仪器集成箱”得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海流计潜标的快速取放方法” 得到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终极接头安装的浮态定位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终极接头安装的姿态测控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跨海长间隔角度丈量方法及系统”得到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进入本色性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有8项:

“一种用于沉管安装的组合式测控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安装的声呐偏差丈量系统及偏差丈量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水面浮态管节标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跨海高程丈量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管内投点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终极接头安装的姿态测控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终极接头安装的浮态定位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终极接头安装的预警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来源:会宁V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