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义士的后人在墓前祭奠。
受访者供图

一封分外来信,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一封寻亲信揭开11位湘籍烈士的英雄旧事 汽车知识

11份泛黄档案,隐蔽着11个壮怀激烈的英雄故事。

一封穿越75年的家书,一座耸立在村落民心中82年的丰碑,两名原籍信息成谜的义士,四位仍待亲友前来探求的英雄。

……

近日,新华逐日电讯追踪采访一段为义士“寻亲”的经历,带您走近11位湘籍义士的英雄往事。

揭开尘封的历史

今年5月,湖南省委紧张卖力同道收到一封分外来信。
两名老红军后代、义士寻亲志愿者在信中说,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义士陵园埋葬了12名湖南籍师团职红军义士,自从1951年迁葬到陵园,义士亲人和原籍地政府从未前来祭扫,个中有6人没有登记在湖南革命义士总名录中。
来信提出在得当时候组织义士家乡人和亲人前往陵园祭扫、为6名红军补发义士证书等要求。

湖南省委紧张卖力同道随即哀求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抓紧核实干系情形,做好义士身份认定事情,以告慰义士英灵。
我们立时组织职员前往河北理解情形。
”5月24日,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易德才带队前往河北、山西,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拜访,核查干系情形。

“经由核查,志愿者反响的情形与实际有些出入。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事情职员见告,一是颜隆茂义士的原始档案记载其籍贯为“湖南省莲花县”,莲花县历来属于江西省辖区范围,这一信息迅速被通报给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由他们连续核查。

二是经多方核对,这12位同道的信息此前均已录入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管理系统,认定为义士身份。
11名湖南省籍义士中,7人的《义士证明书》由湖南有关部门发放,4人由河北方面发放。

三是并非没有义士亲人前往陵园祭奠。
据最新理解到的情形,刘桂云、周万成、范坚才、郭陆顺、蓝芳、吴强、喻忠良7名义士的支属都已联系上。
个中,郭陆顺、吴强等义士的支属此前曾多次前往陵园祭奠。

吴强义士的孙子吴一挥生活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这位66岁的老人见告:“家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收到爷爷捐躯的噩耗,后来知道他安葬在石家庄一处陵园。
当时条件有限,1983年才开始到陵园祭奠,此后每隔一两年去祭奠一次。

湖南省多位市县史志办卖力人见告,作为赤色热土,湖南的义士数量多,很多市县义士陵园有专门的纪念碑,镌刻义士名字,供后人祭奠。
每逢清明,部分义士的亲友会选择在当地陵园祭奠,刘桂云、范坚才等义士的亲友祭奠属于这种情形。

“只管核实的情形与志愿者来信反响的有所出入,但这封信帮我们开启了这次义士‘寻亲’之旅,揭开了尘封的历史,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组织家乡人前往陵园,追思和祭奠伟大的先烈。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事情职员说。

痛击日寇,收复县城,李云龙式的军人

1954年建成的华北军区义士陵园,占地21万平方米,树木葱茏,庄严肃穆。
这里安葬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也长眠着马本斋等革命义士,是思念在华北地区捐躯义士的紧张纪念陵园。

走进陵园档案室,打开一个个铁皮柜,事情职员李媛媛小心翼翼地取出档案,供我们翻阅。
打开档案袋,抽出泛黄的纸张,11位湘籍义士的故事在面前垂垂展开。
李媛媛说:“抗日战役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华北大地成为敌后抗战的倔强堡垒,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些湘籍义士便是代表。

刘贵荣,湖南茶陵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参加强渡金沙江等战斗,生平7次负伤。
1937年奔赴抗日前哨,一度率部收复灵寿县城,在洪子店战斗中击溃5倍以上的敌军。
1941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九团团长,率部在多次战斗中痛击仇敌。
在1943年的黑水窑战斗中,消灭日寇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弹药和军用品17车。
当年10月,在日寇反扑报复中,刘贵荣和持续战士遭敌合围,不幸中弹捐躯,时年32岁。

大胆无比,富有打算,收复县城,担当团长,这不便是李云龙式的军人嘛!
采访期间,多名人士不谋而合提到这一点。

郭陆顺,湖南浏阳人,1927年入党,生平参加作战上百次,负伤11次。
1937年赴抗日前哨,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下属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4月初,马本斋所在部队遭日伪军围困的危急时候,郭陆顺率部成功接济,自己身负重伤。
1939年10月,郭陆顺调任冀中回民支队政委,同司令员马本斋紧密互助,取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战斗胜利,被冀中军区司令员赞赏为“模范政治委员”。
1942年,在青县大城地区战斗中光荣捐躯,时年28岁。
“家人回顾他,说他身上好多疤,我们因他而自满。
”郭陆顺的侄孙郭启华老人说。

