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

​中国十大作词家

中国十大年夜作词家排行 中国最厉害的十大年夜作词家 休闲娱乐

1、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喷鼻香港,原名梁伟文
毕业于喷鼻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词作家,与黄伟文并称喷鼻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
1987年,林夕填词的《无须要太多》入选1988年喷鼻香港电台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
1993年,林夕创作歌曲《红颜白发》由张国荣演唱并作为电影《白发魔女传》的主题曲,该歌曲获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

2、姚谦,1961年6月21日出生于台湾,毕业于昆山科技大学,华语盛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作家。
代表著作《鲁冰花》《我乐意》《如果爱》《脚趾上的星光》。
最新著作《相遇而已》《品味》已发行。
2006 年喷鼻香港电影金像奖凭《如果爱》一举夺得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3、黄霑,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中国喷鼻香港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员,毕业于喷鼻香港大学中文系。
1965年进入“丽的”电视台任主持,并开始做电影配乐工作。
1968年黄沾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忘却他》。
1973年黄沾撰写成人笑话集《不文集》。
197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国》位列该年喷鼻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 。
1978年黄沾填词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入选喷鼻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

4、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词作家、剧作家。
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幼时家庭生活窘迫,靠哥哥做店员坚持生活。
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
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揭橥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
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5、黄伟文,1969年5月21日出生于中国喷鼻香港,毕业于喷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
喷鼻香港著名填词人、时尚评论人,与林夕合称喷鼻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
1993年开始歌词创作,至今累计作品过千首,由其作词、具有较高传唱度的歌曲包括陈奕迅《浮夸》、容祖儿《我的骄傲》、杨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卢巧音《好心分离》、Twins《下一站天后》、谢安琪《喜帖街》等,被称为后港乐时期的标志性填词人之一。

6、李宗盛 ,1958年7月1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中国台湾歌手、音乐制作人。
1980年,李宗盛进入乐坛,作为“木吉他合唱团”的成员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
1982年,正式进入唱片界,制作郑怡《小雨来的正是时候》。
1985年签约于滚石唱片公司。
1986年,出版首张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

7、罗大佑 罗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湾台北,是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市区梅县区,创作歌手、音乐人、作家。
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
2004年台湾发生三·一九枪击案。
罗大佑在随后推出的专辑《俏丽岛》中,收录《绿色胆怯份子》歌曲。
2009年景立直通线乐队,展开一年天下巡回。
2013年担当《中国最强音》导师。

8、陈蝶衣 原名陈元栋,笔名狄薏、陈式、陈涤夷、玉鸳生、方忭,江苏常州武进人,中国著名出版家、作家、填词家。
1933年他创办我国历史上第一张有影响的娱乐报刊《明星日报》,并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电影皇后选举大会”,选出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41年6月创办我国老牌名刊《万象》,并出任首任主编。

9、姚若龙 于1965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东吴大学司帐系。
华语乐坛作词人、音乐人。
1986年,歌曲《冷冷的夏》作为姚若龙第一首揭橥的词作,便被唱片公司选为专辑标题主打歌;1995年,凭借填词歌曲《最浪漫的事》得到第六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1996年,凭借填词歌曲《永久相信》得到第七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10、方文山,1969年1月26日出生于台湾花莲县,华人版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台湾男导演、亚洲盛行天王周杰伦御用金牌作词人,有“词圣”的美誉。
也曾为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蔡依林、林俊杰、S.H.E、吴宗宪、温岚、潘玮柏、袁咏琳、张靓颖等艺人作词,多次凭借周杰伦作品得到金曲奖切实其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