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以山是南宁电务段百色电务车间百色西旗子暗记工区的旗子暗记工,是一名具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大家都喜好叫他“老邓”。

邓以山正在南昆线下塘站进行道岔清扫涂油(拍照:黄显华)

邓以山24年扎根南昆诠释责任担当  第1张

1997年8月1日,年仅22岁的邓以山,成为该段的“第一代南昆人”,从此扎根在南昆铁路。

脱下军装,换上工装,只管身份有了转变,但他在事情中依旧保持军人的执着和坚持的作风。
不是铁路“科班”专业的他,在事情中发光发热,统统从零开始学,逐渐从一个军人发展为一名专业的旗子暗记工,他累计处理大小旗子暗记故障上百起,先后得到南宁电务段“精良共产党员”、“精良工会积极分子”等名誉称号,以实际行动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日常事情中,大家都对邓以山的事情态度和业务本色非常佩服。
他总是将自己总结的履历,比如电路图若何看、设备若何利用、操作规程中的重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
“每一次作业,都要扭紧每一颗螺丝,仔细检讨每一组道岔的缺口,不放过每一处绝缘肥边,这才是一名合格的旗子暗记工。
”邓以山总是这么见告年轻职工。

“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在小站驻站,不像现在有手机等电子产品,加上刚参军队转业,业务也不是很熟习,就常常找来业务书本,比对干系的旗子暗记设备,一点一点的在图纸上演习训练,驻站结束就到实训基地进行故障处理演习训练。
”回顾起刚开始参加事情的进程,邓以山历历在目。

于细微处诠释安全。
前不久,车间主任王日崇随着邓以山和张瑜翔在百色普速场利用“天窗”韶光对旗子暗记设备进行巡视。
“室内防护员,我创造百色普速场134号道岔主机21端静接电片断掉1片,准备利用天窗韶光处理!
目前还剩多永劫光消点?”邓以山走到一组道岔前,连忙拿出对讲机跟旗子暗记楼运转室电务防护员联系。
“间隔天窗消点还有60分钟,可以处理。
”在得到室内电务防护员的明确答复后,大家分工互助,相互合营,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拿出钳子夹出134号道岔主机21端断掉的静接电片扔出箱盒,张瑜翔连忙将新的静接电片递过去,经由十分钟改换处理好。
就这样,他们在连续作业了两个多小时后,完成了百色普速场西头正线道岔和轨道电路设备巡视、清扫涂油等事情。

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诲以来,邓以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气,在每次事情结束后,他总是拿起手机用来看“学习强国”APP平台或者通过翻阅《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主要参考赞助资料学习关于党的知识,并做好条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勾引大家学习党史教诲的重大意义。

在业务上他兢兢业业,在事情中他始终温暖同事,这是对邓以山最真实的写照。
他已将初心深深根植于内心:“旗子暗记工要课本务,讲担当,再苦再累也要担着,我更要勇往直前,为铁路发展贡献力量。
”(彭泷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