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今年7月1日上午,来自北京高校和中学的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天安门广场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7首歌曲。
图②: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合唱歌曲《少年》。
图③:北京音协童声合唱团演出。
制图:赵偲汝
核心阅读
革命战役年代,合唱是冲锋号;培植和改革年代,合唱是奋进锣。每临重大时候,合唱的传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便尤显强大
合唱音乐创作在题材选择与音乐素材利用、节奏韵律和演唱技法上,呈现出民族化、时期性和创新性的艺术特色
互联网不仅冲破了合唱的韶光、空间限定,而且为合唱供应了更大创意空间
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纷纭自发开展合唱比赛及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以集体形式咏唱来表达心声的历史,最早的笔墨记录可追溯到《汉书·礼乐志》。从“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到婉转动听的侗族大歌,再到如今重大节庆仪式上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时尚新潮的合唱快闪,合唱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霸占一定地位,拥有兴旺的生命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敷,故太息之,太息之不敷,故永歌之。”歌咏是内心外化、抒发情绪的主要表达办法。合唱作为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遍及性强、参与面广,深受大众欢迎。
引发强大的传染力和凝聚力
合唱,把歌唱在一起,将心聚到一起。合唱加强了音量声场,直不雅观听感更具气势,不同的音色与声部衬托互补,使歌曲层次更加丰富。加上合唱作品大多朗朗上口、表现内容能引起大众共鸣,以是合唱可以增强向心力、引发集体名誉感。
一大批经典合唱作品成为几代人的共同影象。革命战役年代,合唱是冲锋号;培植和改革年代,合唱是奋进锣。每临重大时候,合唱的传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便尤显强大。从展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抗敌的《黄河大合唱》,到再现红军长征进程、表现长征精神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到表现广大航天科技事情者无私奉献精神的《祖国不会忘却》;从表达澳门同胞情系祖国的《七子之歌——澳门》,到庆祝建党百年的歌曲《领航》……时期在变,合唱凝聚民气的功能从未改变。“今年我们制作的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交响合唱音乐会在保利院线进行巡演,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赤色经典合唱音乐会40余场,这些赤色题材歌曲的合唱演出场场爆满”,北京音协合唱团团长周涛先容。“不雅观众反响非常热烈,很多歌曲都会引发全场大合唱。”
不仅是专业合唱团,群众性歌咏合唱也在各地风起云涌地展开。国家一级指挥郑健开展了多场合唱示范演出,在每首歌前,他都会详细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手腕。郑健说:“群众合唱是我国独特的合唱形式。以今年的群众合唱为例,人们自发地唱起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不仅汇聚起爱党爱国的心声,也供应了一条遍及合唱专业技巧和表现手腕的有效路径,提升了大众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素养。”以史串歌、以歌叙史,以合唱歌咏的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联络带领中国公民不懈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光辉进程和壮阔历史。合唱,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诲中生动的艺术媒介。
与时俱进、发达发展的民族合唱
进入新世纪,合唱艺术在我国发达发展。人们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神往融入歌声。童声合唱、青年合唱等专业合唱团体,更因此其动听的歌声和博识的演绎在国际比赛中大放光彩。
本日合唱艺术的海洋中,既有传统的古典和声作品、室内乐风格的盛行合唱,也有充满民族音乐元素的民谣合唱、具有当代音乐色彩的无调性合唱、古喷鼻香古韵的古诗词合唱,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合唱形式也不仅局限于整洁列队、引吭高歌,还可以有舞美合营、有动作、有道具,变幻无穷。舞蹈性的姿态和手势演出能够有效激活人们的视觉感官,使合唱的审美效果最大化;高清LED大屏等舞美效果的不断创新,让不雅观众得到“沉浸式”的不雅观赏体验。合唱艺术也不断“跨界”,与话剧、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有机领悟,探索新的艺术呈现办法。曾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金奖的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今年创排了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以爱国墨客戴望舒的十余首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为线索,加入剧情、朗诵和话剧演出,开拓了合唱剧化的演出方向。
合唱音乐创作在题材选择与音乐素材利用、节奏韵律和演唱技法上,呈现出民族化、时期性和创新性的艺术特色。合唱创作者们不知足于现成音乐旋律的利用和民族元素的大略组合,而是通过“提炼母语”的方法,在深度野外调查的根本上,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记谱和音响剖析,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母语元素提炼和重组,让传统音乐素材与当代审美进行有机领悟。合唱作曲家刘晓耕认为:“现在的合唱作品呈现出器乐化、音响化、交响化、行为化等特点,越来越看重声、台、形、表等多方面相结合,带给不雅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不同感想熏染。”
在专业合唱舞台上,人声不再是大略的旋律,而是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使作品呈现更加丰富立体。在第十届天下合唱比赛当代音乐组中,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演唱的《萤火虫》,将双女声无伴奏合唱创新性地设置在不雅观众席中,充分利用音乐演出场所的空间进行现实与想象、演唱者与不雅观众之间的对话,塑造出独特的音乐时空。终极,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得到冠军。“当代音乐合唱曲式最繁芜,演唱难度最高,在合唱领域中具有引领性和创造性浸染。”据天下合唱比赛精彩造诣奖得到者谢明晶先容,中国合唱队在当代音乐组多次得到冠军,证明了中国专业合唱团高超的艺术水平。
更多合唱者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
合唱关键在“合”,“合”意味着和谐与平衡。参与合唱的人不单是听自己,还要听前后旁边各个声部,可以培养参与者的教化。合唱,末了唱的是文化。
当下,合唱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形式。5年前,由程序员、司帐、人类学博士、美食博主平分歧职业的业余歌者组成的“彩虹合唱团”走红网络。“彩虹合唱团”的歌曲看重描述个人感想熏染、捕捉生活美好瞬间,恢弘的旋律与诙谐的歌词形成反差,加上网络传播,成为最受青年人喜好的合唱团体之一,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加入到合唱中。“合唱非常有趣并令人着迷。”“当有了‘融入这首歌曲’的明确目标时,人会自动调度呼吸、音量、节奏、感情,把稳力高度集中,进而产生‘心流’效应,感到愉快和充足。”“每个参与合唱的人会有‘这首歌的出色演绎有我的一份功劳’的造诣感,并持续良久。”网络平台上,人们热烈谈论着“为什么合唱更具传染力”这个问题。
互联网不仅冲破了合唱的韶光、空间限定,而且为合唱供应了更大创意空间。更多合唱参与者成为创作者、传播者。厦门六中合唱团通过“阿卡贝拉”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形式改编了《青花瓷》《稻喷鼻香》等盛行歌曲,用手拍打身体不同部位发生发火声音,替代模拟打击乐器的人声,极富创造性。这样的合唱办法门槛低、难度小,能够有效对少年儿童进行节奏演习、建立音乐观点,操作性强,在各大中小学得到推广。
同时,互联网媒介领悟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延展和重塑着合唱艺术的舞台。两年前,一首盛行歌曲《少年》从短视频平台火到线下。一年后,队员均匀年事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以合唱的形式让该曲目得到更大关注。今年,主流媒体推出的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重新谱词,深情讲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联络带领中国公民取得的瞩目造诣,动听的歌词和富有冲击感的画面,令不雅观者心潮澎湃,并推动该曲成为今年群众合唱的经典曲目。不同身份、不同地区的合唱者,相聚于网络,同唱一首歌,依然会产生很大共鸣。
中国的合唱艺术在题材内容、措辞形式和社会功用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和光鲜的时期特色,不断知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美好生活培植。
《 公民日报 》( 2021年10月2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