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马义民
马义民在查看视频。
马义民(左二)与救助站事情职员互换。
马义民在进行视频巡查事情。
河南项城救助站11名流浪者寻亲成功团圆照。
马义民,53岁,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科技信息通信室民警,致力于为公安事情供应科技保障。他成立的视频巡查事情群,助力各警种快速侦破案件;成立的“警民救助群”,帮助流落异地职员返乡团圆。由于事情能力突出,他先后得到滁州市“金盾工程”前辈个人、定远县公安局前辈个人等名誉。滁州市公安局批准以他个人命名“马义民视频巡查事情室”
□ 本报 范天娇
本报通讯员 吴锐 黄黎芬 文/图
人过必留痕,车行必有迹。
马义民便是一个追寻痕迹的人。
这在他幼时已显露“天赋”。与姐弟们玩游戏,从报纸里撕出一行字,越拉越远地“比目光”。他每次都记牢撕下纸条的不规则边角,无论大家怎么调转变换,总能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字的内容与朝向。
对付痕迹的敏感,在马义民的从警生涯中被磨砺得加倍敏锐。一张“天网”,一双“火眼”,投入全心专注,短短一年多韶光,通过抽剥“蛛丝马迹”,助力500多起案件快侦速破;仅4个月,帮助400多名流落异地职员返乡团圆,鲜艳的锦旗纷至沓来,已挂满墙头。
做事实战
今年9月2日凌晨,定远县永康镇发生一起交通闹事致人去世亡案。棘手的是,闹事现场无眼见者,民警虽调取大量沿途监控视频,但由于事发为凌晨,监控视频效果不好,未拍下事件发生完全经由的画面。
马义民参与后,确定了排查思路,通过现场勘查技能民警确定被撞去世者去世亡韶光,排查案发韶光段通过现场的全部车辆,并对车辆的轨迹进行剖析,终极准确锁定一辆小型客车。
办案民警按照车辆信息,找到阜南县的沈某及其儿子。沈某急速向民警供述车是他开的,人也是他撞的,统统彷佛原形大白。但沈某低估了警方的细心,马义民不仅锁定了车辆,还对当时驾车闹事者闹事之后与副驾驶调换座位的细节也进行了精准锁定,将线索供应给了办案民警。
见民警将目光转向自己,一贯绷着神经的沈某儿子瞬间泄了气。经由突审,沈某儿子坦白了事件经由,与马义民节制的证据完备吻合。当民警再次来到沈某面前亮出确切证据时,沈某沉默少焉后大声哭喊“我糊涂啊,伤了人家,还害了孩子”。终极,沈某因包庇罪、沈某的儿子因涉嫌交通闹事罪被定远警方刑事拘留。
马义民供应的线索,为案件打开了关键的打破口,这样的“峰回路转”发生了何止数百次。但这还不算马义民的“主业”。
“我紧张是卖力警用科技培植完善的,将培植好的平台、系统交给其他有须要的警种利用。”马义民见告,从培植者到“预先”利用者的转变发生在2017年9月,当时定远县政府兴建的“天网”工程投入利用,有人疑惑这是一个“花架子”。马义民为了打消同事们的顾虑,及时创造培植中的不敷,主动申请了利用权限,在实战中边培植、边利用、边改进。
结果“天网”工程投入利用的第一个月,马义民就供应线索12条,高效快捷地助侦多起案件,同时还摸索出一套利用技巧:辨别案创造场的零散踪迹,追踪周边卡口,看清车辆和职员特色后,进一步研判公安大数据,剖析出干系信息,让公安科技真正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
一韶光,马义民名声大振,成了各警种请教的“喷鼻香饽饽”。
倾囊合作
由于马义民对公安大数据利用率高,在全省遥遥领先,滁州市公安局批准以他个人命名“马义民视频巡查事情室”。为方便做事实战,马义民还建立了一个事情群,群里生动着200多名警察,随时与他互动。
“辖区居民朱某报警称13岁儿子博博有自尽方向,于当日中午12点离家走失落。”3月27日14时旁边,定远县公安局经开区派出所民警在事情群中发出一条乞助信息。
