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不雅观看同步视频
大家好欢迎来到《黄昆说西安》,我是黄昆。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有关三河一山的话题,我也以为有必要跟大家说一说三河一山绿道工程:
三河指的是西安的浐灞河、渭河和沣河。一山,指的是秦岭山。三河一山绿道工程便是沿着这三条河和秦岭山脚下的S107省道环山路沿途两岸方案培植的集骑行、步辇儿、不雅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绿道系统。
三河一山绿道,全长410公里,操持将于2022年底全线竣工。这四条线连接起来大致便是一个正方形,可以说环抱着全体西安市的主城区。从2021年4月30日长安区段三河一山绿道工程开放以来,截至目前已建成293公里。
绿道沿途串联着103个生态节点和42个人文历史遗址,方案培植109个休憩驿站。
这一期我要跟大家说的漕渠驿便是西安三河一山绿道上109个驿站个中的一个。
昨天我顺着灞河边的三河一山绿道创造了漕渠驿,跟大家说漕渠驿之前,我得先跟大家说说历史上的漕渠。
漕渠指的便是历史上靠人工挖掘或疏通,从西安城附近经广运潭沿着渭河南侧流经渭南华阴市北部与渭河合流、然后在潼关北部汇入黄河的一条类似于京杭大运河,紧张用于漕运的河道。
据《汉书•武帝纪》载:“汉元六年(公元前129年)春,穿漕渠通渭。”是中国历史上继公元前486年吴国在于苏北修的邗沟、公元前330年魏国在豫中筑的鸿沟之后第三条人工大运河,距今有2133年的历史。汉代漕渠从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经昆明渠然后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沟上村落,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多里。
史估中有关漕渠最长的长度记载要达到四百多里。漕渠开成往后,不仅操作非常便利,而且还可以灌溉两岸大片的农田。
隋唐漕渠引用灞河水,又从昆明池连通了灞河水合汇入漕渠。东汉期间漕渠里船只尚可通航,到了北魏期间,原来的漕渠水位低落水源逐渐枯竭。
隋唐定都长安后,政府运转哀求办理赋调租粮的运输问题,京师人口也须要稳定的粮食供应渠道,市场交易大量的物资集散,以畜力和人力为主的转输办法远远不能知足京城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以是借助水力的漕运就成为提升运力的关键所在。
《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开皇四年(584)六月,由柱国于仲文发起,经隋文帝批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宇文恺主持开凿。“开渠,自渭达河,以通运漕。”到玄月,工期仅用了3个月,就疏通旧渠打通了漕运,引渭河水经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一贯从渭河阁下流到现在华阴市北边与渭河合为一处流到潼关北边汇入黄河,漕运里程达到四百多里。
隋开皇四年漕渠重新疏通往后,自长安城西北向东到潼关全长三百多里,改称为广通渠或者富民渠。
隋漕渠基本相沿汉漕渠的路线,只有在渠首和渠尾略有变动,持续利用了30多年。唐朝建国后,随着漕粮每年由20万石增加到百余万石,关中通漕就势在必行。
好在到唐玄宗期间,涌现了两位漕运能人,一个是裴耀卿,一个是韦坚。裴耀卿以分节转输法办理了关东的漕运问题,3年漕粮700万石。虽然当时关内运输问题却成为瓶颈,水陆运使韦坚敢于担当,决心办理关内运输难题,引浐河水在城东望春亭东开广运潭,以通河渭。《旧唐书·韦坚传》记:自西汉及隋,有运渠自关门西抵长安,以通山东租赋。(韦坚)奏请朝廷在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浐、灞河水傍着渭向东,一贯到潼关西边的永丰仓下与渭河合流。同时用了二两年韶光在长安城东九里的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苑墙东面有望春楼,小船可以按你楼下通过,在那时候广运潭的物资可以顺利的进城出城。
韦坚提前从东京、汴梁等地调来小斛底船三二百只用来转运各地进贡朝廷的物资,每个船上上都有明显标志远远的就能分辨。比如广陵郡船,栿背上堆积着的都是广陵所出的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上装的都是京口绫衫段;晋陵郡的船上装的都是折造官端绫绣;会稽郡船上尽是铜器、罗、吴绫、绛纱;南海郡船上装着的都是玳瑁、珍珠、象牙、沉喷鼻香;豫章郡船装满了名瓷、酒器、茶釜、茶铛、茶碗;宣城郡船上装着空青石、纸笔、黄连;始安郡船上装着蕉葛、蚺蛇胆、翡翠。……(望春)楼下,连樯弥亘能排几里路远,广运潭边围不雅观群众常常是人隐士海。