欧阳波平,湖南人,参加过长征。
抗战期间,在冀东分区卖力军事培训事情,坚持边打仗、边传授教化,培养了一批军事本色较好的干部。
1942年7月,担当晋察冀军区十二团一营营长的欧阳波平率领全营参加了干河草伏击战,制造潘家峪惨案的100余名日寇被歼灭。
同年,他不幸捐躯,时年30岁。

蒋鸿高,湖南人,1931年入党,参加过长征。
抗战爆发后,参与组建晋东游击队、九龙支队等地方抗日武装,并任九龙支队支队长,曾率部在平定县张庄镇与3倍之敌交火并得胜。
1939年3月26日,在演习新兵时为救护战友壮烈捐躯,时年30岁。

……

三两行字便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一场场艰巨卓绝的战斗和壮烈伟大的捐躯。
相对付他们壮阔的生平,历史对他们的记载太少太软弱。

“许多义士战绩彪炳、人生壮阔,但革命年代,条件所限,他们的档案记录只有两三张纸,信息不全,多年来我们努力探求,争取尽可能地完善信息。
”李媛媛感慨。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次义士“寻亲”过程中,湖南省委宣扬部、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通过到原籍地、捐躯地实地拜访,加上媒体联动,一些义士的档案信息得到丰富,例如蒋鸿高义士捐躯地点的改动、吴强和范坚才义士照片的补充等。

一座村落民自发立的丰碑

义士长眠,后人常念。

今年6月9日,在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组织下,30名义士支属、故友、家乡干部代表赴华北军区义士陵园,祭扫11位湘籍义士。

“爷爷,端午节快到了,我带来了家乡的粽子,请您尝尝家乡味道。
”站在吴强义士的墓前,吴一挥老人以这种办法祭奠先人。

“爷爷和奶奶感情很深,爷爷投身革命经历了很多艰险,奶奶在家坚持,一贯牵挂着爷爷。
”66岁的吴一挥眼含热泪说,爷爷参加革命后,奶奶余银喷鼻香在困苦中独自带大孩子,替爷爷奉养双亲,直到1950年才获知丈夫捐躯的噩耗。
1995年去世前,老人一贯居住在两间木屋里,由于那里留着她和丈夫的幸福回顾,老人一辈子割舍不下。

祭奠当天,吴一挥的老伴龙月珍还带来女儿吴竞争写给曾祖父的信。
苍松翠柏间,龙月珍捧着三张信纸,用乡音代女儿诉说对曾祖父的思念:“今年,已是您走后的第75个清明节了,一贯想给您写封穿越时空的家书,给您讲讲我们的故事,寄去我们对您深深的思念……曾祖父,您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91年过去了,今年已是我们党的百年华诞。
而您的初心今犹在,党的义务也始终未曾改变。
如今,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将连续踏着您的足迹,立足新出发点、新征程,永不止步!

龙月珍声音哽咽。

在郭陆顺义士墓前,他的侄孙郭启华和老家永和村落村落干部刘雷播放了家乡孩子特意录制的一首歌曲。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肚量胸襟,随着毛主席随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表达对先辈的敬意。

“家乡变革很大,乡亲们富了,家家盖起了新楼房,家乡公民一贯记住您,因您而自满。
”刘雷说。

在寻访中,另一个动听故事也浮现出来。

在查阅蒋鸿高义士档案时,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事情职员创造这样一条信息——“山西党史办提出:捐躯地点应为昔阳闫庄村落,不是平定县。
”根据这条线索,他们立即驱车赶往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通过查阅地方志、拜访知情人士,意外地理解到,在昔阳县闫庄乡陈村落,当地公民为纪念蒋鸿高义士,专门立了一座纪念碑,多年来一贯自发祭奠。

6月19日,在陈村落的通村落公路旁,见到了一座高约1.8米的纪念碑,正面写着“蒋支队长鸿高同道纪念碑”,背面刻着义士平生业绩。
卖力记录村落史的赵录明确叟见告,1939年3月26日,蒋鸿高在陈村落附近演习新兵,一名战士太过紧张,拉响手榴弹却未投掷出去,千钧一发之际,蒋鸿高夺过手榴弹,并把战士挡在身下,手榴弹在他脱手瞬间爆炸。
蒋鸿高为救护战友壮烈捐躯,群众把他埋葬在村落里,并立碑纪念。

“他舍身救人的精神,让村落里百姓永久崇敬,父辈多次讲他的故事,我读小学、中学时,险些每年清明都会跟随村落里人、老师和同学来祭奠他。
”赵录明还见告,由于修路旧碑涌现沉降,2003年,一位叫赵满仓的退休干部张罗资金,为义士在高处立了新碑。

