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
一头是他乡
一头是故乡
而对很多铁路人来说
春运
一头是对岗位的坚守
一头是对家人的想念
走进铁路班组
你会创造
这里藏着你所不知道的
春运
“扮装师”让动车组“颜值在线”
头戴黄色安全帽,套上防毒面具,穿上防护服,1月29日,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郑西利用车间检修库内,李齐开始了一天的补漆事情。寒冷的冬天,李齐的额头上却冒出了周详的汗珠。
动车组经由永劫光的运行,难免会涌现石子、风沙等对车体的磨损,车漆会涌现褪色、龟裂、掉皮等问题,加之日常动车组车体清洁作业利用的清洁剂带有堕落性。如果永劫光对漆面破损置之不理,就会导致动车组外皮氧化变色,影响动车组都雅,同时也会滋扰高铁线路上安装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设备(TEDS)对车体故障的检测识别。
李齐是西安动车段郑西利用车间上部做事举动步伐整备班组的一名动车组机器师,异日常的紧张任务便是对动车组进行补漆。
“补漆作业就像给动车组扮装一样,首先要用砂纸将脱漆部位进行妆前清洁,打磨干净,在确保清洁干净后,才可以上‘底妆’,用油漆为车体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粉底液’,晾干后再用喷涂面漆进行末了的‘定妆’。”李齐先容道。
由于补漆作业须要的韶光比较久,以是他们在春运前的45天就开始了补漆整备事情。(杨雨璇 王曙天)
探伤工开上了“敞篷车”
1 月 30 日5时20分,隆冬时节的河套平原依旧沉浸在甜睡中,漆黑的铁道线上,一辆黄色的“敞篷车”载着4名探伤工低速行驶着。
“过去,一个‘天窗’最多能够完成五六公里线路的探伤任务,自从有了‘敞篷车’后,作业效率将近提高了4倍。”提起这一“神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探伤车间临河探伤工区班长董俊晨脸上难掩喜悦。
春运开始后,由于铁路运量骤增,加之内蒙古地区昼夜温差大,钢轨随意马虎发生折断。董俊晨嘴里的“敞篷车”便是该工区新投入利用的钢轨双轨探伤仪,不仅组装方便,而且运行稳定、探测效率高。
“前方进入曲线地段,速率慢一点。”车上除了董俊晨卖力监视波形图外,还有司机覃伟和其余两名职工,他们中一人卖力跟驻站联结员联控,一人卖力伤损记录。大家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地劳碌着。
夜幕里,“敞篷车”导管中流出的耦合液均匀地覆盖在钢轨上,车轮下的探头发出超声波,通过耦合液传导把钢轨内部情形探测清楚,传输回来的波形图清晰可见。董俊晨他们只通过剖析通道刻度显示数值就能准确做出判断。(张建华)
铁道线上的“快递员”
“叮当、叮当、叮当......”1月26日5时30分,-6℃,在合肥工务段运输车间轨道车库内,阵阵敲击声冲破了凌晨的宁静。
47岁的轨道车司机朱丙华正在有节奏地敲击轨道车走行部位,口中呼出阵阵白气。出车前,他要对车辆24处重点部件进行全面检讨。弯腰、俯身、敲击、侧听,一整套流程朱丙华事情30年来,早已烂熟于心。
7时30分,车组10名“铁哥”在轨道车内围桌而坐进行班前点名会。当日,他们要从桥头集轨料基地运送12根钢轨到合肥东站,再连夜到长安集站回收废旧轨料。
春运来临,列车开行密度加大,车次增多,钢轨受冲击碾压后随意马虎产生磨耗和擦伤等病害,到达利用寿命,就须要及时改换。轨道车司机要提前把新的钢轨、水泥枕等轨料运送到施工地点附件,或回收改换的废旧轨料。“我们像快递员,不过运送的是铁家伙。”运输工区副工长郑程说。
59岁的起重工王保军笑着说:“以前我们的轨道车很简陋,高下轨料都是靠人扛绳拉,现在只要操作拉杆,就能精准吊装轨件了。车里还配了冰箱、空调,段里这样的‘豪华房车’就有26台。”今年是他参加的末了一个春运,谈起这40多年来的事情,他正色道:“虽然很辛劳,但是任务重大。”(刘振华 文 赵峰 摄)
与电光火石共舞的“特工队”
有这么一群人,全副武装,走路带风,技艺非凡。他们不是电影里的特工,而是常年与电光火石为伴的线路工,护目镜是他们的好伙伴。
“天窗韶光仅3小时,韶光紧任务重,大家手脚麻利些。”1月26日4时30分,春运第一天,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百色工务段线路车间钢轨修理工区工长李大忠就带领工友们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钢轨修理事情中。
