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两篇关于粤语盛行音乐快歌和舞曲的出身和丰硕,彷佛再不能够躲避谈谈中国人比较喜好的慢歌。
这是《听粤语盛行音乐101》,什么种类的音乐都不须要知道,先分什么是快歌,什么是慢歌(然后什么是中板歌)就好了!
恭喜!
你的天下开始精彩!

在《听粤语盛行音乐101》里,最随意马虎入手(和入耳朵)的是我说的“白痴情歌”。
但我绝对没有贬义去用这个词,我真的以为白痴挺好的,以是我们为电影《人细鬼大》里做过一首插曲《纯情白痴》,完备是歌颂它的。
当然,品味会从101开始,逐步变得更好,追求比白痴更多、更有趣的元素和质感,变得越来越有型!

粤语盛行慢歌演变的历史你理解若干 休闲娱乐

这样,慢歌就会越听越深,无论歌词和音乐都是。
有内涵的情歌是最受尊重的。
然后,就有些歌曲,是比较深奥的,抽象的,或音乐很难的;这些歌曲不一定因难堪就一定好听,就有如白痴情歌不一定随意马虎就一定难听。
我比较推举的是中间的,由于这都是能经受得住韶光磨练的歌曲,常日都会在音乐天下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歌曲一定假如好听的,分别只是每一个人的耳朵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不同!
但音乐是有准则的,要不然,就基本上不用去说了!
你听你的,我听我的,说完,再见!

我们这次也是从1977年提及,由于这是我说过的粤语盛行乐坛开始热闹起来的时期。
之前一个许冠杰从学校红到社会,从乐队红到solo,从英文歌红到粤语盛行音乐,从电视红到电影。
到了这个时候,开始有其他人陪他一起玩了。

转型过来粤语盛行乐坛加入阿Sam和顾嘉煇的几个不同音乐形态的歌手,基本是四大类:一、从台湾来的;二、本来便是唱广东歌的;三、本来是唱普通话国语时期曲的广东人;四、本来是唱英文盛行歌曲的。

但是大部分转型成功的都是第四类。
但你们耳朵要好好地去分辨,由于这四类都有不同的唱歌方法,让1977-1983有点混乱。
但好歌,在这时候真的开始盛放了。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这些歌曲紧张有分:1、哲学性的;2、英雄气概的;3、爱情的;4、励志的。
我们也用一篇文章聊过励志的歌曲,和用一篇文章聊过英雄觉得的歌曲。
当然,也有很多歌曲把个中一两类型混在一起,如果做得好的话更得民气。
以是,如果我之条件过的,我就可能在这里不提了。

1977年

这是属于罗文的一年,52个星期里面最少有8-9周,是他的歌曲拿到第一位的。
他从日本回归喷鼻香港是光荣的。
如果你要用我之前说的四类歌手来说,他该当算是第四类的,由于他在日本之前已经在喷鼻香港唱英文歌了 (乐队名字叫《Roman & the Four Steps》),但他带点粤剧的唱腔又让你想起第二类歌手,然后他和沈殿霞组过的《情侣合唱团》却是唱普通话国语的时期曲。

大概他繁芜,大概他多才,以是大红!
怎么都好,这难得一身好本领的歌手,雄霸盛行榜,而那是让我感想熏染到我以为超好听的第一首粤语盛行慢歌,哲学性的《家变》。

“变幻才是永恒”

家变 – 曲:顾嘉煇,词:黄霑,唱:罗文

那个时候,我刚刚进入异国中学,听到这首歌曲,第一让我惦记家乡,我被它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打动了。
煇哥从第一个音开始就紧扣着你的感情,而霑叔每一句都哀求你想通想透人生是什么东西!
当年来说对一位初中生来说,它是一首烧脑的作品,越听越好听,远远离开我之前说的所谓白痴歌!

《玉轮代表我的心》的前前后后,不知道有多少歌曲用上了玉轮在歌词里扮演某一个角色;连姚谦大师在许多年后,也帮我写了一首《玉轮说话》。
霑叔一句:“月缺后月重圆,缺后月重圆” 在副歌里,,让我们去思考在这个一直变革的宇宙里,我们该当如何存在于我们的人生里呢?特殊如果大家有跟进漫威的《Loki》(洛基)电视剧,Owen Wilson演的Mobius 和全体TVA 相信的 “existence is chaos” 理论,更显得霑叔的1977年的歌词实在走得很前。

这首1977年的经典,加上汪明荃在同名剧里,演的洛淋,切实其实是新女性的icon,任达华Simon在那个Disco年代,也很iconic地演一位同性恋的帅哥跟家庭的轇轕,叨教一个20世纪七十年代大众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的剧还可以更前卫吗?

