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背起爸爸去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石娃家里贫寒,母亲早逝,石娃、姐姐、爸爸三人相依为命。石娃七岁该上小学了,姐姐也要上中学了,可家中只能让一个人上学,父亲用了转勺把的方法决定让石娃来上学。
石娃刚开始是非常愿意上学的,可在一天的早晨,石娃亲眼目睹了自己同学淹死在上学路上的小河中,心中害怕自己也淹死,就连续逃学三天。最后,被父亲捉住并打了一顿才结束,石娃再也不敢逃学了。
石娃发奋读书,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化学一等奖,又考进了地级师范大学!一举从逃学的石娃变成了大学生石娃。
父亲为了给石娃挣学费,每天都去干活的,反而把腿给摔断了。石娃为了照顾父亲,没有去上大学。父亲知道后,欲要跳井自杀,被石娃救下。石娃把家事收拾好,背起父亲,依然决然的走到了黄家沟学校。
这部电影中的石娃,是一个英雄,在父亲和大学面前选择了父亲,石娃在清晨,把父亲背入了学校。他背的不仅是一位多病的父亲,而是一个家庭,是一个希望。这部电影只是讲的孩子背父亲上学这一件小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石娃勇于拼搏,善于思考,又孝顺,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学习石娃这种精神。
与石娃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好上成千上万倍,可我们这时代的孩子有石娃他们好学吗?我们是二十二世纪的新人,我们应该更好的去学习,更应该勇于拼搏,善于思考,更应该孝顺父母!
篇二:《背起爸爸去上学》观后感——父爱如山,感恩常在
伴随着幽暗却温馨的灯光,昏暗的色调更加凸显了电影的年代感。似是窥探电视情节中那个年代独有的耐人寻味的片段。
电影中锅勺决定姐弟二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姐弟俩是多么的渴望上学,但他父亲无法供应一对子女同时上学。无奈之下她只能如此选择,贫穷中的父爱是如此无可奈何。锅勺兜兜转转,做出了最后的宣判勺柄指向了,年幼的弟弟。弟弟欢呼雀跃,全然不知姐姐是何等的落寞。姐姐也心甘情愿接受了这所谓公平的一切,并一如既往的呵护弟弟。为了供弟弟上学,姐姐早早出嫁,用彩礼换来了弟弟的学费。前日姐姐送来学校的包子还没有吃完,如今回家却再也不见姐姐的身影。他恨父亲太狠心,为了钱而牺牲姐姐的幸福,其实父亲也是心如刀绞,但因为贫穷他别无选择。
影片中的父亲用结实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背起了因亲眼目睹少女被激流吞噬,无比恐惧的儿子过河。时间一年年的过去终于到了初中,男孩儿通过努力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一等奖。此时父亲的眼角皱纹又多了许多,当得知儿子得奖时深陷的眼眶早已泛起了激动的泪花。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用衣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儿子的奖状,这个动作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儿子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考入了省城学校,父亲却因为做事从山坡上滚下来,受了伤。他不肯拖累儿子欲寻短见。儿子十分孝顺,为了照顾父亲不愿上学。
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孝顺的孩子!最终儿子决定背起父亲去上学,儿子背着父亲,踏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那条他幼时曾害怕的小河,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其实在我看来影片刻画更多的是父爱,但愿不缺衣少食的我们能像电影中的小男孩当父亲的拐杖,常怀感恩之心……
以上就是背起爸爸去上学观后感600字的介绍,更多关于观后感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