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电器阁下房屋外墙上依稀可见的标语
曾经的一家新飞电器专卖店正在招租
新飞集团是持股新飞电器10%的小股东
2012年,新飞电器将标志从老鹰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但这个新标志让很多新飞老员工不愿接管:“从老鹰改成小鸟,哪有越改越小的!”标志之争,实在折射的是新飞在新旧系统编制转换中存在的巨大不雅观念差异。有靠近新飞的人士评价,新机制履行得不彻底,旧机制又若隐若现,二者交织在一起反而互成羁绊,终极将新飞拖垮。
在河南新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只有两条,个中一条就叫“新飞大道”。虽然新飞总部并不在这条大道上,但依然以其命名,足见新飞曾经之于新乡的地位。当年一句“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语风靡全国,那也是新飞冰箱最辉煌的期间。然而到现在,新飞冰箱已经与那句广告语一起淡出了人们的影象:如今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新飞的家电产品,即便在新乡也不例外。
不久前的一条把久违的新飞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河南新飞电器/家电/制冷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权将于本月28日公开拍卖,起拍价4.5亿元;其余河南新飞电器名下部分地皮、房产及建筑将于7月5日开始拍卖,起拍价1.15亿元。至此,曾经是中国冰箱行业第二名的新飞电器经历了多年的挣扎之后走上了待价而沽的命运。从1984年创立到2018年拍卖,新飞的34年间都经历了什么?近日,北京青年报来到新飞电器总部所在地河南新乡市实地采访。
现状
从找关系拿货到一家都不卖了
路边小店见证新飞变迁
该当说,新乡当地人对新飞这次股权拍卖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前几年新飞工厂歇工那么大。北青报在新乡电器总部周围向附近住户打听,他们对付新飞走到这一步并不惊异。“已经半去世不活好多年了,再不卖也是弗成了,换家管事的没准还能行!”住在新飞电器总部对面二机床宿舍的于大妈清楚地记得,五年前也是夏天这个时候,新飞的厂都停了,工厂没钱开工,工人也嫌挣得太少不干了。
“当时不只全体新乡,连全首都知道了,后来听说是政府折衷又复工了,但没多久就又说坚持不下去了。”她见告北青报,从那之后就再没缓过来。“你看看路边这些小店,原来都是卖新飞的,现在一家都不卖了!”
于大妈说的是新飞厂门口、宏力大道南侧的那些门面房。很多当地老住户都说,十来年前这条街上都是卖新飞冰箱的,从厂里拿不到货的就得从这些店找关系拿,贵点也抢着拿。不过现如今,这些门脸都已经改了行,但很多仍在干老本行卖家电。新飞大门正对面就有四家,靠西的两家一家是格力专卖店、一家是美的专卖店,靠东的一家是入口的大金空调,另一家是美菱冰箱专卖店。
再往东是整条街上唯一一家还挂着新飞电器招牌的,但走进店里也已经看不到新飞的产品,最显眼处卖的是安徽的扬子空调。“新飞早就不出空调了,我们现在卖的都是扬子的。”女老板说。不过北青报看到,这家店里的装潢还都留着新飞的样子,乃至一些扬子空调的价签还用的是新飞的。北青报还在新飞大道中的中原路附近看到一家新飞电器专卖店,但这里则彻底锁上了大门正在招租。
与这些小店一同见证新飞变迁的还有工厂阁下那座新飞大酒店。“可别鄙视这座酒店,当年来等货的人要想住进去可不随意马虎,房间都是满的,得找新飞的人才能开间房!”于大妈回顾起当年的环境依然喜逐颜开。不过,如今这座酒店早已没有昔日的派头,走进去,惨淡的大堂与室外的阳光残酷比拟光鲜。大堂没有客人,只有一名推销洗涤用品的发卖职员正在与前台做事职员谈买卖,希望酒店买些他的产品。
北青报以住客身份打听价格,得到的答复是150元一天。“假如新飞内部人还能优惠吗?”
“给你的已经是内部价了,现在住的人少,谁来都是内部价!”前台做事职员说。
眼见
从要买票参不雅观到无人进出
新飞电器的名誉止步于2013年
出人意料的是,想象中该当是一片败落的新飞电器总部大门口,最显眼的却是大门上挂着的“新新飞,新发展,新飞电器2018隆重开工”的大红横幅。不过据附近的人说,横幅是年初挂上去的了,现在已经很少有工人进出了。常经由这里的路人先容,原来生产的时候,每天不管什么时候,都有穿着蓝灰色工服的新飞工人从大门口进进出出。不过,当日下午三点多,北青报在厂门口待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有人进出,只有一名保安静静地坐在表面看门。对付采访哀求,他表示现在厂里一律不让外人进。但北青报理解到,最辉煌的时候,新飞厂区还是新乡的一个工业游景点,乃至每张票10元钱可进厂参不雅观。至于现在厂内还是否在生产,保安则谢绝回答。
透过厂门,北青报看到,劈面是新飞电器最高大的主楼,但上面的铭牌已经脱落,只能从留下的痕迹能够看出这里曾是“科技中央”。楼前的主广场上最能干的建筑是一台老式双开门电冰箱的雕塑,虽然外表已经斑驳,但上面“新飞牌”三个大字仍清晰可见。冰箱后面是一头垂首老鹰雕像。虽然一个是新飞的企业形象,一个是新飞的拳头产品,但这两个形象被生硬地组合在一起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新飞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听说二三十年了都是这样,反正我一来便是这样!”保安说。
一位从2012年那次歇工后就离开新飞的老员工也证明,“这个雕像可是熟年头了,新飞最辉煌的期间1989年修的,新飞创始人在雕塑后面亲笔题了字。”
厂区东侧的大楼造型也颇为独特,据老员工说这也是老鹰的造型,不过外人彷佛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出像一只鹰。“新飞员工都以这座大楼自满,这在当时的新乡是最时髦的建筑,很多人专门跑到这儿来照个相!”
