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姓名:漆先玉
生卒年月:?—1934
籍贯:安徽金寨沙北村落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担当职务:1933年,任红四方面军31军九11师参谋长。
捐躯经由:1934年,于四川病故。
(注:年代久远,资料尚待核实)
漆先玉的侄孙漆武在安徽合肥庐阳区事情,在7月22日下午看到今日头条和新安联合发布探求义士后人的文章,通过新安项磊与头条寻人取得联系。由于已找不到义士证明,漆武通过当地政府及村落委会,开具了支属证明。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义士陵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是全国安葬红军义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义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义士,个中无名义士17225位,捐躯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贯红军义士218人。根据今日头条事情职员与陵园方的梳理,共有30位安徽六安籍义士的资料,他们大多是在四川作战中捐躯,这个中就有漆先玉。漆先玉义士是安徽金寨沙堰村落人,于1933年在四川作战大胆捐躯。(资料有出入,现已查证。)
后人漆武在村落镇里开具的漆先玉义士证明
新婚五日归队作战,从此再无音讯漆先玉义士原名漆先棫,在堂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大,四兄弟分别为漆先玉(曾用“棫”字)、漆先材、漆先丰(曾用“枫”)、漆先梓,他们兄弟四人名字里都有一个“木”字,后“漆先棫”改名“漆先玉”。
在漆武年幼的时候,就常听爷爷漆先梓提及大爷爷的故事——漆先玉义士参加革命比较早,刚开始家里人尚不知情。直到村落里开展叛逆活动,参军的秘密才公之于众。入川前,漆先玉一贯在麻城参加战斗。有一次,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挎着盒子枪回家探亲,一回到家乡,刚进村落口,就受到家村落夫的热烈欢迎。大家对革命者都充满敬意。
1931年,漆先玉新婚5天即归队参战,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从爷爷的讲述里,漆武能够感想熏染到大爷爷征战疆场的神武英姿,以及家里人对其常年征战在外的顾虑。
不知忠骨何处寻,念念不忘兄弟情解放前,部队派人给漆先玉家人送来了光荣证和抚恤金,家里这才得知大爷爷已经在四川捐躯了,然而却打听不到他的着落。爷爷说,山里有“无后为大”的风尚,就将大伯漆德环过继到漆先玉义士名下,延续喷鼻香火。爷爷的另一位堂兄弟漆先材也在大爷爷之后参军,曾任某部队炮兵排排长,转战南北,捐躯疆场。
两个哥哥都征战在外,尸骨未归,一贯是爷爷心中的遗憾,直到他九十岁去世,还对兄弟们念念不忘。这份浓浓的兄弟情,也令漆武十分冲动。
义士英魂归故土,家国精神驻心间漆武的大伯漆德环也已是年近七十岁老人,认了一辈子的“父亲”却始终未曾谋面。如今,在得知漆先玉义士忠骨的着落伍,家里人很欣慰,他们正准备前往祭拜,以表达哀思和崇敬之情。漆武先容,家乡安徽六安金寨县斑竹园镇走出了许多老红军,仅漆氏家族1955年就有两人被付与将军军衔,分别是漆远渥和戚先初(漆先初,参军时误将“漆”写成谐音“戚”)。在竹园镇阁下山坡上,建有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的“革命义士纪念碑”。如今得知了漆先玉安眠之地,家里人想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义士陵园和金寨革命义士纪念馆里,有关漆先玉义士的资料进一步对照和完善(目前现存资料存在出入),将漆先玉义士的英雄业绩不断发扬,这也是对亲人的交待。
斑竹园镇陈设馆里有关漆先玉的资料 注:目前现有资料存在出入,需进一步对照完善
“作为后人之一,我从小就为漆先玉义士感到光荣和骄傲,特殊是爷爷每次提到大爷爷都是很敬仰的口吻,我们将把大爷爷这种家国精神、革命精神一贯传承和弘扬下去,教诲后人、勉励后人。”
思念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赤色基因,讲好赤色故事;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探求革命义士后人”项目,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义士陵园、新安、六安新周报、六安广播电视台等互助共同发布“探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义士陵园革命义士后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探求义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浸染,今日头条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探求革命义士后人媒体同盟”中来。
如有红军革命义士后人干系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探求革命义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5834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