李大忠和组员聚精会神地推着精磨机来回滑动,火花在轨面上翻飞,沿着砂轮画出一个个“风火轮”,为这个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温暖。
“火花的变革直接反响钢轨的打磨效果,火花点变大,解释该点相对较高,需增加打磨量;火花点变小则减少打磨量;当火花变得逐渐均匀时,解释钢轨平顺度正逐渐变好。”李大忠先容道。
作业途中,打磨深度不超过0.2毫米高差的标准,每个磨耗点需打磨10遍以上才算合格,每打磨完一遍,他们都会俯身用平直尺检讨钢轨平顺度,并标记出不达标的区域,再反复打磨,直至钢轨表面的凹凸完备肃清。(袁晟)
隔空问诊的“鹰眼大夫”
1月30日4时许,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车辆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央呈现出的劳碌景象冲破了凌晨的寂静。坐在台前的TEDS视频剖析组成员正紧盯着电脑屏幕,目光随着鼠标光标呈“W”形移动,并随时放大图片检讨关键零部件,通过比拟列车侧部和底部的透视图,找出车辆存在的问题。
隔空问诊,日检百车,他们便是TEDS视频剖析员。
TEDS系统的全称叫“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监控系统”,它就像“鹰眼”一样平常守护着动车组,因此TEDS视频剖析员有了形象的称号,叫做“鹰眼大夫”。
TEDS视频剖析员在白天作业中基本上三分钟接一次车,要把一辆动车的旁边侧走行部和车底通过线路上的高速线阵、面阵摄像机获取的图像进行故障剖析。春运期间,动车组提升运力,这让TEDS视频剖析组事情量陡增。他们的作业量达300组以上,较平时作业量增加了100组旁边,每天超过140万张动车组动态图像被实时传回。
“以复兴号标准动车组8列为例,传回来4721张图片,有上万个零部件须要监控,我们要在3分钟内对590张图像数据完成剖析作业。”视频剖析员吕亚立说。(李各)
不抗冻却最挨冻的“驯龙高手”
1月27日,天刚蒙蒙亮,中国铁路哈尔滨南站运转车间下行峰尾三班5调调车长刘启洋和伙伴们接到这个夜班第13项调车作业操持。颠末细的分工后,调车机载着4个年轻人前往编组场作业。
哈尔滨南站是集团公司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日均解编列车18000辆旁边。每年冬季是这个站电煤运输高峰,刘启洋和伙计们也开启了加速度模式。
刘启洋所在的调车组紧张卖力将到达的列车进行解体,并按方向、品类等逐一挑出,再将集结好的列车送到出发场。车站24小时一直轮,刘启洋他们实施四班倒,白班11个小时、夜班13个小时,除了用饭时能安歇20分钟,别的韶光基本都在室外作业。
“比较钩子手,我更喜好大家叫我们‘驯龙高手’,驯‘铁龙’的高手。”刘启洋说,“但数九寒天驯‘铁龙’这事儿,真的挺遭罪。”
他打小就不抗冻,每天十几个小时站在调车机的外走廊上指挥作业,手扶的是铁,脚下踩的是铁,身后是调车机的“铜墙铁壁”。为让自己暖和点,他可没少花心思。把机车护栏缠上玄色的自来水管道保温套,脚底下垫上厚厚的泡沫板。此外,他足足穿了7件衣服、7条裤子,并一个班换2双鞋、两三副加热鞋垫。用他母亲的话说:“最不抗冻的孩子却干了最挨冻的事情。”(黄岩静)
不容一点差错的“作战室”
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淄博工务段道口车间视频监控中央,报话机声此起彼伏,车间管内9条线路和88个道口的通畅情形和道路信息在显示屏上实时监控着,全体监控室宛如作战室,劳碌且有序。
24岁的江冉远程视频监控着张博线上的 17个道口,动态监测、迅速相应,确保道口安全、列车安全运行是一名监控员的事情职责。
春运期间,由于行车密度大幅增加,道口通过的行人车辆多,各种情形繁杂,监控员必须不间断地紧盯监控屏幕,查危纠偏,及时创造和处理现场突发情形和应急问题,确保行车安全。“我们这里是安全生产指挥中枢,各项事情不容一点差错。”江冉说。
电脑显示屏上有25个监控窗口,江冉的指尖在鼠标上不断飞舞,均匀1分钟切换一次画面,这样的动作一天下来要重复600多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监控员的事情,便是卡控住那可能涌现的万分之一,担保列车运行绝对安全。”车间副主任李亮说。(郭修山)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