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华人认为,澳洲便是个没文化的国家,就算有也是抄作业抄来的。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定义文化的。依我的理解,凡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不管是太空溜达还是太极拳、双盲实验还是双黄连。
澳洲的人类居住史有好几万年了,可以容身欣赏确当真只有袋鼠、海滩、荒原和珊瑚礁么?
下面举个大略的例子,看看澳洲到底有没有文化。
最近ABC常常在节目间插播一条1分钟的宣扬视频,是疫情中隔离在家的人们合唱一首歌I am Australian,链接在这里(微信无法插入外链,请复制到浏览器不雅观看,或者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4-18/i-am-australian-songwriter-bruce-woodley-on-song-and-coronavirus/12156548
一听之下,我就被这首歌征服了,于是找到了完全的歌曲,单曲循环,百听不厌,直把心中的前浪撩拨得彭湃澎湃。
我没在微信"大众年夜众平台找到The Seekers乐队的原唱,只找到了上次澳洲山火期间的翻唱版本,但也是足够回肠荡气。
这首歌创作于1987年,旋律饱含深情,歌词意象丰富,一经推出就广为传唱。很多人都认为,这首歌居然没有被定为澳洲国歌,切实其实是太不可思议了。
油管上有一个关于这首歌的视频,是4个已经白发苍苍的乐手在2014年的末了告别演唱,别有一番沧桑动人。下面有人留言说:
我是德国人,但4分35秒往后,我已经变成澳洲人。
为什么我要举这个例子呢?首先当然是想解释,澳洲人的音乐原创能力一点都不差,完备不用从别处借鉴,就能用土生土长的艺术传染民气。
只不过我最想谈一谈的是这首歌的歌词。饶我是考过雅思阅读9分的考生,竟然都有好多读不懂的地方:
I came from the dream-time
From the dusty red-soil plains
I am the ancient heart
The keeper of the flame
I stood upon the rocky shores
I watched the tall ships come
For forty thousand years I've been
The first Australian
I came upon the prison ship
Bowed down by iron chains
I bought the land, endured the lash
And waited for the rains
I'm a settler, I'm a farmer's wife
On a dry and barren run
A convict, then a free man
I became Australian
I'm the daughter of a digger
Who sought the mother lode
The girl became a woman
On the long and dusty road
I'm a child of the Depression
I saw the good times come
I'm a bushie, I'm a battler
I am Australian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n earth we come
We'll share a dream and sing with one voice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I'm a teller of stories
I'm a singer of songs
I am Albert Namatjira
And I paint the ghostly gums
I'm Clancy on his horse
I'm Ned Kelly on the run
I'm the one who waltzed Matilda
I am Australian
I'm the hot wind from the desert
I'm the black soil of the plains
I'm the mountains and the valleys
I'm the drought and flooding rains
I am the rock, I am the sky
The rivers when they run
The spirit of this great land
I am Australian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n earth we come
We'll share a dream and sing with one voice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熟习这首歌的老移民可能会知道,这歌词当然不是随口乱编的,作者只鳞片爪地在个中加了好多澳洲独占的文化特色,我们来一个个看一下。
Dreamtime:梦幻光阴。这是人类学家给澳洲土著文化起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土著人的各类英雄和超自然崇拜征象。Ancient Heart:上古之心。实在便是指澳洲中部的大红石乌鲁鲁。Run:在澳新英语中,有“牧场”的意思。Digger:在澳新鄙谚中指“士兵”,一战中广泛利用,跟澳新兵团战交情尤其关系紧密,由于好多士兵参军前都是矿工。Good Times:好日子。这是在澳洲被反复翻唱的一首盛行歌曲,由The Easybeats乐队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在广播里听到往后大为讴歌,打电话给电台反复点播。Bushie:丛林客。是指居住在澳洲要地本地地区的人们。Battler:斗士。但在澳洲,这并不是指好勇斗狠的武士,而是指不畏困难奋斗在底层的劳动人民。Albert Namatjira:澳洲最著名的土著画家,出生于上世纪初,他和他的妻子是最早得到澳洲公民身份的土著人。Clancy on his horse:立时的克兰西。这来自于澳洲墨客班卓·帕特森最著名的诗作Clancy of the Overflow,讲述了一个城市人对乡间田园生活的神往。Ned Kelly:19世纪澳洲最传奇的丛林大盗,评价至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烧杀劫掠的无赖,有人却把他看尴尬刁难抗暴政的英雄。Waltzed Matilda:跳华尔兹的马蒂尔达。这又是来自班卓·帕特森的诗作,后来被谱成了曲子,是另一首被称作民间澳洲国歌的歌曲。讲述了一个流浪打工者在路上逮到一只绵羊,在警察逼迫下跳河自尽的故事,实在是影射了当时昆州剪羊毛工人罢工的遭遇。便是下面这首,里面也有好多听得我一头雾水的澳洲鄙谚:WaltzingMatildaSlimDusty - TheSlimDustyHeritageAlbum
短短的一首I am Australian,就包括了历史、地理、音乐、诗歌、绘画、英雄传说等等元素,而这些又有哪一条不是澳洲特有的文化?有哪一条轻微挖掘一下不能写出一篇万字论文?
反过来说,如果不理解点澳洲文化,又怎么能听得懂这首歌包含的深意?
以是到底是澳洲没有文化,还是好多华人不愿意去理解澳洲文化?
诚然澳洲白人文化一开始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基督教文明,不比有些文明古国独步天下耐久不衰的武术、医术、儒术啥的,但经由几百年跟土著以及天下各地移民文化的领悟,势必有其独到之处。
别的不知道,我记得有一年得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澳洲电影《猖獗的麦克斯》,那种狂野荒漠的气质是欧美电影中从未有过的体验。澳大利亚电影本便是奥斯卡的常客,《小猪巴比》、《闪亮的风采》、《雄狮》也都是最佳影片提名,导演奖、演出奖、技能奖提名更是比比皆是。
从前我还看过一部讲述异装癖的澳洲电影《沙漠妖姬》,见所未见的重口味公路片,但故事演绎出的多元代价至今让我影象犹新。
在I am Australian这首歌里,我也听出了一种奇异的风味,有股子朴实而宽容的力量。尤其是讲到澳洲人囚犯出身的时候,带着天性里的洒脱和豪放,并不会由于家丑不可外扬而绝口不提。
社交媒体上提到澳洲,总有人洋洋得意地说,这不是英国囚犯的流放地么?
但依赖一批低三下四的囚犯建造出这样一个发达文明的当代国家,不反而是一件能够引以为傲的事情么?而这种屌丝逆袭的文化,不正是某些青年心心念念神往的么?
或者你可以说这样的文化入不了你的法眼,也可以说不符合你的核心代价不雅观,但这种闭着眼睛一概矢口否认的做法,跟某些公民对房间里大象视而不见的态度,实在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不过对有些冲浪者来说,这并没有增加他们探索未知天下的兴趣,反而降落了他们对未知天下示以歧视的本钱——动动键盘就可以了。
对他们来说,世事不管大小,都是可以轻轻巧巧一笔带过的段子,不须要任何事实、逻辑和剖析。
就像澳洲疫情初期,有一篇叫《这篇文章见告你,过去一个来月,澳洲为抗疫做了哪些努力!》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无数转发点赞,打开来一看里面却是一片空缺,一个字都没有。我敢说,那些
但弄的是前浪也好、后浪也罢,只要翻不出井去的,也便是一边自娱自乐地翻滚、一边还抱负井外都是沙漠的波纹而已。
#澳大利亚##文化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