韦坚在汉隋漕渠遗迹的根本上重新开通的运漕,西起兴成堰,过浐水、灞水,直到永丰仓,使得关内漕运能力增强,特殊是他还聚浐灞水而成广运潭,“天子看见大悦,赐其潭名曰广运潭。这一年,通过漕渠光从山东就运了四百余万石粟米到长安城,创下隋唐关内漕运的最高记录。
唐文宗时,再一次将开凿漕渠提上日程,时任宰相的李石于开成元年(836)奏开漕渠,提到:咸阳令韩辽请开兴成渠。
正是由于有汉、隋和韦坚的漕渠旧迹可以利用,故有“用功不多”之说。唐文宗君臣不顾国力衰微,力排众议,拨款敕令展开了自西汉以来的第四次开漕通运工程。
在全体唐朝期间漕渠时通时塞。唐天宝初期陕郡太守韦坚、太和初咸阳令韩辽先后对漕渠进行了大规模修治。加上西汉期间,历史上漕渠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掩护疏通。
漕渠的名称在历史上也曾数次和入渭河口的仓库改名:
《隋书·食货志》记载:“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
隋开皇中广通仓,仁寿末避隋炀帝讳改名永丰仓。
漕渠曾经有富民渠、广通渠、永通渠、富人渠几种叫法。听说,永通渠是避隋炀帝杨广之讳,富人渠是避李世民之讳。
《长安志》中这样写道:“永通渠,隋开皇四年开,起县西北渭水兴城堰,初名富民渠,仁寿四年改。”
《北史·郭衍传》:“征为开漕渠大监……名曰富人渠。”
由于浐灞二水会汇入漕渠,每年夏季的大雨动辄就会从上游带着大量泥沙淤塞漕渠。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动荡造成了疏通不及时,终极都导致漕渠转运功能减弱。到了唐末,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往后,漕渠逐渐被荒废。
从沿线的村落分布来看,到宋、元期间漕渠还有水。它陆续存在了一千多年,是向京师运送粮食、盐税、煤炭等物资的主要漕运渠道,为流域两岸的农田灌溉发挥了积极浸染。
1955年西安市在古汉漕运河的根本上,建筑起来的漕运明渠东起建工路明渠,走金花路暗渠到互助路暗渠,在兴庆宫公园东北入兴庆湖,经兴庆湖调蓄走暗管入护城河东南角,再经护城河调蓄由护城河西北出口走暗管入联络四库,经联络四库调蓄后由漕运河将雨大水排入渭河,作为一条市区排水渠。
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在2010年西安北客站建成之前,郑西高铁工地上还有一段漕运明渠,后来随着郑西高铁和西安北客站建成通车,那一段漕运明渠经由箱涵从地下流过西安北客站。
2015年,西安市启动的北客站区域漕运河两岸绿化提升工程,西起机场专用高速,东至秦汉大道,总长3.782公里,以漕运河北客站段为中央,向高下延伸培植,重点对北客站漕运明渠箱涵段从植物色彩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景不雅观提升,栽植乔木、栽种彩色灌木、铺设草坪等,在植物配置的根本上,还建筑了园路、铺装了广场,安装休憩坐凳等。提升改造之后,全体北客站区域曾经的漕运河俨然变成为了 一条生态绿色长廊。
2016年3月,西安市启动履行漕运河提升工程。通过对渠道两岸河堤路加设仿石栏杆、绿化带绿化苗木栽种,在河堤路加设宣扬栏、限行门、安全警示牌、百米桩、里程碑、限载牌等附属举动步伐,改进漕运河沿线两岸环境。
2016年12月,丝路明珠主题街区漕运河渠首段水街项目开工培植,将漕运河渠首段梯形盖板渠改造为单孔矩形箱涵,在箱涵顶部及两边将汉城湖湖水引入改造后的箱涵顶部及两侧新修池塘中形成景不雅观水面,从而打造出以汉文化为主题,特色水景和古韵街区为依托的丝路明珠主题街区,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又一个好去处。
2017年6月,漕运河入渭河口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将位于西安城市段南岸河道滩地原有的12个湖区根据水面高程重新方案为6个湖区,形成水面面积约430亩。
在漕渠驿阁下还有一个漕渠村落,听说村落史可以追溯到西汉修漕渠的时候,是西安最古老的村落庄之一。
漕渠的开凿便形成漕渠村落水陆码头的繁荣,而败毁于王朝灭亡之后的浊世;漕渠的再度浚通和漕渠村落的重新繁华,又是隋和盛唐的时期,在唐末往后漕渠再度淤塞废弃的结局恰好是大唐王朝的没落。这条漕渠的兴衰简史,可以说是伴随了从西汉到唐末的中国历史的起落,自然可以想见如漕渠村落的乡民的饥饱寒暖了。
原来在漕渠村落南面有一道浅坡,亦也是因漕渠而得名为漕渠坡,那道坡虽然低浅却声名远播的坡。实在很多人不知道狭义的漕渠村落单指漕渠村落一个自然村落,而广义的漕渠村落则指漕渠坡下的大围墙村落、小围墙村落、宋家村落、陈家村落、王家堡、米家堡、田鲍堡、陶家村落、万盛堡、宋家滩等十数个大小村落堡,散落在渭河南岸的平原上,绵延十余里,过去统称十里漕渠。
过去站在漕渠坡头远眺起来,稠密的村落树和村落树的绿叶笼罩下的房脊和屋墙组成的村落落,依次渐远,或大或小,坐落在绿色苍郁的麦田之中。
前些年在附近入渭的灞河河道里,掏沙取石的农人曾经挖出来过一条大船的遗骸,间隔漕渠村落不过十几里路!