但是单独来说《家变》歌曲的成功还是归功曲、词和唱。
这个铁三角创造了很多经典,这是第一首。
虽然“变幻才是永恒”这金句歌词,还是连续包含着我们人生的哲理,不变的是这首作品的本色和地位!
它的编曲有如歌词,很大,很orchestral;煇哥的钢琴风雅得让你无法抗拒。
但大概它比较深,同是罗文唱的,比较大略和随意马虎一点的《小李飞刀》就在盛行程度上赛过《家变》,但能够受得住韶光磨练的却是《家变》。
如果你迷恋过《小李飞刀》,是时候好好静心地听听《家变》。

“升得高的終於都會低墮”

大亨 - 曲:顾嘉煇,词:黄霑,唱:徐小凤

第三类转型到粤语盛行歌曲的代表人是徐小凤,以是她的唱歌方法又跟其他几位歌手有不同的地方。
当年所有人都把她与白光小姐比较,但我怎么听都不太像,白光比徐小凤更有风情,声音里有swing,其余一位翻唱葛兰的喷鼻香港歌后和影后更像白光。

但我以为技巧方面小凤姐找到一种很属于她自己的方法去处理粤语盛行歌曲,这是更主要的。
但好奇,不知道如果本日白光小姐还在,或当年她没有退休,她唱粤语盛行歌曲会是怎么一回事?一定会很好听!

但在这么多高音歌手的时期里,徐小凤一枝独秀地拥有一把好低音,而且很压台、风趣、非常端庄,让她很快离开歌厅的舞台,摇身变成粤语盛行歌曲的一位歌后。
哪怕不是最前卫的那一位,她的盛行程度还是很高。

拿她和甄妮比较是由于两位都有很丰富的演出履历,以是当一首好歌到了她们手中,她们一定不会轻易摧残浪费蹂躏!
但当然两人有着巨大的分别。

《大亨》便是这样一首歌。
黄霑再在他人生的高峰期里,一句金句后又来一句金句。
《大亨》歌词回绕对麻木对物质的追求反响当时1977年社会的猖獗。
歌曲差不多刻下未来很多首徐小凤的内容方向,大概人们以为她有这个高度去哲学化地表达这些民气理论。
虽然小凤姐,跟罗文一样,不是情歌圣手,但她拿到这个哲学性的代言人也是难能名贵的!

副歌里的 “ 何必呢?”,实在很难填广东话的,由于旋律线条更像普通话,国语歌,大概是煇歌特殊为徐小凤设计的。
但最厉害的是霑叔可以想出这绝妙的三个字,包含了这首歌曲的意思!
如果是其他人唱,可能有点怪,有点普通,但到了小凤姐的口里,一点都不通俗,真的是一个难得的组合!

“石头他朝成翡翠”

每当变幻时 - 曲:周蓝平, 词:卢国沾,唱:薰妮

技能上,这是一首时期曲,不是一首粤语盛行歌曲,但是刚好1977年还有这种怀旧风,加上卢国沾大师没办法推搪的人闹事理,这首情歌+哲学歌曲就走进来了。
它更让你想起徐小凤的风格,但这次不是小凤姐,是薰妮。
你要用我的艺人解码去解密一下这位姐姐,她确实有点第8号觉得的,大概没有甄妮姐姐那么高浓度的性感,但这是她的魅力所在。
薰妮是一贯在唱粤语时期曲的歌手,但是到底她有没有真的转型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种曲风一贯留在徐小凤很多成功作品里,然后跨入上世纪80年代。
但真的除了小凤姐可以carry这样的曲风但又被人接管的,真的很难再有人可以 (邓丽君用不是演歌的方法去唱演歌是一个特殊的例外,以是不算),实在当时已经不是这种歌曲的时期了。
但卢国沾的歌词一时无两,把一首老歌演化成黄金,断定了这是粤语盛行歌曲的哲学年。
点歌成金,真的不随意马虎!

没办法,潮流总是走在市场前面。

卢国沾大师这里的“变幻”又跟黄霑大师在《家变》里的“变幻”有所不同。
卢国沾完备活在大部分人活的韶光线上写这首歌,也便是为什么它这么受欢迎的缘故原由,但黄霑有点抽离出去我们的韶光线,写出万物一定的变革,人生是那么的transient,让两位大师在不同的角度看人生。
有如歌曲音乐的分别一样,两个不同的“变幻”,一个是小的,一个是大的。
而且一个用了日,一个用了月,也是很有趣的比拟!

1977年的夏天暑假,我回到喷鼻香港在听到这些歌曲以前,已经听了半年的《Songs In The Key Of Life》(Stevie Wonder)和《Blue Moves》(Elton John)了,但依然陶醉于《浪子心声》(许冠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罗文、关菊英)里面所有的歌,居然没有神经分裂,转头看真是一件神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