马义民看到后,立即理解干系情形,得知博博在离家出走之前曾多次利用其母亲的手机搜索浏览“如何在5秒钟快速自尽去世亡、如何快速自尽”等网页内容,找孩子的韶光相称紧迫。
马义民当即调取大量视频查看,试图还原博博的行踪轨迹。凌晨两点,马义民一起追踪到水库边,在视频画面中看到博博的身影。守候在事情室的博博父母以为孩子跳水自尽,瘫坐在地上万念俱灰。但是马义民仍没有放弃,他认为没有看到孩子跳湖就还有希望。
果真,在间隔水库边最近的监控探头录下的视频中,马义民再次找到博博在草地上活动的身影。马义民不敢松懈,征采到凌晨5点钟,创造博博再次重新坐上公交车,末了下车消逝在某超市附近。根据马义民供应的线索,辖区派出所在超市附近一网吧内找到离家10多个小时的博博。博博父母得知好后,牢牢地抱住马义民,感激得痛哭流涕。
博博被安全送回家了,马义民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洗了把脸,接着又开始新一天的事情。
对付这样的加班加点,马义民“已经习气了”。他见告,由于白天有本职事情要完成,不能延误,群里很多乞助事变,没有那么紧急的,会不才班后加班完成。均匀算下来,自己一天待在单位里的韶光超过12个小时。
费力努力换来丰硕成果。一年多来,马义民利用视频巡查助侦了故意杀人、盗窃、贩毒、交通闹事逃逸等各种案件多达500余起。
“我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公民警察。小时候,我最爱干的事便是夏天在门口摆一张凉席坐着,听父亲讲抓捕嫌犯的故事。”马义民说,虽然身处“幕后”,但他一样也是与犯罪分子斗智过招。“每当看破犯罪分子躲避追踪的伎俩,探求到锁定他们的线索,我都觉得很过瘾,再苦再累在那一刻都不算什么。”
为爱探求
“家,啊,回家。”10月29日,有智力残障的李华成又哭又笑地表达与家人相逢的喜悦。自责多年的妹妹不顾哭花了脸,抱着哥哥不撒手。
在李华成的回家路上,马义民是“指路人”。2015年12月26日,家住定远的李华成外出走失落,这让他的几个兄妹既自责又难过。每逢节假日,李成华的家人就会外出探求,但苦于无果,遂向一档大型寻亲栏目乞助。节目事情职员找到了马义民,将情形详细奉告。半个多月后,马义民成功比对,找到远在数百里外铜陵救助站的李华成,帮助他和亲人团圆。
马义民有一个特点,只假如跟找痕迹有关的事,他都能很快上手。就拿“寻亲”来说,今年7月,他刚得到利用安徽省公安厅大数据平台“人相识别系统”的权限,就摸索出“细节特色、碎片化组合”等一整套寻人绝活儿。
“找人跟破案找踪迹一样,便是要找特色。”马义民见告,他会找到一批疑似职员,先看耳朵,不像的打消,再看五官,末了从面部的细微特色确认。总之是从哪里不像开始打消,加以细节确认,再利用公安大数据找疑似家人的电话号码,打电话核实,这样准确率非常高。
每天,马义民都利用业余韶光责任帮助救助站进行信息比对,为了方便联系还建了一个“警民救助群”,不到两天,安徽省各地100多个救助站纷纭涌入。考虑到河南与安徽相毗邻,马义民应邀建了“豫皖一家亲”的救助群。目前,马义民帮助“寻亲”的范围已覆盖安徽所有救助站,正向周边省份延伸。短短4个月,已为全国各地400多人成功寻亲。
“有一次我出差回来,创造站里少了16名长期滞留的被救助职员,可真是吓坏了。”合肥救助站站长周俊说,后来讯问得知是马义民帮他们圆了“团圆梦”,不用再流落失落所了。
“马警官太辛劳了,夜里两点了,他还在探求线索。”河南项城救助站站长田地常在“豫皖一家亲”群里留言,让河南的群成员每周一集中发一次信息,不要催他,不要让他太累了。
很多被救助者亲人想要对马义民表达谢意,一位女儿走失落多年回了家的有名画家要为他专门创作一幅画;有的要重金酬谢;有的要驱车约请他旅游……都被马义民逐一婉言回绝。
“看到他们久别相逢、梦想成真,我的心里也暖暖的,这就够了。”马义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