这座大楼的一层是新飞的产品展区,但如今已经大门紧锁。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展品该当已经好多年没有改换。除了冰箱还有些近几年的新样品外,陈设的洗衣机还都是老式双缸洗衣机,冰柜的展品对着落地玻璃的一壁已经被阳光照射得褪了色,看上去熟年头了。
展厅门口的长廊对外传播着新飞的企业文化,下面展示着新飞得到的各种技能专利,上方则从房顶悬下32条记述着新飞辉煌的大事记:1984年新乡冰箱厂成立;1992年推出“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语;1996年建起中国第一个年产60万台全无氟冰箱生产线;1998年新建年产100万台冷柜生产基地;2007年新飞主导中国首个杀菌电冰箱标准;2013年新飞冰箱首批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央的CQC除菌认证……然而,统统名誉到2013年戛然而止,之后再没有记录。
从厂门口东侧的一处栅栏看进去,新飞电器的厂房大门紧闭,不见灯光。近处的破旧房屋外墙刷的白灰墙上斑驳的标语隐约可见“新飞靠我们振兴,我们靠新飞发展”。
追溯
从国企到外企
新加坡集团从入资到绝对控股
新飞的前身是创立于1958年的军工厂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由于产品单一,到1983年时工厂已经亏损数十万元。也正是那一年,新飞创始人刘炳银接任这家小厂厂长并开始探求脱困之路。他在一次出差中,看到了在大城市颇受欢迎的电冰箱,他觉得这个东西有潜力。一年后的1984年,新乡冰箱厂成立。那时候,恐怕很多新村落夫乃至还不知道电冰箱为何物,但刘炳银确实有眼力。
1986年,刘炳银将一条飞利浦电冰箱生产线引进厂里,开始制造“新乡飞利浦”冰箱,“新乡飞利浦”也正是“新飞”品牌的由来。
新飞押宝押对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电冰箱在中国市场迎来爆发期,新飞完全地遇上了这段黄金期。1988年,成立四年的新飞冰箱无论发卖收入、利税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税指标全部位居新乡市首位。此后新飞冰箱更是一起向上,一度稳居河南省工业第二位。
“那时一台冰箱的利润就能顶普通工人一个月人为,新飞一年生产好几百万台冰箱,你算算!”于大妈的老伴退休前就在新飞,新村落夫一个月挣三四百时,他就能挣一千。而新飞人真正的福利还远远不在人为收入而在冰箱票,那时候一张冰箱票轻轻松松就能卖四五百元。“那时候在全体新乡,穿着新飞事情服的都会被高看一眼,谁家找工具找到个新飞的,百口都能随着沾光,过年过节发的米发的肉自己吃不了都往亲戚家里送!”虽然于大妈愉快地回顾着,但现在她后悔让儿子也进了新飞。
这种转变究竟涌如今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好——新飞的衰落开始于2010年前后,但在2000年已经开始显露问题,而这统统都被新飞人归结于1994年那次改制。当时,为了借鉴沿海地区的成功履历,出台了“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计策,新飞冰箱毫无疑问地成为试点。在政府的撮合下,新飞冰箱变为中外合伙公司,代表新乡市政府的大股东新飞集团控股49%,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和酒店投资发展商丰隆集团持股45%,剩余6%的股份由河南省驻新加坡办事处创办的新加坡豫新电器持有。
外资参与初期,确实给新飞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包括新飞曾引以为豪的百万台无氟冰箱生产线,便是新加坡方面入资往后的成果。仅仅一年之后,新飞已经成为全国主流冰箱品牌,与海尔、容声、美菱并称中国冰箱行业的“四朵金花”。
然而,新飞命运的再一次改变是在2000年。当年,新加坡丰隆集团收购了由河南省驻新加坡办事处创办的新加坡豫新电器,后者所持有的新飞电器6%股权也落入丰隆手中,这使得新飞电器的控股权属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加坡丰隆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新乡市政府掌握的新飞集团持股49%。再之后的2005年,新飞集团又将手上39%的国有股权低价转让给了丰隆集团,仅持股10%至今。从此,新加坡丰隆集团持股新飞电器90%,得到了绝对掌握权。
在新飞从国企一步步变为外企的过程中,很多新飞老员工仍在怀念新飞当年的辉煌。
关注
从老鹰到海鸥
标志之争折射新飞兴衰
“你假如几年前来这里,大门口还不是这样,上面的标志是新换上去的。”新飞电器的保安见告北青报。2013年新飞涌现过一次工厂停产的风波,后来就把大门上的牌子换了,原来便是通俗俗通的厂名,现在带着彩色标志。原来科技大楼上的那只老鹰标志也被拿下来了。
“标志一改,新飞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前述那位2012年重新飞离开的老工人坚持认为当初就不该改牌号。“这不一改企业就完了?”他说很多像他这样从当年过来的老工人都认为错就错在了改牌号。“当时连广场上的雕塑也想改,可老员工都不让才没改成!”
