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经由这一道道工艺处理,分离成有机物、无机物、油脂和水,无害化处理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南操场,一个围起来的玻璃房特殊显眼,这便是厨余垃圾智能分布式处理中央。
西南交大两个校区的厨余垃圾全部都是由它进行“消化”的,目前每天处理20吨厨余垃圾。

这个玻璃房内,布局着初拣和分解厨余垃圾的一系列设备,全程密闭生产,“经由生物质分离器分选后,进入浆料脱水机粉碎制浆,再进入卧螺离心机脱水、除油,就会产生渣料,这些渣料做成蛋白虫,可以用来喂黑水虻。
”据先容,不能被降解的塑料袋等会在第一轮被分拣出来。

吃进垃圾吐出本钱 汽车知识

厨余垃圾由于其臭味而广受诟病。
然而,在这个玻璃房的周边,却少有闻到臭味儿。
由于有这个玻璃罩着,让全体屋子处于负压状态。
全体玻璃房内部环境,都在进行着动态监控,“二氧化碳、PM2.5、湿度、温度、硫化氢、一氧化碳和氨气,数据实时更新,当下方显示绿色的‘舒适’时,解释玻璃房内的空气是达标的。
偶尔在运送厨余垃圾的车辆进出时,一些数据会显示黄色,这便是提醒我们须要加大除臭力度了。
”据理解,硫化氢和氨气等,是臭味儿的紧张身分,这些指标的监控特殊主要。

实在,闻不到臭味儿,另一个缘故原由是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据理解,产生渣料的同时,也会进行废水生化处理,“我们会加入药剂或者生物菌种,降落COD和BOD浓度,达到学校污水管网的排放标准。
”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的污水,直接进入学校进行再次的三轮污水处理,才会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网。
臭气如何处理呢?废气会经由四级处理,“第一级UV光氧杀菌,第二级酸中和,第三级进行活性炭吸附,第四级进行药剂除臭杀菌。
”经由一轮轮处理后排出的气体,符合大气排放标准。

值得把稳的是,这里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远程操控,“只要厨余垃圾倒入料口后,无须人工打仗,可以在手机上操作,走完备部流程。
”看到,现场玻璃房里面,自动密闭处理,最大程度避免了臭气外逸,既保护环境又避免了臭气对操作职员造成职业侵害。

理解到,这个处理中央由西南交大免费为其供应园地。
“我们的日处理量能达到50吨到100吨,目前还网络学校内200多家社会餐饮的厨余垃圾。

据先容,分选出的生活垃圾包括塑料瓶、玻璃瓶、饮料盒等用于垃圾点火发电;处理后的粗油脂将送到化工企业制成工业油脂及有机燃料;有机质渣料则用于制作黑水虻等昆虫养殖质料,养殖出的黑水虻制成虫干用于饲料昆虫蛋白添加,黑水虻的粪便中氮磷和有机质腐熟身分又可作为有机肥利用!
这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厨余垃圾。

本报 李霞 文/图

来源: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