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岁的王涛,曾荣获全路火车头奖章、全路技能好手、龙江工匠等名誉。1999年9月当兵退伍后,他前往黑龙江省铁路高等技工学校,学习空调专业,毕业后,在原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车辆段担当电器钳工,卖力普速列车的检修事情。2014年9月哈尔滨动车段成立,王涛成为第一批入选的机器师。从事高铁事情12年来,王涛一贯扎根生产一线,主动探索、研讨动车组检修新方法、新技能,不断提升动车组检修质量及现场作业效率。2024年1月份,他去年参与完成的两个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动车组模块多功能车、动车组塞拉门支撑杆,都已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2年以前,位于中国最北真个黑龙江省被贴上了“高铁禁区”的标签,零下35度寒冷,全线冰雪覆盖,这样的景象条件下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无疑是天下级难题。只有技校学历的王涛则在一次次攻关寻衅中从零起步。
2012年冬,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后,动车组列车的电气扮装备多数安装在列车底部的设备舱,在零下35摄氏度的景象下,存在设备舱进雪的问题,导致动车组牵引力降落,乃至动力缺失落。就像手机遇冷会骤然掉电关机一样。针对这一问题,王涛从进雪口入手,他与厂家进行沟通,研究采纳加装防雪板的方法,有效办理了动车组冬季进雪问题,提高了动车组运行安全。
事情以来,王涛针对动车组运行故障技能难题,开展了25项适应性改造,优化改进车体构造、转向架系统、制动系统等28项,从转向架圆弧裙板改动,到提升乘客舒适度的卫生间给排水构造变革,全部成为高寒高铁“标配”。多年来,王涛还带领团队开展专项攻关20项,有效防止了动车组空调装置“气管炎”和走行部零部件“风湿病”的困扰。成功申请一种动车组架高工装等7项专利。
在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王涛作为哈尔滨动车段动车检修车间主管生产的副主任、段劳模创新事情室的带头人,对此,他也有了更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技能创新赋能安全生产,进一步提升动车组检修质量和作业效率?
动车组车体紧张采取模块化构造设计,个中车下赞助功率模块等功能模块,由于构造体历年夜、质量重,职工改换作业空间比较狭小,存在对位难、耗费人力、危险性大等弊端。
为办理现场生产难题,提高作业效率,王涛组织技能攻关团队成员,自主研发了动车组模块通用多功能车。该多功能车采取机电一体化设计,安全可靠无噪声;车体采取独立轴承设计,具备调速功能,适用于检修库、临修库、地沟作业等多种不同作业环境。2023年7月王涛,带着动车组模块多功能车,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互换大会,进行技能互换。
“现场利用这个多功能车在现场改换一些车下大型模块时,非常方便,还节省人力、韶光。”自多功能车2023年暑运期间正式投入现场作业利用后,受到该段许多职工的认可、好评。今年1月份,该多功能车已经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可以向全路推广。
同时为提高动车组线上故障巡检作业效率,王涛与技能团队研发了动车组随车底部作业智能机器人。采取前辈的掌握技能、导航技能及视频采集、传输技能。安装履带式机器人底盘,能够在轨道上实现平稳移动。装备上的高清探头,可以多角度采集动车组底部的图像和视频信息,能够极大地提高动车组车底安全隐患巡检作业效率,方便职工现场作业。
“五一”假期附近,全国多地气温涌现快速上升,“尔滨”也将迎来继今年春节后的又一次旅游客流高峰。为了给乘客供应一个安全、清凉、舒适的乘车环境,连日来,王涛每天穿行在段动车检修库现场三层平台、地沟里,跟踪盯控正在火热进行的动车组春整作业项目,卡控作业质量。
为提高动车组空调系统整修质量,在今年春整事情全面启动前,王涛组织技能职员完善优化了空调作业辅导书部分内容。如作业中,除了按原来规定利用喷水枪洗濯翅片外,又新增加了利用毛刷对装置边角处积灰清洁,担保彻底清洁干净,让乘客在车厢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由于今年是段配属13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首次今年春整作业,为了方便现场职工作业,他专门制订了动车组空调项目可视化作业辅导书,为现场职工作业供应参考。“现在我们只须要对照这个辅导书内容,一步步操作,即可快速完胜利课任务,既担保了整修质量,也避免了作业不达标的问题。”动车组机器师刘天阳在车顶进行空调作业时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