据理解,新飞电器的标志迄今经历了两次变革,头一次是2005年,那次变革不是很大,依然保留了老鹰的形象,但将原来僵直的老鹰翅膀略微上翘,根据新飞电器自己的说法是,“新LOGO更富动感和活力。”而到了2012年,新飞再次改进LOGO,新标志跟原来已经毫无关联,威猛的老鹰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但也正是这个新标志让很多新飞老员工不愿接管:“花里胡哨的没了特色,关键是从老鹰改成小鸟,哪有越改越小的!”
这位老员工私下向北青报透露,第二次调换LOGO之以是这么彻底,实在有着深一层的缘故原由。当时新飞电器的新加坡控股方与新飞集团在新飞品牌利用权上涌现了抵牾,“两家都在生产新飞品牌的产品,消费者根本分不出哪个新飞是哪家生产的!”
后来据称是在政府的调度下,新加坡丰隆旗下的新飞电器拥有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新飞”品牌利用权,而新飞集团则拥有小家电产品的“新飞”品牌利用权。而新加坡股东方面为了在市场上对“两个新飞”作进一步区隔,索性在2012年推出了全新的标志,不仅标志完备改变,而且英文FRESTECH也被改成了FRESTEC,后者少了一个H。
只管如此,老鹰元素至今在新飞电器厂区依然随处可见。如今在新飞电器厂区的大门口,一只垂首的老鹰石雕高高耸立。而在大门东侧那个曾经是新乡市标志性的建筑听说也是老鹰形象,而且在顶层屋顶上镂空雕刻的老版新飞雄鹰标志依然清晰可见。
标志之争,实在折射的是新飞在新旧系统编制转换中存在的巨大不雅观念差异。有靠近新飞的人士评价,新机制履行得不彻底,旧机制又若隐若现,二者交织在一起反而互成羁绊,终极将新飞拖垮。在从国企变身外资的过程中,“新加坡资方不懂家电行业只是纯挚的财务投资”一贯为很多关心新飞的人所诟病。但外方近几年在新飞上并没有赚到钱也是事实。今年4月13日,丰隆亚洲揭橥声明宣告重新飞撤资,其表露新飞2016年、2017年的亏损额分别为1.207亿新加坡元和1.285亿新加坡元。
本版文并摄/本报 张钦
释疑
此“新飞”非彼“新飞” 新飞集团已“升格”央企
新飞电器的重整使得其在外界看来已经徘徊在破产与非破产之间。而这却引得了另一个“新飞”的不安,那便是现在持股新飞电器10%的“小股东”、昔日控股新飞电器的新飞集团。
6月13日,新飞集团对外揭橥声明,称新飞集团和新飞电器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单位,新飞电器的破产重整不会对新飞集团的正常经营造成任何影响。北青报理解到,在新飞最辉煌的期间,新飞集团曾代表新乡市政府作为大股东对新飞电器控股。不过,经由此后的一系列股权变动,如今新飞集团对新飞电器仅持股10%。
而新飞集团本身的归属也发生了巨大变革:2011年新飞集团被划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后者的全资子公司,完成了从地方企业到中心企业的“升格”。北青报来到位于新乡市华兰大道的新飞集团总部门前,由于华兰大道正在修路,新飞集团正门已经封闭,员工只能从东侧的一家药厂的大门进入。只管如此,主楼上“新飞集团”四个大字和那只雄鹰标志依然显眼,而大门口上的“航空工业”几个字则更引人瞩目。
从属于航空工业机电系统后的新飞集团,如今是一家以冷藏车、房车、豪华车改装为主导业务的企业,拥有河南省“专用汽车工程研究中央”,还是中物联冷链委首批CCLC冷藏车认证平台认证企业。2015年,新飞集团并购了欧洲冷藏车隐形冠军“Lamberet”,新飞集团更是变身为跨国企业。尤其是在房车领域,新飞集团目前已经与福建奔驰、南京依维柯、上汽大通等建立了互助关系,并得到改装授权资质。
北青报把稳到,随着新飞集团与新飞电器的关联越来越远,二者在企业标志上也已经明显区隔。目前新飞集团依然采取着老新飞的雄鹰标志,而新飞电器的标志则已经几经变换。“虽然新飞电器的标志看上去觉得更时尚一点儿,但基本没什么特色了,连很多新村落夫都不一定认得出。”一位新乡当地人见告北青报,在他们心目中,还是那个看上去有些凶猛的老鹰是真正印象中的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