过去在漕渠村落还有一个说法:'下了漕渠坡,尽是豆腐锅。'过去漕渠村落盛产豆腐。,漕渠坡下的豆腐远近有名。听说漕渠村落做成的豆腐烧了烩了不仅不烂,而且鲜嫩异喷鼻香,做成臊子,浇到面里,豆腐会一贯飘浮在面汤上面。奇怪的是:同样十公斤黄豆在别处常日只能做出二十公斤豆腐,在漕渠村落却能产出三十公斤,乃至三十五公斤。
过去漕渠村落每年三月三的古庙会也是远近有名,过会的时候不仅有各种小吃、农资农具,还有秦腔演出。每当搭台子唱戏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到漕渠村落会上看戏,看完戏总是忘不了给家里捎些东西。
如今站在广运潭下贱离灞河入渭河口不远处三河一山绿道上灞河岸边的漕渠驿就能看到不远处的灞渭桥。
灞渭桥南边沿着灞河东岸从铁路桥下穿过去不远,路东边第一个建筑便是漕渠驿。
灞河东路河堤下边的河滩里,在绿道阁下有一条曲弯波折的亲水栈道修得非常俊秀,无论是现在灞渭桥上,还是在灞河东岸河堤路上的绿道上都很随意马虎看到。
河滩里栈道阁下的赤色绿道从铁路桥下穿过一起向南延伸。由于我途经的时候灞河东路秦汉大道以南正在封闭施工,目前从三河一山绿道渭河段向南的灞河东路三河一山绿道和机动车道都只能通到秦汉大道灞河桥南边的西港广场,然后要从秦汉大道绕行。
漕渠驿所在的灞河东路路东边有一条很长的绿化园林不雅观光带非常的俊秀。
尤其南边那一片商业楼前面还有一个立体小公园也非常俊秀。
过了橡胶坝再往南,大概便是路东赤色高楼南边的灞河绿道阁下还有一条白色的亲水栈道顺着赤色的绿道沿着灞河一起向南延伸。
在商业楼北边,漕渠驿站房南边有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可以免费停车。
在漕渠驿停车场马路对面的灞河河道里的橡胶大坝,南边的灞河河面非常的壮不雅观,在大坝和灞河东路堤岸之间有一个不小的平台可以站在大坝两侧看到灞河不同的景象,我去的时候在那个平台上还有很多附近小区居民带着孩子在上边玩耍。
漕渠驿的驿站目前只有大略的饮料自动售卖机和一个公共卫生间。其余便是沿线暂时还没有高大的树木,出太阳的话沿途还是很晒,如果去的话一定要把稳防晒,备好食品,要不然就要到那一片高楼东边的小商店去买,看起来彷佛不远,走起来路真不近,而且也没什么可供选择的,要去超市就要有更多路!
从漕渠驿向北快到灞渭桥的时候拐上灞河东路,与河堤上的绿道交汇,然后与渭河南岸河堤路上的三河一山绿道渭河段相连。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和漕渠驿只隔着一条灞河,就在灞河对岸,灞渭桥车游湿地公园漕渠驿间隔漕渠驿也非常近,顺着灞河东岸河堤路边的绿道向北走到头路对面渭河河堤路下边便是灞渭桥车游湿地公园。
如果在灞河东路最北边向西过了灞渭桥,在桥头就能看到那个大铁牛。
目前的话,漕渠驿周边的公交车和地铁都很未便利,去的话最好选择自驾、和骑行,路上汽车也不多,沿路还能看到很多摩托车爱好者从阁下经由。
如果大家操持来这里骑行的话一定要自带自行车,由于这里没有自行车租赁业务。大家也可以开车把自行车托运到停车场,然后沿着绿道骑行。
除了停在漕渠驿以外,灞渭桥桥头西侧路北或者灞渭桥西侧河堤向南虽然车位不多,但可以在大铁牛和灞渭桥上拍照。
好了,关于西安三河一山绿道当中的漕渠驿我就说到这里。
我是黄昆,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黄昆说西安》说的都是我个人对西安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个生在西安长在西安的西安人,我操持以《黄昆说西安》为主题,通过视频和图文两种形式先容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理解西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西安!
如果你想让更多的西安影象被更多人记住、如果你想理解西安哪里、对西安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或者有疑问都可以私信、留言给我。
《黄昆说西安》感谢大家点赞、转发、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