在昔阳县县城的一个普通小区,见到了96岁的赵满仓。
老人听力不太好,但谈到蒋鸿高义士,声音大了起来。
陈村落是赵老的家乡,蒋鸿高义士捐躯时,14岁的赵满仓是村落儿童团的成员。
只管时隔80余年,他仍能回顾起蒋鸿高亲手教他打枪的画面,记得他的身材、长相、体态、口音。

“他人很随和,性情活泼,在村落里带我们这些孩子唱歌,教我们搞军事演习。
”说到这些细节,老人脸上浮出笑颜,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光阴,“80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很想他。

“他什么地方打动了您,让您这么多年一贯记住他?”我们问。

老人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十多秒,忽然努力挺直腰,浓重的山西口音脱口而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探求仍在连续

截至发稿时,11名义士中,7名义士的亲友已经联系上。
欧阳波平、蒋鸿高义士只找到战友或战友后人,袁子清、谭云义士的亲友暂未找到。

“蒋鸿高义士的档案只记载了籍贯在湖南,没有明确到市县,听说也没有成家,以是一贯没有找到后人的干系线索。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事情职员见告,根据赵满仓老人的回顾,蒋鸿高是洞庭湖人氏,参加过平江叛逆,结合从军韶光,推测他可能是湖南省平江县人,但只限于推测。

“那个年代捐躯的很多义士有个共同特点,便是都很年轻,齐心专心报国,没来得及成家,没有嫡系后人,现在寻亲就很难进行。
”华北军区义士陵园党委布告任兆元说。

相对而言,为欧阳波平义士寻亲的故事更为弯曲。

6月19日深夜,听说我们在寻访欧阳波平义士的故事,一位叫董连辉的志愿者赶到石家庄,接管了我们的采访。

董连辉是《廊坊都邑报》的副总编、新闻调查中央主任,他的四姥爷李方州曾担当中共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布告,1942年被日伪军当众杀害。
因没有嫡系后人及化名等缘故原由,当地党史对李方州的记载不多,董连辉从2004年开始挖掘先辈的历史,并在寻访过程中获悉欧阳波平与李方州并肩作战、感情深厚,于是开始理解欧阳波平的业绩。

根据他的寻访查证,欧阳波平是公认的“神枪手”,长于打伏击战。
发生在冀东的白草洼、干河草、彭家洼等经典伏击战,他都参与了。
生活中,他多才多艺。
董连辉采访到多位与欧阳波平有过打仗的抗战老人,以及多位冀东革命先辈的后代,他们都回顾他“人长得帅,热爱生活,喜好整洁”“儒雅随和,办事干净利落”“特殊能打仗,霹雳伏击出其不虞”。

1942年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欧阳波平指挥全营获得胜利。
但在打扫沙场时,由于警卫员枪支走火,欧阳波平不幸捐躯。
战斗英雄以这样的办法离世,实在令人唏嘘。

更让董连辉感到遗憾的是,据他理解,欧阳波平捐躯后,始终没有亲友祭扫。
“我到处寻访,得知他的档案中一没有记录家乡详细信息,二没有亲友信息,以是很可能家乡亲友不理解他捐躯的事情,祭奠就无从谈起。

受欧阳波平英雄业绩和人格力量的感召,加上四姥爷亲情所系,董连辉近年来多方寻访,希望能找到义士的亲友。
“我大舅跟四姥爷李方州共事过,但他于1993年去世,据他的半子回顾,老人生前说欧阳波平的老家可能是湖南一个带‘平’字的县,我查遍湖南所有县市区名称,初步锁定平江县,给平江县民政局、史志办多次打电话查找,还是没有结果。

后来,他在一位军史研究学者的著作中看到,欧阳波平的籍贯显示为平江县。
他多次电话联系作者,讯问此项记载源自哪里,但没有得到确定答复。
“有可能来自网络线索,乃至源头是我的文章。

2019年,有热心网友在他博客留言,称欧阳波平可能是平江县三市镇低坪村落人,由于这个村落都姓欧阳。
董连辉往当地打过多次电话,同样没有结果。
近日,也与该村落联系,并供应欧阳波平照片,奈何年月已久,没有人认识这位义士。

“探求这么多年,但可能条件本身就错了。
”董连辉与多位抗战史学者研讨,有人认为欧阳波平大概是化名,当时敌后沙场环境非常残酷,为了自身和家人安全,一些八路军干部对外用化名,战友之间也不称实际职务,乃至连家人都不知道化名的情形。
同时,考虑到大舅的回顾比较模糊,又是二手信息,欧阳波平的家乡是否是平江也要打问号。

“最近,有学者对我说,欧阳波平是有文化的人,有报国之志,大概名字便是源自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句话让陷入寻亲困顿的董连辉得以释然,“实在找不到后人也没紧要,只要我们能记住他、传承他、守护他的义务,英魂就不会寂寞。
”(周楠)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