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道拐位于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落,是210国道在桐梓境内的一段,因连续有72个弯道而得名。七十二道拐从山脚到山顶约有7公里,在高速公路建筑前,是川黔公路的“咽喉”。
这条山区公路虽然里程不长,但对过去的车辆而言却很“漫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条路还是沙石路面,坑洼不平、坡陡弯急,车辆行驶缓慢,打滑侧翻时有发生。加之海拔高差大,冬天极易涌现冰雪凝冻景象,曾经连续堵车一个星期。
曾经七二村落的部分村落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动起了歪脑筋。要过“七二村落”,留下“推车钱”。往来的车辆除了要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过人为祸患这一关。“下雨天下雪天,大车小车打滑,司机请我们帮忙,我们就把车弄翻,要他们出高价才帮助施救,实际上是帮倒忙。”走过弯路的村落民赵福义说。
除了帮倒忙,一些村落民还当起了“公路飞虎队”“劫道班”——扒车。“很多司机一提七十二道拐,心里就恐怖。”村落民李逊说。
管理刻不容缓,当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几次打击“车匪路霸”的专项行动。75岁的老村落支书林世义见告,全村落先后有230人触犯法律。
为彻底旋转村落民思想,自2007年开始,七二村落不间断地进行屯子思想政治教诲活动,组织宣讲队开“院坝会”,宣讲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放张贴宣扬资料,随时警觉。“对付没能参会的群众,我们专门组织‘补课’。”七二村落党支部布告赵云先容。
七十二道拐新貌。 新华社 汪军 摄
思想不雅观念一转变,脱贫致富有了期盼。近年来,勤恳致富的家风、村落风愈发浓厚。现在的七二村落,成了法治教诲示范村落,曾得到全国民主法治教诲前辈单位的称号。
同时,当地政府加大了水、电、路、讯、房等根本举动步伐的培植力度。过去坑坑洼洼的七十二道拐被扩宽了,砂石路面铺上了柏油,变得更加通畅。道路通畅后,从重庆过来避暑的游客源源不断,给七二村落带来了人气、财气。
针对近年来重庆避暑群体,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避暑经济”。通过退耕还林,昔日的荒山变绿了。如今,村落里建起了4个文化广场,当地政府还出资为村落民改造房屋外不雅观,村落容村落貌得到极大改进。
出狱后的赵福义种过烤烟、卖过猪肉,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营起了田舍乐,能同时收受接管120人吃住,年收入近20万元。目前,全村落已有村落庄旅社50多家,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今年47岁的村落民李逊曾经也走过“弯路”,出狱后积极参加新屯子培植,村落里支持他领办一家劳务公司,就近承接屯子安居工程、村落庄公路培植等项目,为不少村落民找到就业机会。“首先考虑穷苦户,让他们有活干,普工每天可收入120元,技能工每天可收入200元到250元。”李逊说。
除了村落庄旅游,当地村落民还抱团搞运输,全村落有载重25吨以上的大货车约60辆,猕猴桃、肉兔等家当带动了68户穷苦户增收。2017年,全村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00元旁边。昔日的“问题村落”、穷苦村落已变成文明、宜居的示范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